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水平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水平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6 10:56:19

文档简介

常德市一中 2024 届高三第三次月水平检测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近年来,重点发展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是目前世界投资的热点国家,大部
分外资企业选择入驻工业园区。截止 2019年,越南全国有 307个工业园区。下图示意越南主要工业
地 理
园区分布。据此完成 6~7题。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
6.越南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 海岸线曲折,国土南北狭长
日本东西两侧海岸冬季降雪量差距很大,靠近日本海一侧冬季降雪量远大于靠近太平洋一侧。但
B. 多数省份濒海或距海较近
据古气候 学家研究发现,在距今 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全球气温比现在低 5~10℃,日本西侧的降
C. 物产富饶,对外贸易较发达
雪量远小于现在。如图示意日本海周边地形与洋流分布。据此完成 1~3题。
D. 大部分原料需从国外进口
1.日本西海岸冬季降雪明显多于东海岸的原因是
7.越南的外资企业大多选择入驻工业园区,主要是因为工业园区
A. 东海岸水温偏低 B. 西海岸冬季风暖湿
①能够提供优惠政策 ②环境清洁优美
C. 东海岸人口密集 D. 西海岸相对高度大
③配套设施和产业链相对完善 ④土地资源的后备储量大
2. 末次盛冰期,日本西侧降雪较现在少很多的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因可能是
A. 寒流降温减湿 B. 冬季风风速增强 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下图示意
C. 下沉气流为主 D. 日本海面积缩小 俄罗斯东北航道和沿岸港口(局部)。据此完成 8~10题。
3. 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末次盛冰期的是
A. 北欧峡湾、冰川湖广布
B. 西伯利亚地区物种大量灭绝
C. 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
D. 阿尔卑斯山地雪线上升
下表是亚欧大陆 40°N~50°N 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
温、降水平均值之差)。据此完成 4~5题。
4. ①地至③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 气温(℃) 降水(mm)
地点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垂直分异规律 1 月 7 月 1 月 7 月 8. 俄罗斯东北航道沿岸 M1~M4港口开发潜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C.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① -4.3 6.7 -24.7 -41.3 A. M4>M1>M2 B. M1>M4>M2 C. M1>M2>M4 D. M2>M3>M4
5. ④地的植被特征表现为
② 9. 相比于其他港口,摩尔曼斯克开发潜力大的优越条件是 10.1 -2.2 24 17.3
A. 乔木高,板状根系 A. 货运量大 B. 距欧美近 C. 货品丰富 D. 历史悠久
③ -12.4 4.7 -30.7 117.7
B. 叶片坚硬,表层覆蜡 10. 目前俄罗斯东北航道沿岸港口还未进行实质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C. 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④ 2.3 0.8 44.3 -28. 3 A. 地广人稀 B. 资源短缺 C. 极夜期长 D. 通航期短
D. 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IQSAogCIAABAAQhCQQ3QCACQkBCACIoOgEAMIAAAARFABCA=}#}
高寒草甸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每年夏季末期产生大量枯落物。高寒草甸采取季节性放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和阿德莱德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 17~18题。
牧,包括夏季放牧和冬季放牧。夏季放牧能够提升草地物种多样性,冬季放牧有利于草地群落地上生
物量的积累。据此完成 11~12 题。
11. 夏季放牧维持了草地物种多样性,主要因为放牧可以
A. 增加土壤肥力 B. 促进种子传播 C.抑制优势草类生长 D.减少牧草天敌数量
12. 冬季放牧草地中地上生物量大,是因为冬季放牧改变了地表的
A. 热量 B. 光照 C. 风速 D. 水分
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温带落叶阔
17.有关阿德莱德地区区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叶林分布在新西兰南岛西南部。下图为新西兰
A.地势西高东低 B.夏季高温多雨 C.植被常绿耐旱 D.冬季河流结冰
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8.图中,乙地比甲地土壤肥力高,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13. 影响新西兰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
A.甲地坡度较小 B.乙地位于河流下游
因素是
C.甲地盐碱化重 D.乙地地势相对平坦
A. 降水差异 B. 海陆位置
C. 热量差异 D. 光照不同
14. 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 布拉柴维尔原是沿河小村落,1880年建城,设有码头。1934年,刚果一大西洋铁路通车后,成
因是 为水陆运输枢纽,来自周边国家的过境物资在此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如图)。1960年刚果共和国
A. 受信风带影响 B. 有暖流经过 独立后,布拉柴维尔成为首都,经济发展迅速。据此完成 19~20题。
C. 沙漠广布 D. 位于背风坡
19.早期,布拉柴维尔城市的兴起,主要得
珊瑚喜营养丰富的温暖浅海,其骨骼能形成珊瑚礁——小南薰礁地处我国南海,东部为出露海
益于它是
面的点礁,西部有低潮时才能够出露海面的干出礁,发育脊槽地貌在珊瑚礁礁坪上广泛发育,由平行
A.铁路与水运连接点
分布的线状珊瑚礁脊和槽谷相间组成,下图示意小南薰礁的地貌形态。据此完成 15~16题。
B.全国政治中心
15. 有利于干出礁演变为点礁的条件是
C.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A.风平浪静 B.海浪堆积
D.区域经济中心
C.地壳沉降 D.海啸突发
20.在布拉柴维尔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的主
16. 小南薰礁的脊槽地貌的物源主要来自
要货品最有可能是
A.点礁 B.干出礁
A.木材 B.高档家具
C.外海搬运 D.本地海底
C.石油 D.石化产品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IQSAogCIAABAAQhCQQ3QCACQkBCACIoOgEAMIAAAARFABCA=}#}
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碳排放国,太阳能开发起步晚、潜力大,政策支持力度大。莫德赫拉成为印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 26、27、28三题,共 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度第一座通过太阳能发电实现电力自给自足的村镇,多余的电可以并网向外输送赚取利润。下图示意
东非大裂谷南起约 20°S的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一直延
印度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 21~22题。
伸到西亚的约旦—死海地沟附近,绵延 6000公里,为巨大的地堑构造带。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
21.影响印度太阳能资源分布差异的
分布有众多的火山,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这些湖泊成为一座巨型天
主要因素有
然蓄水池。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米的速度加宽。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2亿年后,它将撕裂成一个新的大洋。下图
③地形分布 ④大气环流
为东非大裂谷局部及形成示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莫德赫拉通过向外输电赚取的利
润有限,主要受制于
A.太阳能资源禀赋 B.自身产能量
C.自身电能需求量 D.设施管理水平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 0°~40°纬度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
状况。据此完成 23~25 题。
23.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1)指出东非大裂谷形成后当地降水和蒸发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24.与 N 点相比,M 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2)东非大裂谷附近的姆韦鲁湖是淡水湖,而鲁奇湖则是咸水湖,解析其成因。(6分)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25.25°附近降水较少,主要是受
(3)推测两亿年后东非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6分)
A.东北信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压控制
C.东南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IQSAogCIAABAAQhCQQ3QCACQkBCACIoOgEAMIAAAARFABCA=}#}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地处巴西南部,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花卉种 希勒湖是澳大利亚西南部的一个粉色湖泊,一侧是粉色的湖、一侧是茫茫的大海,景色尤为
植、采集、畜牧兼备,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统一。湿季,农户在村落附近 壮观(如下图)。希勒湖原是海洋的一部分,后因外力作用与海洋隔绝形成潟湖。该区域地表以
养殖牲畜、栽培花卉,在大田种植庄稼。干季,农户将牲畜转往海拔 1000~1200m的山地,不设围栏, 下为砂质土地,区域内无明显河流。经研究,湖泊盐度增加后,湖水中能产生的 β—胡萝卜素
全村不同的家庭共用山地牧场游牧。游牧期间,农户搭建木屋或开凿岩穴作为临时居住地,并在山地 的特殊的微生物(藻类)就能大量繁殖,藻类的繁殖还能进一步增大湖泊的盐度。
牧场采集天然花卉。庭院和牧场的花卉最终用于干花制作并销售。下图示意埃斯皮尼亚苏农业文化景
观的空间分布。
(1)分析希勒湖形成并呈粉红色的过程。(6分)
(1)简述当地农户干季在山地放牧的原因。(6分)
(2)推测希勒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粉红色的月份,并说明理由。(6分)
(2)分析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4分)
(3)说明当地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兼顾的原因。(6分) (3)若沙坝断开,且不考虑海浪的影响,推测断口处的湖水与海水间的水体的运动情况。(4分)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IQSAogCIAABAAQhCQQ3QCACQkBCACIoOgEAMIAAAARFABCA=}#}常德市一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月水平检测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C B B C B A D C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C A C A D B C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26、27、28三题,共50分)
26(18分)
(1)变化:前期蒸发量和降水量都增大;后期降水量和蒸发量趋于稳定。
理由:原来部分陆域被一系列湖泊所取代(水域面积增大),因湖水蒸发,空气湿度增加,水循环更加活跃,降水量增多;随着地表环境的相对稳定,降水量与蒸发量趋于稳定,达到相对平衡状态。(6分)
(2)姆韦鲁湖湖面海拔较高,湖水水面较高,湖水以河水形式外泄,盐分不易积累,形成淡水湖;鲁奇湖湖面海拔较低,湖水水面较低,湖水无法以河水形式外泄,只能以蒸发形式支出,盐分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6分)
(3)东非高原部分地区被淹没,局部地区成为岛屿或半岛;距海更近,降水增多;植被由草原变森林;局部地区可能由陆域变海域,植被由陆生变水生。(6分)
27(16分)
(1)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条件较山下好;气候凉爽,蚊虫较少;交替利用不同的草场,利于草场休养生息。 (6分)
(2)扩大牲畜活动范围,提高畜产品质量;保持草场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邻里交流,维持和睦的村民关系。(4分)
(3)村落附近可达性强,便于精细化管理,以种植花卉为主;利用在山地牧场放牧的时间兼顾山地花卉采集,合理安排农事时间;扩大干花制作的规模,丰富产品种类。(6分)
28(16分)
(1)希勒湖是因海浪作用泥沙堆积成沙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形成的潟湖;该区域蒸发强烈作用,使得湖水咸化;湖水咸化后,湖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并产生颜色偏红的β-胡萝卜素,使湖水呈现独特粉红色。 (6分)
(2)1月。理由:希勒湖为地中海气候,1月是夏季,该地区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湖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湖泊颜色呈粉红色。(6分)
(3)表层水由海洋流向湖泊,底层水由湖泊流向海洋。原因:湖水盐度高密度大,水位较低。表层水由海洋流向湖泊。(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