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皎、章、泣、盈、脉、栖、鸦”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 。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寒食》,再来看一下加点字的读音。
韩翃 五侯
2.回顾一下课文,《寒食》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王侯贵族享有特权的不满和讽刺。
《牛郎织女》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千年,家喻户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他们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2.简介《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字词梳理: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jiǎo zhāng qì yíng mò qī yā
皎 章 泣 盈 脉 栖 鸦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学生领读,齐读。
(3)识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交流、讨论:
A.加一加:木+西=栖 月+永=脉
牙+鸟=鸦 立+早=章
B.换一换:脉-月+氵=泳 栖-木+氵=洒
鸦- 牙+又=鸡
C.谜语识字:乃中有大,器皿在下,意指充满,多余是它。谜底:盈
D.字歌
鸦:依鸟是乌鸦,依言很惊讶,依草快发芽,依口哎呀呀。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皎 章 泣 盈 脉 栖 鸦
(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怎样正确书写?
(2)分享你们的巧记字形的方法 。
1.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左右结构:皎、泣、 脉、 栖、鸦(书写时左窄右宽。 )
上下结构:章、盈 (书写时上小下大。)
2.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栖:“西”边有棵树(木)。
脉:“月”亮“永”不落。
3.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盈,栖”,学生练写。
“盈”字,要注意上半部分,“乃”字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字最后一笔要变点。
“栖”字,右部是“西” ,不要写成“酉”。
4.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2)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词语释义
迢迢:遥远。
河汉女:诗中指织女星。河汉,指银河。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盈盈:形容清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理解诗意。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品读感悟: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小组交流、讨论:这句中描写的对象是谁?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迢迢”说明了什么?
预设:描写对象——牵牛、织女。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织女。
“迢迢”写出了两个人分隔异地。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同桌讨论: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织女手纤细、白晳的特点?“弄”说明了什么?
预设:“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小结: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思考:①织女忙碌地织布,她整天织布,为什么还是“不成章”呢 为什么“泣涕零如雨”呢?
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无心织布。
②终日以泪洗面,为何还要去织布呢?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借织布排遣思念的愁苦,来表现愁苦到极致的情感。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前后桌交流、思考: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
预设:因为有人压制了他们的爱情。
(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思考:这句诗交代了什么
预设:交代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6)找出诗中的叠词读一读。
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使用这些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发,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体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5)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抒发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的相思之苦。
课堂小结: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学习《十五夜望月》
导入新课
每到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唐朝诗人王建用他的神来之笔描写了思乡怀人的情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十五夜望月》
出示课题:十五夜望月
2.走近作者
王建: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
3.简介中秋节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理解词语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冷露:秋天的露水。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理解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指导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品读感悟: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小组交流、思考:①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树 鸦 露 桂花
②为什么诗中写的是桂花?
因为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开。
③如何理解“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的“栖”字
“栖”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④“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它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3)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同桌交流思考:①“人尽望”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
②这句诗中的“落”和“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
③思考,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月亮,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3)课文的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
不同点:①典故的来源不同,“寒”食出自历史故事,另外两首出自神话故事;
②表达的情感不同,“寒食”表达的是对社会的不满,另外两首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迢迢牵牛星》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让人产生联想最丰富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叙写的节日是________________。
二、“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课堂练习:(答案)
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
二、C
课堂小结: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夜,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天上 牛郎织女 王母娘娘阻隔
地上 人间男女 社会背景影响
离愁别绪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画面美:白 栖 湿 情感美:秋思
表达美:间接抒情 拟人 情结美:望月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朗读课文,掌握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分析诗的意境的方法,体会诗中意境及表现的主旨,在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指导思想下,背诵两首诗。
同时,让学生重点理解三首诗的异同,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出:这三首诗都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这是相同点;从典故的来源和表达的情感看出三首诗的不同之处,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很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