(共18张PPT)
温故
自由读金版P100-103,回顾新时期的相关史实
问题1 改革开放进程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
问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 讲
课标要求: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22
【考情分析】
全国卷及新高考(2021-2022年) 备考分析
高考真题 考查角度
2022年 湖北 全国 雅典民主制度 雅典的民主、公民 (1)考查知识点: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内容、特征、意义和弊端
(2)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考查中西对比
2021年 甲卷·T32 乙卷·T41 山东 广东 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对中西方史学家和史学著作的认识 雅典公民大会 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战 争
奴
隶
剩余产品掠夺
剩余私有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
效率提高
私有制
文明
文明的产生
条件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社会分工的发展
早期城市的出现
标志
阶级的产生
国家的形成
文字的产生
古代 文明 地域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1700 是世界 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世界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最早史诗《吉尔伽美什》,发明60进制
古埃及 文明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君神合一,法老至上 象形文字;第一部太阳历;建造金字塔;莎草纸
古印度 文明 印度河、恒河流域 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 出现 制度 佛教;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创造数字0-9,按位计值
古希腊 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 公元前2000-公元前500 城邦制,寡头政治(斯巴达),民主政治( ) 文学;历史(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代文明多元特点的具体表现(看书3至6页找出史实填写下表)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
雅典
结论:文明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包容性
1、各种文明有自己的独特特征(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
2、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交流
3、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辉煌,没有好坏之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概念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
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
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
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思考:在地图上相应位置标注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看早期文明有何共同特点?
地理位置共同特点:主要位于亚欧非大陆中纬度地区;大多位于大河流域两岸;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
思考:以下法典条文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怎样的特点?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施行同态复仇法,体现公正。
明显的阶级歧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阿旃陀石窟群,是位于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
于一切众生身平等心,于一切众生业报平等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
拓展:种姓制度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雅典民主
实质:建立在奴隶主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度?
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任期制、差额选举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制度均在雅典文明中有所展现;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少数人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根源。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古中国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希腊
【探究】古代文明多元化的成因
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中国、古代埃及:地势平坦、靠近大河、土地肥沃、农业发展、陆上交通便利,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
古代希腊:位于半岛、山多平原少、不利于农业,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海岸线曲折,海上交通便利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区域大国
海洋文明、商业文明、城邦制度
地理环境是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
决定因素
≠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特点、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Eg: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或根本原因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古代文明多元化的形成原因?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文明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
家国
情怀
1、(2021·广东·高考真题)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真题演练
C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自黄洋等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