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为什么花开时能闻到花香?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
为什么蔗糖能使水变甜?
思考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观察现象
实验表明,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实验3-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仔细观察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
物 质
粒 子
扩 散
凝聚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一滴水
大约有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kg
如果10亿人都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24小时不停的数,需要数多少年?
3万多年
1.67×1021
3×10-26
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 向盛有约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 ~ 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探究
现象 解释
1. 向蒸馏水中滴入酚酞
2. 向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滴加浓氨水
溶液还是无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溶液变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3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还是无色
分子不断运动,有氨气分子扩散进A烧杯
在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0 mL 冷水、热水,并分别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几分钟。静置观察。
冷水
热水
探究
分子的特点2: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也越快
为什么花开时能闻到花香?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
为什么蔗糖能使水变甜?
思考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探究
100 mL水
100 mL酒精
100 mL
200 mL
100 mL
200 mL
混合后<200 mL
200 mL
100 mL
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 mL?
分子的特点3:分子间有间隔
固体
液体
气体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水能解渴,油不能解渴
油分子和水分子不同
分子的特点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 八月桂花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氧气降温加压变成液氧,氧分子的主要变化是( )
A.分子的质量 B.分子的体积 C.分子的性质 D.分子间的间隔
B
D
练习
3.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 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 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C
练习
水的分解实验
对比它们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 ,氧气能 ,水与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可见不同分子,其化学性质也不同。
可燃性
助燃性
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O
Hg
O
Hg
氧化汞分子
O
O
Hg
Hg
+
汞原子
氧原子
Hg
Hg
O
O
+
汞原子
氧分子
加热
氧化汞受热分解: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氧原子、汞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始终都没有变化
规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 子 原 子
概 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基本性质
本质区别 相互关系 ①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断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可构成分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氧气是由 (填“氧分子”或“氧原子”)构成
汞是由 (填“汞分子”或“汞原子”)构成
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
氧分子
汞原子
O
Hg
O
Hg
氧化汞分子
O
O
Hg
Hg
+
汞原子
氧原子
Hg
Hg
O
O
+
汞原子
氧分子
加热
分子
原子
物质
构成
构成
分子、原子与物质的关系
破裂
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锰 C.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
A
练习
宏 观 微 观 (分 子)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从微观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只有一种物质
=1
不同种物质
≥2
只有一种分子构成
=1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3.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练习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只是水分子间间隔变大了,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水蒸发:
水分解:
化学反应的实质:
4.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变化Ⅰ是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变化Ⅱ是________________。
氢分子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练习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
6.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蒸发
C.过氧化氢分解 D.水汽化
A
C
练习
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C
练习
本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