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第6章 生物的进化复习提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第6章 生物的进化复习提升(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8 01: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种群和物种
1.如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岛的鸟与甲岛的S鸟存在地理隔离,不属于同一个种群
B.乙岛的鸟与甲岛的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
C.乙岛的鸟与甲岛的S鸟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D.甲岛所有的鸟类不可称为一个种群,但可称作一个物种
易错点2 误认为“环境诱发变异”
2.(2022河南焦作温县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菌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抗药性变异产生于使用杀虫剂之后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
D.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
3.如图为某马铃薯甲虫灾区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某一种杀虫剂后,开始的1~2年效果较好
B.部分甲虫具有抗药性变异,这是在使用杀虫剂之后才产生的
C.使用杀虫剂Ⅰ和使用杀虫剂Ⅱ对甲虫来说是不同的环境
D.生存下来的甲虫通过遗传使抗药性得以积累
易错点3 混淆生物进化与新物种的形成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不会发生变化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易错点4 对协同进化的含义认识不到位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羚羊与狮子之间可通过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之间表现为协同进化
C.种间互助不能通过影响协同进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易错点5 误认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性生殖可使种群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大多通过长期的生存斗争逐渐形成
D.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仅意味着新物种的不断形成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甲、乙两岛被海洋隔开,故乙岛的鸟与甲岛的S鸟存在地理隔离,不属于同一个种群,A正确;乙岛的鸟是甲岛S鸟的迁移后代,乙岛的鸟与甲岛的S鸟可能产生生殖隔离,也可能还未产生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B、C正确;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S鸟与L鸟属于不同物种,故甲岛所有的鸟类不可称为一个物种,更不可称为一个种群,D错误。
易错提醒
  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种群内个体间既无地理隔离,也无生殖隔离;同一物种的个体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无生殖隔离,可能存在地理隔离。
2.D 抗药性变异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产生,即先有变异后有选择,A、B错误;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不一定具有更强的抗药性,C错误;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
3.B 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开始的1~2年效果较好,之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A正确。在未使用杀虫剂前,某些甲虫个体就已具有抗药性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B错误。使用杀虫剂后,抗药性弱的甲虫被杀死,抗药性强的甲虫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甲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次使用杀虫剂后,抗药性弱的后代被杀死,抗药性强的后代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甲虫的抗药性得以积累,D正确。
易错提醒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在生物进化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即在生物进化中,先有变异,后有选择,环境定向选择不同变异类型,而不是诱发变异。
4.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发生的,所以即便环境没有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会因基因突变而发生改变,C错误;物种形成过程中,一般是先经过地理隔离然后产生生殖隔离,或者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易错提醒
  生物进化不等于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一定有生物进化。
5.A 羚羊与狮子为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通过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A正确;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属于同一物种,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B错误;种间互助可以通过影响协同进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易错提醒
  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6.D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不仅仅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错误。
易错提醒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