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8 体液调节
一、单选题
1.(2020高三上·历城月考)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B.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
C.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D.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
2.(2019高二上·唐山月考)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3.(2020·浙江模拟)下列关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雌激素可引发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和骨盆变宽
B.下丘脑垂体束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
C.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性腺和下丘脑,分别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
D.孕激素的主要作用促进子宫收缩,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4.(2021高二下·凉山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和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B.淀粉酶可降低淀粉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C.人的骨骼肌细胞不能同时含有胰岛素的受体以及指导促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基因
D.生物膜系统为硝化细菌的高效代谢提供结构基础
5.(2022高二上·怀化开学考)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功能调节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参与调控个体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
B.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速肝糖原的分解
D.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6.激素调节和神经系统都有分级调节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属于分级调节
B.小脑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中枢,呼吸中枢位于其中
C.成年人抽血时能控制手不缩回,说明缩手活动可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7.(2023高三上·贵州开学考)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实验操作运用了“减法原理”的是( )
A.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
B.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C.在待测组织样液中注入斐林试剂
D.取狗的一段小肠,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狗的静脉中
8.(2021高二上·温州期中)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激素可促进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发育
B.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C.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9.(2023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如图,a、b物质对应的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家免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②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③b的含量变化对a的分泌有反馈调节作用
④b物质是由睾丸分泌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11.(2019高二上·海安开学考)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后者随前者变化的情况与图中走势不相符的是 ( )
A.HIV浓度-T细胞浓度
B.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C.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胰高血糖素浓度-胰岛素浓度
12.(2022高二上·宣城期末)以下有关高等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些激素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内分泌腺细胞,如胰岛素
B.有些激素可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内分泌腺细胞,如糖皮质激素
C.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如小肠黏膜细胞
D.有些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如皮质醇
13.(2020高一下·牡丹江月考)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抑制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14.(2019高二上·许昌开学考)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D.激素都是依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效应
15.(2023高二下·湖州期末)下图是肾小管细胞重吸收原尿中水分的示意图,其中ADH是抗利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DH由神经垂体释放,经血浆定向运输到肾小管、集合管发挥作用
B.ADH通过促进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增多,使大量水分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C.糖尿病患者的原尿渗透压高,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少而表现出多尿症状
D.饮食过咸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原尿中水分被大量重吸收而引起组织水肿
16.(2021高二上·榆树期末)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 )
A.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B.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C.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
17.(2021高一下·郑州期中)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其调节钙代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器官A可能是小肠等消化器官
B.PTH分泌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D.甲状腺激素可定向运输至甲状旁腺,促进细胞代谢
18.(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19.(2022高二下·榕城期中)根据图示坐标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BC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CO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C.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温室中B点时甲状腺激素明显增多
D.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
20.(2021高一下·郑州期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下图表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CRH和ACTH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人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内的核基因不完全相同,二者接受的调节因子不同
D.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越高,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越强
21.(2022高二下·榕城期中)下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a~e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
B.a、b、c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C.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D.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22.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过程的调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该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地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生殖周期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23.(2022高二下·湖北月考)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和声音信息会使人们心跳加速且久久不能平静,其原因一方面是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另一方面是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影中的惊险画面使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呼吸加快、心率加速
B.肾上腺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进入内环境,经体液运输与靶器官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C.心跳加速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神经纤维上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的过程,需要钠离子通道的开放,需要消耗ATP
24.(2023·深圳模拟)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左下图。为研究Kp-10对鹤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鹤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Kp-10可以使鹤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
B.饲料中添加Kp-10更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
C.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中,器官A为垂体
D.鹤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
25.(2021高二上·秦安期末)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二、综合题
26.(2021高二下·河南月考)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常常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情绪压力,甚至会导致人患病。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减弱有关。下图1为人在情绪压力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其中激素d能够升高血糖,激素c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图2为人在情绪压力下,大脑中某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推断,机体应对情绪压力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是 。图1所示的结构中,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的是肾上腺 (填“皮质”或“髓质”)。当激素d的分泌量增多后,人体储存的糖原的量会 ,该过程中,激素d的靶细胞主要是 。
(2)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c的靶细胞是 。压力的长期效应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 。
(3)在情绪压力下,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降解酶的含量会增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据图2可知,神经递质降解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改善抑郁症状,原因可能是 。
27.(2019高二上·海门开学考)下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粘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
(1)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 、 的特点。
(2)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 ,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 。
(3)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与途径1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是 、 。
(4)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 。
28.(2020·伊春模拟)图A和图B分别为监测到甲、乙两位患者和正常人用餐后180min内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情况,但乙的胰岛素监测数据不慎丢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B细胞接受 、 等信号分子的作用后分泌胰岛素。已知乙为高血脂患者,其血浆中过多的脂肪酸会使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据此推测乙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会 (填“偏高”“基本相同”或“偏低”)。
(2)从细胞角度分析,甲患糖尿病的原因最可能是 。通常,体内高浓度的血糖会使糖尿病患者的原尿渗透压 (填“升高”或“降低”),从而导致尿量增多。
(3)胰岛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需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胰岛素发挥作用时还具有 、 的特点。
29.(2022高三上·唐山月考)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中心和枢纽。在女性月经周期时,下丘脑会分泌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腺垂体前叶释放LH(黄体生成素)及FSH(卵泡刺激素)。FSH会刺激卵泡发育成熟,而卵泡会分泌动情素促进GnRH的分泌。LH会刺激黄体释放黄体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排卵前主要是FSH起作用,排卵后主要是LH起作用。请回答:
(1)动情素调节下丘脑分泌GnRH的方式是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已知GnRH是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 (填“细胞膜”或“细胞质”)。
(2)①请画出整个月经周期中LH的相对浓度变化 。(由圆点处开始画)
②排卵前后LH相对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排卵前:下丘脑分泌GnRH,刺激腺垂体前叶释放 ,进而刺激卵泡分泌动情素促进GnRH的分泌, 。
排卵后:下丘脑分泌GnRH,刺激腺垂体前叶释放 ,进而刺激黄体释放黄体素抑制GnRH的分泌, 。
30.(2021高二下·安康期末)科学家发现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后,转基因绵羊的生长速率比普通绵羊提高30%,体型增大50%。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猪的生长激素基因,应从猪的 内提取mRNA作为模板,不能从猪其他细胞提取mRNA的原因是 。以mRNA为模板,在 酶的催化下合成cDNA,然后利用 技术在体外大量扩增生长激素基因。
(2)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的受精卵之前,需要先构建 。
(3)为了检测获得的转基因绵羊中外源生长激素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在个体水平上,可以采用的鉴定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A正确;能识别TSH受体的有促甲状腺激素和TSAb,而产生TSAb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TSH受体,B错误;由于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可知该患者血液中的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应该减少,C正确;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因此该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D正确。
【分析】1、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Graves疾病患者产生的某种抗体(TSAb)与促甲状腺激素一样,可以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2.【答案】A
【解析】【解答】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做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如活动缓慢,甚至是休克,再给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从而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具体地说:促进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转变成糖原或者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变成糖,总的说是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使血糖含量降低。
3.【答案】A
【解析】【解答】A、雌激素能够激发女性的第二性征,故可引发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和骨盆变宽,A正确;
B、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B错误;
C、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性腺,从而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错误;
D、催乳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促进子宫收缩,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垂体的作用。
1.神经垂体的作用 神经垂体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 和催产素。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内的水平衡,它促进水在肾集合管的重 吸收,使尿量减少,这就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催产素有强大的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2.腺垂体的作用 腺垂体的作用比较广泛,至少产生下列七种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生长激素,黑色细胞刺激素。
4.【答案】B
【解析】【解答】A、tRNA发挥作用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继续转运氨基酸,A错误;
B、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所以淀粉酶可降低淀粉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B正确;
C、人的骨骼肌细胞同时含有胰岛素的受体以及指导促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基因,C错误;
D、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无核膜和核仁。
2、酶:
(1)功能:催化作用。
(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5.【答案】C
【解析】【解答】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发育和影响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作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B错误;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和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等作用,C正确;
D、激素不组成细胞的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不能提供能量,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具有催化作用。
2、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6.【答案】C
【解析】【解答】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
B、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而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
C、成年人抽血时能控制手不缩回,说明缩手活动可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C正确;
D、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过量饮酒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激素的分级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等情况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7.【答案】A
【解析】【解答】A、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蛋白酶去除蛋白质、RNA酶去除RNA、酯酶去除脂质,利用了减法原理,A符合题意;
B、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如铃声与食物结合,使狗听到铃声后就会分泌唾液,这不属于“减法原理”,B不符合题意;
C、在待测组织样液中注入斐林试剂是为了检测还原糖,这不属于“减法原理”,C不符合题意;
D、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取狗的一段小肠,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狗的静脉中,这属于“加法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8.【答案】B
【解析】【解答】A、D、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A、D正确;
B、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B错误;
C、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C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性激素: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性质 作用部位 主要作用
卵巢 雌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子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孕激素 卵巢、乳腺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睾丸 雄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9.【答案】A
【解析】【解答】a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①正确;激素b是雄性激素,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②正确;性激素存在反馈调节,雄性激素的变化会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影响,③正确;b是雄性激素,该激素是由睾丸分泌,④正确;故①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与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2、据图分析:切除睾丸,雄性激素含量下降,激素b是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含量都上升;注射某种激素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含量下降,则注射物质是雄性激素。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效应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但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
B、如果该图表示神经调节①是传入神经元,②是传出神经元,B错误;
C、如果该图表示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下丘脑是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错误;
D、当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细胞①分泌物质A到内环境中,物质A可以与细胞②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即细胞② 是物质A的靶细胞。据此答题。
11.【答案】D
【解析】【解答】A、HIV病毒侵入人体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随着HIV病毒浓度的增加,机体内T淋巴细胞不断减少,A不符合题意;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随着胰岛素浓度的上升,血糖浓度随之减少,B不符合题意;
C、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可以反馈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其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之间是拮抗关系,随之胰岛血糖素的增多,会促进胰岛素的含量增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横轴X变量的增加,纵轴因变量Y值逐渐减少,“后者随前者变化”即前者为X轴,后者为Y轴。
12.【答案】C
【解析】【解答】A、包括性激素在内的类固醇激素都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出去的,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胰岛素是通过胞吐方式被分泌出去的,A错误;
B、有些激素,如蛋白质类激素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内分泌腺细胞,如生长激素,而糖皮质激素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分泌的,B错误;
C、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如小肠黏膜细胞,小肠黏膜能合成并分泌促胰液素,C正确;
D、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部分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及氧气、二氧化碳等。
(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机盐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
(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无机盐离子、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13.【答案】D
【解析】【解答】A、若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
B、促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错误;
C、血糖浓度较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细胞中糖原的水解维持血糖浓度,C错误;
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可促进全身所有细胞的有机物氧化分解,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据图可知,甲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X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乙细胞,该过程应属于体液(激素)调节。
14.【答案】C
【解析】【解答】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不符合题意;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胰高血糖素不能发挥作用,导致血糖浓度不能升高,B不符合题意;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大脑皮层发出的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激素A是与细胞内的受体a结合而发挥作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题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其中激素A进入细胞与受体a结合后再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生理效应;激素B没有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b结合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据此答题。
15.【答案】C
【解析】【解答】A、ADH( 抗利尿激素 )由神经垂体释放,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但只作用于靶细胞肾小管和集合管,A错误;
B、观察图示可以看到ADH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促进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加速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B错误;
C、糖尿病患者的原尿渗透压高,是因为原尿中含有葡萄糖等物质,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重吸收水分减少,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C正确;
D、饮食过咸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
故答案C。
【分析】ADH(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储存在垂体并由其释放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右往左观察图示可知,ADH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进而使大量水分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16.【答案】C
【解析】【解答】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促胰液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胰腺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17.【答案】D
【解析】【解答】A、器官A可能是小肠等消化器官,可从食物中吸收钙,A正确;
B、由图可知,当血钙含量升高后,可抑制甲状旁腺释放甲状旁腺激素,所以PTH分泌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释放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加,促使骨骼向血液释放的钙增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C正确;
D、激素随着血液在体内运输到全身各处,而不是定向运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状旁腺产生的甲状旁腺激素可促进器官A对钙的吸收,可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可促进骨骼释放钙,从而增加血液中钙的含量,当血钙含量升高后,可抑制甲状旁腺释放甲状旁腺激素。
18.【答案】D
【解析】【解答】 ① 法国学者沃泰默坚持认为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神经反射过程,故①正确;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就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故②正确;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属于体液调节,故③正确;④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胰腺分泌的,故④错误;⑤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无法引起胰液增加,⑤错误;①②③ 正确,④⑤错误;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 促胰液素 )
(1)沃泰默实验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坚持认为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神经反射过程。
(2)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
①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验证过程:
设置对照组:排出稀盐酸、小肠黏膜自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稀盐酸
(同一条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小肠黏膜)提取液同一条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腺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19.【答案】D
【解析】【解答】 A、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 ,BC段细胞液泡逐渐变小,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错误;
B、 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CO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 ,测定的CO2浓度是净光合作用测定的,表示B点净光合作用最大,B错误;
C、 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 ,室温中B点皮肤血流量最大,说明机体散热功能最大,机体同时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较少机体的散热量,C错误;
D、 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 ,C点的血糖浓度低,CD段血糖浓度有所上升,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能力与细胞液泡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有关系。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能力越强,反义越弱。
(2)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 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 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0.【答案】B
【解析】【解答】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类激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人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系统的参与,同时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人体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和分化形成,因此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内的核基因完全相同,C错误;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含量越高,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越弱,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据图分析:环境、心理等伤害等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使得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21.【答案】C
【解析】【解答】A、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A正确;
B、睾酮属于性激素,性激素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B正确;
C、睾酮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与垂体和下丘脑有关,C错误;
D、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也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 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起调节作用。
②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只有靶器官、靶细胞上才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
(2)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式
22.【答案】B
【解析】【解答】A、分析图示可知,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
C、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分泌过多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 。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23.【答案】D
【解析】【解答】A、眼睛看到的画面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从而使肾上腺产生并分泌肾上腺素,其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A正确;
B、肾上腺素是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的化学物质,二者均可以进入内环境,并经过体液运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调节作用,B正确;
C、结合题干可知,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均为神经调节,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
D、神经纤维上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的过程,需要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不需要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1)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属于胺类,主要是兴奋心脏,对血管血压和代谢有影响。
(2)肾上腺素是人体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将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起调节作用。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只有靶器官、靶细胞上才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
(3)激素 、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而失效。酶具有催化作用,
24.【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右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图都是从同一个日龄开始产蛋的,用Kp-10对鹤鹑处理,并不能提前产蛋的起始日龄,A错误;
B、Kp-10是肽类激素,如果将其添加到饲料中,会被相关的消化酶分解,并不能发挥其的作用,B错误;
C、由左图可知,A可以产生促性腺激素,可推出A器官为垂体,GnRH神经元可以信号传输作用于垂体,说明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C正确;
D、由左图可知,鹌鹑可以通过抑制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的水平,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如下:
(2)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产生兴奋,也能分泌激素。
25.【答案】B
【解析】【解答】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a代表感受器,b代表神经中枢,c代表效应器,d代表传入神经,e代表传出神经,其中的信息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A错误;
B、若a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则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这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
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为转录,在真核生物中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也可发生转录过程,C错误;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若图示表示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
2、若该图是基因表达的过程,则d过程转录,场所主要是细胞核,e表示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3、若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c是甲状腺,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a分泌TRH即d,垂体b分泌TSH即e。
26.【答案】(1)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髓质;减少;肝细胞
(2)T细胞;下降
(3)突触间隙;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阻止脑内神经递质降解,使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机体应对情绪压力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方面。图1所示的结构中,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的是肾上腺髓质。根据题意,激素d能够升高血糖,推测激素d是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糖原的分解,因此糖原量会减少,肾上腺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
(2)根据题意,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c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推测激素c是作用于T细胞。故压力的长期效应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3)据图2可知,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所以相应的降解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突触间隙。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减弱有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改善抑郁症状,原因可能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阻止脑内神经递质降解,使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图1显示,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d,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出激素a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激素b,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激素c,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
图2显示的是突触结构的模式图,人在情绪压力下,大脑中某突触结构会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影响神经元。
27.【答案】(1)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递质
(3)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速度较缓慢;时间比较长
(4)正反馈调节
【解析】【解答】(1) 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为胃泌素为激素,具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特点。(2)兴奋通过神经纤维以电信号(膜电流)到达突触,转变为化学信号(递质)传递,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再转变为电信号(膜电流)。②神经元和胃粘膜壁细胞之间形成类似突触结构,故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3)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与途径1神经调节相比较,反应速度较慢,作用时间较长。(4)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调节。
【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兴奋通过神经纤维以电信号(膜电流)到达突触,转变为化学信号(递质)传递,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再转变为电信号(膜电流);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4、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2)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28.【答案】(1)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或“葡萄糖”);偏高
(2)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高;升高
(3)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解析】【解答】(1)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B细胞会接受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和葡萄糖等信号分子的作用,然后分泌胰岛素。乙与正常人相比血液中血糖浓度相当,而其血浆中过多的脂肪酸会使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从反馈调节的角度分析,为了能在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的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正常,与正常人相比,以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偏多。(2)糖尿病主要有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Ⅰ型糖尿病的患病机理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无法降低而长期偏高。据图分析甲患者应属于第一种情况,即Ⅰ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持续偏高,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的葡萄糖增多,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原尿渗透压升高,影响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多。(3)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分析】图A:甲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乙则与正常人大致相同;图B:甲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综合可知,甲患有胰岛素缺陷型糖尿病。
29.【答案】(1)正;细胞膜
(2);FSH;刺激腺垂体前叶释放LH,导致LH量持续上升;LH;使垂体前叶释放LH减少,导致LH含量下降
【解析】【解答】(1)题干分析,卵泡分泌的动情素促进GnRH的分泌,GnRH又会进一步促进动情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多肽属于大分子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内起作用,则作用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2)①排卵前主要是FSH起作用,排卵后主要是LH起作用,结合上题分析,则整个月经周期中LH的相对浓度变化是先持续上升,后下降至相对稳定,图示如下: 。
②排卵前,主要是FSH起作用,其作用途径是下丘脑会分泌GnRH,刺激腺垂体前叶释放FSH和LH,FSH会刺激卵泡发育成熟,而卵泡会分泌动情素促进GnRH的分泌,GnRH会进一步促进垂体前叶释放FSH和LH,使得LH浓度持续上升。排卵后主要是LH起作用,其能抑制下丘脑会分泌GnRH,进而导致垂体前叶释放的LH减少,导致LH含量下降。
【分析】1、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的变化。
2、性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高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30.【答案】(1)垂体细胞;生长激素基因只在垂体细胞中表达,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逆转录;PCR
(2)基因表达载体
(3)抗原一抗体杂交法;测定转基因绵羊的体重和生长速率
【解析】【解答】(1)生长激素只在垂体细胞中表达,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即只有在垂体细胞中有相应的mRNA,所以如果要获得猪的生长激素基因,应从猪的垂体细胞内提取mRNA作为模板,以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cDNA,利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2)动物的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导入受精卵之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基因的表达最终形成蛋白质,所以在分子水平上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在个体水平上测定转基因羊的体重和生长速率。
【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2)复性: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3)延伸:72℃左右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活性高。可使DNA新链由5'端向3'端延伸。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显微注射技术。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染色体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也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蛋白质。(2)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