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芣苢》《插秧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

文档属性

名称 6.《芣苢》《插秧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6 16: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芣苢》、《插秧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就是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因此,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题目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故“诗”的创制指一切文艺创作,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
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叙事十分克制,简约洗练,从不铺张。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这便是诗意的震撼力。
“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是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也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一层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这些空白就成了老庄哲学中的“无用之用”。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自《受戒》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
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诗无达诂”形成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思想呼应。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时一味做加法,太过细腻会产生水分,无遮蔽,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自己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关于小说的诗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意是一种艺术境界,它涵盖了情理与形神两方面,而这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B.解读小说的诗意要靠“诗无达诂”和“冰山原则”,但后者比前者的作用要大得多。
C.从希腊文词源意义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谈论的对象应不限于诗歌创作。
D.通常情况下,要想让小说更有诗意,那么小说的叙事就不能密不透风,不能太过细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引用朱光潜的话,为解读小说的诗意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有说服力。
B.文章通过对小说诗意的解读分析,证明了小说诗意比诗歌的诗意更胜一筹。
C.文章以鲁迅小说中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论证读者对小说的审美鉴赏存在差异性。
D.文章是从“诗无达诂”与“冰山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角度来分析中心话题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判断一部小说优劣的标准当中,是否具有诗意是其中的一个,尽管这种诗意和诗歌中的诗意不完全等同。
B.依照“冰山原则”,读者读小说时只需发挥想象力,将感悟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契合即可。
C.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现代简约主义的创作主张都是影响解读小说的诗意时很难实现“达诂”的因素。
D.具有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等特点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它也有可能只是平庸之作。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二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吕进《新诗的“变”与“常”》)
材料二:
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
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小众化的《红烛》;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另外,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
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
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
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些歌伎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元稹为《白氏长庆集》写的序言里有这样的叙述:“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一、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二、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雅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三、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吕进《诗歌的大众与小众》)
4.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
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
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
5.下列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诗人生前知音少,如李贺、李商隐等,但不影响其诗作因隔世效应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即大众化。
B.只要是中国人,都能背出几首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
C.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D.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6.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面的诗句不属于大众化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
7.材料二第五段例举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实践有什么作用?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沧浪歌》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③漉:滤,渗。④近局:近邻。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道路的荒凉艰难,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9.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木瓜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方送给抒情主人公的是果子,“我”却回赠的是美玉,回报的要比受赠的昂贵得多,双方都得到心灵的满足。
B.“投”有抛、掷意,没有轻佻之嫌却有俏皮之趣;“报”有回报意,因美玉之贵更显笃诚,不够含蓄却很隽永。
C.诗中人物之间互赠信物不断变化,又是“木瓜”又是“木桃”,又是“琼瑶”又是“琼玖”,感情飘忽不定。
D.从章句结构上看,本诗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极有音乐美感。
11.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①劳苦辛。
闭廪②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村酤,农家自酿的酒,②廪,粮仓。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从诸孙入村帮忙收麦写起,率真自然,充满淳朴的乡村气息,饱含浓浓亲情。
B.颈联中“偿饥乏”写出了对饥饿困乏的诸孙的犒劳,“劳苦辛”意指诸孙劳动的辛苦。
C.尾联写对外孙关仓归来后的赞叹,语言风趣,体现诗人晚年得享天伦之乐的喜悦。
D.同写村居生活,本诗写劳作和收获之乐,《归园田居》则表达归隐的自由愉悦之情。
13.请对本诗的颔联进行赏析。
四、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______①______。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例如,“道”字,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中说“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同时排斥原始的意义,而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新的意义后,______②______。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的意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在现代汉语里。当然,_____③_______。近的引申义容易让人意识到,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远的引申义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
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都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往往围绕着一个基因展开。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5.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画线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用以过河的建筑。
B.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绚烂春天。
D.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作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 ,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
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可是后来的作者却 ,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品日渐稀少,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篇章却越来越多。有人热衷于 ,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心里老是牵挂着繁忙庸俗的政务,却空洞地描述尘世之外的情趣。真情实感没有一点,写的跟想的恰好相反。桃李从不自夸,人们自然会在树下踩出一条条小路,那是由于枝头有果实存在。相传男子种出的兰花不能发出幽香,那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像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赖感情依靠果实,何况文章,更应把抒情述志为本。写的作品与自己的心志完全相反,这样 的作品难道值得效法?
16.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沽名钓誉 矫揉造作 高官厚禄 舍本逐末
B.欺世盗名 虚张声势 好大喜功 舍本逐末
C.欺世盗名 矫揉造作 高官厚禄 背道而驰
D.沽名钓誉 虚张声势 好大喜功 背道而驰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但后者比前者的作用要大得多”于文无据,文中只是提到了“解读小说的诗意”的两把钥匙为“诗无达诂”和“冰山原则”,但没有说哪一个的作用更大。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证明了小说诗意比诗歌的诗意更胜一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没有比较二者谁的诗意更胜一筹。
C.“是为了论证读者对小说的审美鉴赏存在差异性”分析错误,由原文“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的小说……”可知,文章以鲁迅小说中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证明小说的诗意也要“达诂”也很不容易。
D.“从‘诗无达诂’与‘冰山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角度”曲解文意,根据文中“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诗无达诂’形成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思想呼应”可知,二者不存在对立,而是呼应。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读者读小说时只需发挥想象力,将感悟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契合即可”分析不当。根据“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可知,读者是尽可以发挥想象力,但不等于只注重“八分之七”,发挥想象力就可以了,还应注意“八分之一”的内容,即“结合文本”。
故选B。
4.A 5.B 6.D 7.①通过白居易诗歌创作说明诗歌大众化的前提是“但伤民病痛”。②说明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追求,因而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错误,文章原句是“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强调的是“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
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错误,原文是“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文章说的是“用最浅显的语言”,而不是“用最清晰的语言”。
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错误,原文是“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选项将前后两句的顺序颠倒过来了。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
B.“只要是中国人,都能背出几首唐诗宋词”错误,由原文“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可知,这里应该是说“大多数中国人都能背出几首唐诗宋词”,而不是“只要是中国人,都能背出几首唐诗宋词”,“大多”和“都”不可互换。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可以推知的是,《静夜思》是大众化倾向作品,《蜀道难》是小众化倾向作品。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第四段提到:“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故而第五段就重点以白居易的创作实践为例。白居易是怎样使自己创作的诗歌体现大众化倾向呢 大众化有什么要求呢?第五段就做出了很好的回答。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通过白居易诗歌创作说明诗歌大众化的前提是“但伤民病痛”。
“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说明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追求,因而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
8.B 9.①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②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五)》,写“山涧清且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等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③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五)》,“漉我新熟酒”“招近局”“代明烛”这些生活小事,表现了诗人潇洒自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一事则写出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宁静。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理解不当。“崎岖历榛曲”,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像。诗人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抒发情感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事抒情等。
本诗第一句“怅恨独策还”独自怅然拄杖还家,很明显“怅恨”是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喜欢山川田园,直接表达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第三句是写景,“山涧清且浅”山涧流水清澈见底,是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描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本诗第五至八句是写事,“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写作者还家后的实事实景,是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抒发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自得。
10.C 11.示例:“可以群”,意为可以通过情感交流,彼此感染。本诗通过男女间互赠礼物定同心之约,赞美了美好的爱情,表达的是相知相交的美好感情。回报之物价值远超投赠之物,正是因为懂得珍惜对方的感情,你赠我回,感情自能和谐。所以本诗体现了孔子说的“可以群”。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感情飘忽不定”错,诗中人物之间互赠信物不断变化,运用的是《诗经》中重章叠唱的手法,三章除了“投报”之物变易,其余均只字未变,保持了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并且对方三次投予自己水果,而自己却报以美玉,所回报之物与所受赠之物的价值相差极大,体现的是相知相交的一种崇高情谊,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诗》可以使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和鼓舞;可以观察人情风俗的盛衰,认识社会现实;可以通过情感交流,彼此感染,和谐相处;可以抒发心中不平,讽刺不良政治。
如选择“可以群”,意为诗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感染读者。
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诗中写对方三次投予自己水果,而自己却报以美玉,所回报之物与所受赠之物的价值相差极大,体现的是古人相知相交的一种崇高情谊。你送我的东西虽然微渺,但于我而言象征着“礼轻情意重”,所以我要以珍贵之物作为馈赠,以表达我对你的深情厚谊。在这里,所赠之物是什么不再重要,它只作为情感沟通的一个载体或桥梁存在,而彼此双方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那份契合早已超越了一切形式。所以诗人三次强调“匪报也”,表明礼物的交换不是简单的价值酬偿,而是代表着对双方“永以为好”的美好祝福和期冀,使“投报”的内涵得以延展,而全诗的境界也得到升华。
由此启发我们,当你遇到值得珍视的情感,一定要懂得回报,让彼此的感情更加融洽。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亲情、友情。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理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如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哪种感情都会很和谐。所以说该诗正如孔子所言“可以群”。
12.B 13.(1)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2)用词准确、生动。“三夜”“一竿”运用数词,突出阴霪之长与晴日到来之喜;“败”“舞”则写出天气对农人心情的影响。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劳苦辛’意指诸孙劳动的辛苦”错。这里的“劳”是动词,此句意为“犒劳辛苦劳作的孙辈们”。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对比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诗人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的急切与喜悦之情。
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两个词语写出天气对农人心情的影响。
14.示例:①另外几个是引申义;②并不排斥原始的意义(本义);③引申义与本义有远近之分 15.D
【解析】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①处,结合前文“当它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和后文“所谓引申义”可知,此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故可填“另外几个是引申义”之类的语句。
②处,语段主要讲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的区别,词义的更替“排斥原始的意义”,词义的引申与它不同;结合后文所举的例子可知,有的词“虽然产生了一些新的意义”,但其原始的意义“一直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故此处可填“并不排斥原始的意义(本义)”之类的语句。
③处,“当然”是对前文语意的补充,前文指出引申义并不排斥本义;结合后文“近的引申义”“远的引申义”可知,引申义与本义有远近的区别,故此处可填“引申义与本义有远近之分”之类的语句。
1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线处的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A、B两项,冒号均表示注释和说明。
C.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D.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故选D。
16.A 17.修改为:像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靠果实依赖感情,何况文章,更应以抒情述志为本。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沽名钓誉”,比喻故意矫情做作,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从前文“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可知,此处填入成语是指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应用“沽名钓誉”。
第二空,“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虚张声势”,指大造声势,借以吓人。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从后文“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可知,填入成语是形容装腔作势,应用“矫揉造作”。
第三空,“高官厚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好大喜功”,比喻一切脱离实际,一心只想做大事、贪大求功的浮夸作风。从后文“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可知,与“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相反的做法就是贪图官位,应填入“高官厚禄”。
第四空,“舍本逐末”,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的,后用以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从前文“尚且要依赖感情依靠果实,何况文章,更应把抒情述志为本”可知,此处填入的成语是形容有些文章没有以抒情述志为本,而是追求其他的不重要的写作特点,应该填入“舍本逐末”。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语序不当,应先“依靠果实”,再“依赖感情”,和上文相照应。
搭配不当,“更应把……为本”应改为“更应以……为本”。
故正确表述为:像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靠果实依赖感情,何况文章,更应以抒情述志为本。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