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10: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重点: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和两税法的特点。教学难点: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材料一 西周时,在原有的世袭制度基础上,又把世袭方式选官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世卿世禄制。这是一种嫡长子继承制,是通过宗族血缘关系裂土分封、设官分职、子孙世袭的选官方式,它是西周时期一种主要的选官制度。
*西周 秦朝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一、选官制度
1、西周:世卿世禄制
(1)标准:血缘
(2)方式:继承、赏赐
2、春秋战国及秦朝:军功爵制
(1)标准:军功大小
(2)方式:赏赐
3、汉代——察举制
《桓灵时谣》
西汉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
材料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举荐孝廉,再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1)标准:德行(孝廉)
(2)方式:举荐(自下而上)
(3)作用:否定了世官制
(4)局限: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一、选官制度
2、魏晋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背景: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1.概念: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央委任中正官(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写出评语,称状),分为九等,朝廷依此授官(吏部)。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手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选官制度
2、魏晋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3.创立:
曹魏政权曹丕采纳陈群的意见创立。
选拔标准
初创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到西晋重家世。分为九等授官。
影响:
选拔方式:
品评官(中正官)评定、推荐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材料: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1)初期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2)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材料一:梁末之乱,为永嘉南渡后一大结局,南朝士族在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灭。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此前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之不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投牒自列...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之举而不得。”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一、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度
(一)选官制度:科举制 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背景
一、选官制度
3、隋唐选官制度——科举制
背景:
①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
②统治者要求巩固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创立:
发展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殿试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你那,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材料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压抑个性;禁锢了思想;不利于科技发展
一、选官制度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分析,科举制产生了哪些影响?
实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选官制度;
历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及趋势
血缘关系
商周时期
世卿
世禄
军功
战国-秦朝
品行才能
汉代
门第
魏晋南北朝
察举制
考试成绩
隋唐至清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创新: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军功
爵制
一、选官制度
标准
方式
世袭
建立军功
推荐
中正品评推荐
考试
2.特点:(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3)选拔原则:趋向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选拔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1.历程:
二、三省六部制
1、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九卿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朝
①从秦朝到魏晋南北朝,中央机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九卿
秦朝
三公九卿制
中朝外朝制
西汉
东汉
设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省制
皇帝









二、三省六部制
2、三省六部制
内容
政事堂(中书门下)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诏令
负责 执行
审核诏令






运作方式:
三省六部制新在哪?
相权三分,职权分明
互相牵制,加强皇权
②唐朝的三省六部是如何分工的?又是如何进行运作的?
二、三省六部制
材料八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民主性
三分相权
决策的程序性分工、家事和国事分离,节制君权
决策权和行政权分离,
职责分明,彼此制约
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特点:
意义: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代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发展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演变特点:
①皇帝通过削弱/分化相权来强化皇权;
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③宰相职位由实位转为虚位,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汉唐以来中国古代中央中枢体系的演变趋势、演变特点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三省共同决策行使权力
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离,程序化
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等于一身
合作探究
三 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伐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叫赋役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户税(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概念解析
什么是赋税制度?
教材补遗
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按土地肥瘠征税;
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春秋时期
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秦汉时期
租税轻,丁税重
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三、赋税制度
三、赋税制度
2、魏晋时期
内容: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均田农民的赋税负担,以一夫一妇为单位,每年纳帛一匹,为调,粟二石,为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以人丁为标准
租:粮食(粟)
调:绢帛
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隋—唐初
租庸调制
庸:纳绢或布代役
①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②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作用
租庸调制特点: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
②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③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一般情况下,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租调制
①魏晋时期赋税制度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②唐初赋税制度有什么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4.唐朝后期
材料: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白寿彝《中国通史》
背景:
目的:
确立:
内容:
③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背景、目的、内容是什么?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①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财政困难;
②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控制的土地大量减少,均田制难以维系,租庸调制弊端日显,难以延续。
780年,唐德宗实施两税法
解决财政困难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4.唐朝后期
材料 “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材料
(1)积极:
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有利于改善贫富不均的现象。
(2)消极: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④如何评价两税法?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内容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杂役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征收
夏、秋两季
征收实物
钱物两收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种类
扩大了收税对象
征税时间固定了
实物税向货币税过渡
4.唐朝后期:两税法
变化创新之处: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哪些变化与创新?反映了赋税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合作探究
①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财产为主转变
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
③税收种类简化
④征税内容由实物向货币转化
发展趋势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公平、开放、制度化
人身控制放松化
科学、规范、成熟化
课堂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2、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有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材料意在说明 ( )
A.国家人才选拔以财力作为基础 B.文人学士集团成为贵族阶层
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被改变 D.中国社会已经形成重学风气
C
D
针对训练
3、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
D.“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A
4、唐代前期,对于重大军国大事,在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都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时,往往先由宰 相主持在尚书省召开由各级官员参加的百官会议,并将议定结果上报皇帝。这一做法( )
A.防范了宰相集体专权 B.减轻了皇帝政务负担
C.提高了国家决策效率 D.体现了决策的合理性
D
针对训练
C
B
7、易中天评价某制度“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它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尽可能地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他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汉朝的中朝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清朝的密折制度
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针对训练
5、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
A.保证农民较充裕的生产时间 B.税收形式是货币地租
C.收税时间是每年的夏秋两季 D.有效消除了土地兼并
6、《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据此判断,材料中两税法(  )
A.推行以庸代役 B.扩大了收税对象
C.以人丁为主征税 D.加强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A
B
针对训练
7、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
A.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8、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
A.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不断加强 B. 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 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 D. 社会矛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
A
C
针对训练
9.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为“(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