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婆、糕、饼、浸、缠、茶、捡”10个生字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体会作者留恋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留恋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梦里桂花香》
是啊,一簇簇桂花飘香十里,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可是母亲何以说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作者这么多年,何以还能记得母亲的这句话?
让我们走进课文《桂花雨》,从相关段落中去寻找答案吧!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作者:琦君
字词梳理:
1.认读会写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1)趣识字——兰
古时比喻高尚的德行或美好的友情、环境等。
篆书的“兰”字上部是小草,下部是围着木栅栏的门,因此“兰”表示挂在栅栏上的香草。古人常将香草挂在居所,用以醒脑放松、驱蚊求吉。
小篆 繁体 楷书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忄+董=懂 米+羔=糕 饣+并=饼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懂-董+不=怀 饼-并+反=饭 糕-羔+子=籽
2.学习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造句和书写指导。
(1)指导写字:
①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②学生先观察,如何把字写正确,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③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④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2)重点指导“懂、兰、箩、婆、糕、饼、浸、缠、茶、捡”的书写。
懂:左窄右宽。右部“董”字第五笔横最长。
兰:最后一笔横划要长些。
箩:“竹”不要写成“艹”。
婆:下部“女”字的横略长,托住上边的“波”。
糕:左窄右宽。 左部“米”字最后一笔变成点,右部“羔”四个点的方向要写正确哦。
饼:左窄右宽。 左部“饣”稍靠上。
浸:左窄右宽,左部“氵”要小与右部稍紧凑。
缠:左窄右宽,“纟”与右部稍紧凑,舒展。
茶:不要将下部写成“木”。
捡:左窄右宽。右部第三笔的横在横中线上,下面两点不与末笔的横相交。
3.学习生词:开辟、 翻地、居然、收获、吩咐。
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梳理归纳: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下面我们根据自读提示,来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 课文分几部分?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本文不仅仅写了“桂花雨”一件事,作者还围绕桂花写了一些自己美好的回忆。那么,这些作者是怎样将美好的回忆一一呈现的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代表总结:
1.课文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我“独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3~6自然段) “我”盼望摇桂花以及享受摇桂花给“我” 带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7~8自然段)在杭州的母亲和“我”思念家乡的桂花。
2.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在故乡院子里,帮大人摇桂花树;迁居杭州后,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3.本文不仅仅写了“桂花雨”一件事,作者还围绕桂花写了一些自己美好的回忆。那么,这些作者是怎样将美好的回忆一一呈现的呢?请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美好的回忆 段落
故乡 父亲和“我”赏花,“我”最喜欢桂花迷人的香味。 1~2
故乡 1.母亲总担心台风会来,没有台风,能多收一些桂花送给乡亲们。2.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3.“我”盼望着摇桂花,享受摇花乐。4.桂花晒干后可以做茶叶和糕饼。 3~6
杭州 1.“我”到小山上捡桂花,送给母亲。 2.“我”和母亲常常思念故乡的桂花。 7~8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和父亲赏桂花,给乡亲送桂花,摇桂花,做桂花茶和糕饼,在杭州捡桂花给母亲……
拓展视野
又到桂花飘香时
那次我又来到桂花树下,一阵微风拂过,桂花的香味扑鼻而来,香味还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令人陶醉,只可惜,吸吮桂花香味的人已经不是两个了。
那时,我上小学,童年的时光是那么的令人难忘,但更令人难忘的是那段纯真的友谊——“哈哈哈,你敢打我”“我就打你”……我和a在桂花树下跑来跑去,跑累了,我们就坐在树下,仰望天空:“哎,你长大想干什么 ”“嗯……我还没想过,能不回答吗 ”“嘿!不能”我逼问道。“那我就做一名村姑吧!”她充满幻想的说。“咦,为什么呀 ”我疑惑不解。“因为,我要栽桂花树,采桂花做茶叶,让桂花香弥漫全国各地……”一阵微风拂过,院里的小草随风摇曳,我望着a,思索着a所谓的伟大梦想……
最喜欢夜晚,浩瀚的夜空和朦胧的月光永远是那么迷人,我和a坐在桂花树下吃着刚烙好的桂花饼,“哎,给我留点儿呗”我天生要强。“不,我还没吃够呢!”我噘着小嘴,有些生气。a似乎天生就善解人意“哎呀,我不吃啦,逗你玩呢!你还当真。”说着,她把最后一块儿饼放在了我的手里。一阵晚风吹来,有一丝凉意,我打了一个寒战,但心是暖的。
好景不长,我要跟随爸妈到城里去念书,临走的时候,她来送我,给我带来了我最爱吃的桂花饼,桂花香顿时弥漫在我的鼻边,好香,我感叹道。“我,我以后不能再和你玩了。”我不舍地说道。“没关系,我们还能够写信嘛!她似乎很乐观,一点也不悲哀。我有些奇怪。“你必须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哭了。她狠狠地点点头,但并没有流泪。我恋恋不舍地上了火车,猛地一回头,我从车窗里看到她在拭泪。我惊呆了……
如今,我又在桂花飘香的时候站到桂花树下,往事像播电影似地在我脑海中回荡,微风依旧吹来,小草依旧摇曳,桂花香依旧迷人,她白皙的脸庞依旧在我眼前浮现……
课堂练习:
一、选词填空。
观赏 品尝 欣赏
1.爸爸最( )那美妙悠扬的琴声。
2.我去公园( )美丽的杜鹃花。
3.妈妈做的红烧鱼,我( )了,味道真是好极了。
二、比一比,组一组。
箩( ) 饼( ) 浸( )
萝( ) 拼( ) 侵( )
课堂练习:(答案)
一、选词填空。
1.爸爸最(欣赏 )那美妙悠扬的琴声。
2.我去公园(观赏)美丽的杜鹃花。
3.妈妈做的红烧鱼,我(品尝)了,味道真是好极了。
二、比一比,组一组。
箩(箩筐 ) 饼(饼干) 浸(浸透 )
萝(萝卜 ) 拼(拼搏 ) 侵(侵略 )
课堂小结:
今天我初步学习了《桂花雨》,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并会写了本课中的生字,对课文中生词有所了解。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业布置:
杭州的桂花也很美、很香,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家乡的桂花?想一想。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我”独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3~6自然段) “我”盼望摇桂花以及享受摇桂花给“我” 带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7~8自然段)在杭州的母亲和“我”思念家乡的桂花。
【课后反思】
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字词,读好文本,写好生字,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通过小组pk等方式检查巩固字音,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力求打好学习的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