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4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复习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思考:细胞与分子 一样大吗?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4.1 物质的构成4.1 物质的构成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一般来说,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
固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小(水除外)思考:分子是固定不动的还是不断运动的? (1)当大小不同的两种分子混合时,两种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总体积减小;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1 物质的构成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三、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1、扩散现象(宏观现象) 由于分子的运动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扩散。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扩散现象说明了: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
温度越 ,分子热运动越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热运动高剧烈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和运动(见p127)4.1 物质的构成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三、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一、物质由分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虽然彼此相互隔开,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2、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3.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3.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5.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2.分子十分微小且数量庞大 4.分子存在一定间隙 2.质量的单位 (1)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2)质量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mg)等。10001000 10001公斤= 1千克= 2斤 1斤= 10两=500克 1两=50克1.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 质量质量的测量 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3.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1.生活中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电子秤磅秤万分之一电子秤质量的测量分度盘指针底座游码平衡螺母左盘右盘横梁标尺砝码及砝码盒镊子(1)托盘天平的构造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零刻线:在标尺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
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最小刻度值: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2)托盘天平原理:利用杆杠平衡的原理2、托盘天平的使用 A、水平放置: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游码回零:即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位上 C、调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平衡标牌的中央刻度线上。
要做到放对、选对、看对和读对。 ????放:要求左物右砝。即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选:选用砝码的原则是估计物体质量后,由大到小加减砝码。????看:观看指针摆动情况,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如果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可判断天平平衡。????读: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就等于物体的质量。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②称量:天平横梁上螺母的调节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注意事项! 1、先看称量范围,称量的时候先估计,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2、不能用手摸托盘和砝码,要用镊子。
3、砝码由大到小轻拿轻放。
4、读数时,右盘砝码+游码(游码读左边)。
5、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应用器具盛放有腐蚀性的物体,
防止物体腐蚀天平。有腐蚀性的固体怎样称量呢?? 第3节 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2、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vm(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v相同时,m越大的ρ越大(ρ与m成正比)(1)对于同种物质: m与v成正比,ρ是一个定值,ρ的大小与 m、v无关当m相同时,v越大的ρ越小(ρ与v成反比)一、实验探究:第3节 物质的密度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2、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vm3、单位:克/厘米3或千克/米3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千克/米3=10-3克/厘米3三、密度表: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密度的意义:二、密度:一、实验探究:第3节 水的密度3、根据密度值可以方便地鉴别物质。4、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相差不大,
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5、记住:水的密度值三、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密度表:一、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求体积 一个质量为158克,体积为50厘米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只能判断出此球是空心的V空 = V球 – V实 =50厘米3 - 20厘米3 = 30厘米3 3.解题心得:其中通过比较体积的方法最好,既直观,又便于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物-V实五、各种不同题型的计算:四、密度公式的应用:三、密度表:二、密度:一、实验探究:第3节 水的密度六、测定固体的密度:1、原理:ρ=m/v2、步骤:c、排饱和溶液法d、针压法或重物沉坠法(密度比水小的不规则物体)(溶于水固体)e、直接测算(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粉末状:直接放入量筒测量)f、体积大于量筒直径的铁块体积的测量2、步骤:(1)测质量:(2)测体积:a、排水法(密度大于水的任意形状的小固体)b、排细沙法(溶于水和吸水的任意形状的块状物体)物质的比热热量的大小影响因素: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热传递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Q焦耳(J)或千焦(KJ)温度的变化值、质量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有温差。热传递的方向: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放热,温度下降;低温物体吸热,温度上升。最终两者等温,热传递停止。生活中的经验:1.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2. 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结论: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比热容是物质一种_____.它可以用来鉴别____物质符号:c物质的比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 有关。物质的种类特性
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
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少的,比热较小。比热容的实质(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比热容越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 夏天高温时,小明从冰箱中拿出一支棒冰,发现一支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开棒冰外包装纸,棒冰上就开始冒“烟”,小明把棒冰放进一个杯子里,不一会儿,又发现杯子外面就出“汗”了。请你帮小明解释这些现象。帮帮忙:“粉”“烟”“汗”凝华液化液化熔化凝华升华汽化凝固液化我来归纳吸收热量放出热量(1)棒冰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2)湿衣服变干
(3)卫生球变小
(4)冬天早晨看见草上的霜
(5)自来水管“出汗”
(6)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熔化汽化升华凝华液化凝固巩固:判断下列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时间/分晶体熔化的图象非晶体熔化的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中异同点:共同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不同点:A、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B、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固体的熔化、凝固规律固体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量,温度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量,温度_______.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量,温度_______.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量,温度_______.吸收吸收放出放出保持不变保持不变持续上升持续下降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_______.相同固
体晶 体:非晶体:固体分类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物质的特性)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冰的熔点是:0℃海波、冰、石英、
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松香、玻璃、蜂蜡、
沥青、橡胶024681012143640444852566062ABCD024681012143640444852566062ABCD晶体的熔化图像时间/分晶体的凝固图像晶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温度℃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2、同一晶体凝固点与熔点温度相同.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C2、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C3、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B.C.D.D物质三态4、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D5、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2)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___段,温度不变的是______段,AB段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CD段处于___________状态,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段 。 (1)由图判断出___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_____________。乙210℃非晶体AB、CD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3AB、BC、CD物质三态2,阅读下表这些物质的熔点,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煤油的熔点比固态水银熔点_____.(填高/低)
(2),-20℃时,煤油处于_______态.
(3),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某地室外气温可达-50℃,此地气象站冬天应使用________温度计,因为该物质的凝固点较低,在此地的低温环境下不会凝固.液酒精高3,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解析:下雪是凝固或者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化雪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我的眼镜
怎么了? 眼镜变模糊过程中涉及了哪些科学知识?汽化、液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1、汽化的两种形式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腾:1.蒸发:沸点(物质的一种特性)二、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液体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
2.液体沸腾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液体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不断升高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1.表面内部同时发生
2.只在沸点下发生
3.沸腾后温度不变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思考: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大气压强窗玻璃上的水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水雾”。液化要放热。气体液化的方法:记住:所有的“白气”、雾、露等现象都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降低温度使汽体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
低时,都能液化。压缩体积使汽体液化
(增大压强)7 .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D练习8.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9.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剥开冰棍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10. 开水时常看见有“白气冒 ”,这些“白气”是( )
A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D.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降低温度压缩体积BC11. 冬天去看牙病时,牙科医生在专用金属制的小镜子探视牙齿前,往往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怕病人碰到冷的小镜子着凉
B. 对病人负责再次进行消毒
C. 怕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会液化而看不清
D. 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12. 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C汽化液化 13、下表是某液体加热时时间与温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液体的沸 点是 _____℃ 。35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 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BC不变吸99℃试解释这种现象你有这种体验吗??蒸发致冷 小明吃完早餐后,小明的妈妈叫他把阳台上昨天晚上已经烧坏的灯泡换一下,他在换灯泡时,发现灯泡已经烧得发黑,同时他还发现了挂在阳台上昨天已经冰冻的衣服早已干了,这些现象是为什么呢?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1、升华2、凝华云、雾、雪、露、霜、雨(吸热过程)(放热过程)云雾雪露霜雨水蒸气液化液化、凝华凝华生活科学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比如说: 卫生球变小雾凇云的形成雨的形成雪的形成露的形成樟脑精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成小冰晶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成云。上面的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当高空温度很低时,小水珠就凝固成雪。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结(液化)在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霜的形成人工降雨烧开水时水壶壶嘴上方的“白气”冰棍上的白粉药店里的药味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在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小冰晶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降过程中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变大成雨。水先汽化,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凝结)成小水珠空气中的水水蒸气在冰棍表面被冷却凝华成小冰晶。固体药品升华成气态在空气中扩散雾凇雾凇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走进中药房会闻到中药气味冬天,北方玻璃窗上的冰花? 物质三态固液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物态变化凝华(放热)升华(吸 热)物质三态云雪(冰)露雾雨霜(液化)(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凝华 )物质三态1、判别下列常见自然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2、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
层小水珠;
凝华液化汽化熔化升华凝华升华凝固液化物质三态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块拉成铁丝、冰雪融化、酒精挥发、矿石粉碎等钢铁生锈、食物腐败、橡胶老化、酒精燃烧、木炭燃烧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凝固点、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可燃性、
酸碱性、
腐蚀性等综合检测:1、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D2、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反映一个共性是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与凝固3、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是因为( )
A、油比水散热慢
B、菜汤原来温度高
C、油层阻碍了水分的蒸发
D、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解暑降温 B、为了寻欢作乐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新奇美观AC综合检测:5.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 )
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
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
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
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6.大自然中关于云、雾、露、霜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水滴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的小冰晶综合检测:CD8.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7.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人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综合检测:BC2、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D(06宁波).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 ,冰的质量保持不变D(06舟山)小明在研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时.进行了一系列实脸。如图表示的是( )A.晶体的熔化过程B.非晶体的熔化过程C.晶体的凝固过程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