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1-13 12: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4张PPT。第二章复习
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分别用人的哪一部分结构或器官来感觉?
读图 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的各种刺激,并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视觉眼视觉感受器听觉嗅觉味觉冷热觉、触觉、痛觉耳鼻舌皮肤听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冷热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感觉形成于大脑触觉冷觉热觉皮肤的感觉功能——指尖——手背痛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小结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等感觉功能香味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的嗅觉中枢嗅觉气味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嗅觉的特点:1、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2、差异性不同动物不同年龄不同气味嗅觉中枢疲劳4.舌和味觉味道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五种基本味觉:酸味
甜味
苦味
咸味
鲜味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练习1.“八月桂花香”,闻久了也会觉得不香,其原因是( ) A.听觉感受器的丧失 B.味觉感受器的丧失 C.大脑听觉中枢的疲劳 D.大脑味觉中枢的疲劳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 ) A.味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DA练习3.下列哪一种感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 A.甜 B.酸 C.苦 D.辣 4.病人被注射麻药后,手术部位有( ) A.触觉和痛觉 B.冷热觉和痛觉 C.触觉和冷热觉 D.热觉和痛觉 5.老中医给病人看病时,都会“望、闻、问、切”,你知道“切”要用到人的什么感觉( ) A.痛觉 B.热觉 C.嗅觉 D.触觉DCD练习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心灵感应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7.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其感受器和形成的部位在( ) A.均在手指受伤外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DC5.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
A 眼 B 耳 C 鼻
D 感觉神经神经末梢
6.在成语“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_________来感知象的形状,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_。D 触觉大脑皮层 第2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固体的振动发声
液体的振动发声
气体的振动发声风声
泉水叮咚
鼓声实验: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发声的音叉,触及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结论:由以上现象可得出发生的音叉在做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
水面溅起水花乒乓球被弹开音叉在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思考: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在月球上人与人之间即使离得很近,相互说话也听不见,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二、声音的传播将一只开着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接通电源,然后开始抽气。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现象:结论:开始抽气后,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放进空气后,听到的声音又变响了。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声纳花样游泳固体传播声音的例子:听诊器听胎音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质).声音是靠 等物质作媒介进行传播的; 不能传播声音。
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几种物质的声速(m/s) 1、 。
2、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 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声音在(15o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在雷雨交加的夏天,一声响雷后,往往
是雷声轰轰不断。这又是什么现象呢?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声音多次反射小资料:三、声音的形式2.声音具有能量。1.声波:声音以波
的形式通过介质将
声源的振动向外传
播,这个波叫声波。超声波碎石会跳舞的火焰为什么总是在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能听到雷声?第3节 耳和听觉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半规管、前庭、耳蜗认识耳朵的结构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收集声波(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把振动放大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有听觉感受器二、耳朵的各部分功能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觉感受器耳廓收集的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
引起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_______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中的____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
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
听小骨耳蜗声波收集声波声波的通道振动传声声音放大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三、听觉的形成过程失聪 ?传导性耳聋:
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鼓膜内外压力差引起。
3、潜水过深。神经性耳聋:
1、听神经受损伤。
2、药物影响等。小资料1你会做吗1、外耳包括___和____,前者有
_____的作用。2、保持身体平衡作用的器官是___。耳廓外耳道收集声波耳朵3、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外耳道、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4、用尖锐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
A.听觉中枢 B.听神经
C.鼓膜 D.耳廓
5、咽鼓管是咽部与( )相通的管道。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鼻 BCB6、声波传送到听中枢的正确顺序是( )
A.声波→外耳道→鼓膜→听觉感受器→
听中枢
B.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听觉
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
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
D.声波→外耳道→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C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为什么呢? 声带的结构不同,致使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不同,振动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一般人发声频率:
65赫至1100赫左右。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20000赫。次声:低于20赫的声音超声:高于20000赫的声音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赫的声波 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思考一只蜜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单位:分贝,符号:dB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你见过这样的仪器吗?分贝仪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点,我们把这种声音的特征叫做音色。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闻其声而知其人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请你欣赏: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乐音:各种乐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
1、在声源处减弱 如,城市禁鸣喇叭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如:安装隔音屏或安放吸声设备
3、在人耳处减弱 如:保护人群[讨论]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练习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A练习2、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用来——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加快声音的速度A练习3、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打桩声
B、飞机经过的声音
C、街道上交通繁忙的汽车声
D、郊外的鸟鸣声。D练习4、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
噪声声源的措施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
的措施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的措施的是 。
A、城市禁鸣喇叭。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屏。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E、将飞机场建立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F、开作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捂住耳朵。
A、EC、DB、F、G和光颜色第 四 节1 光源的概念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判断下列物体哪些不属于光源?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太阳、 闪电、
萤火虫、 月亮、 镜子、 钻石
√√√光 的 传 播想一想:光能在什么物质
 中传播?请举例说明。 想一想:光的传播能不需
要 物质吗?请举例说明。光还能在真空中传播车灯的光束放映机的光束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光是否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有条件吗?思考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物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注意:
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表示光的传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点光源 太阳光、平行光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呢?影子的形成: 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被挡住形成暗区。日食、月食太阳 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太阳的光线无法
照到月球,人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
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太阳,
形成日食。 阳光下树荫中的圆形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光在同种均匀的物质中沿直线传播4、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
可以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小孔成像的性质:1、体育课平时整队时,要将队伍排整齐,你们是用什么
方法来判断队伍是否排整齐的?
2、凿火车隧道时可采用什么方法使凿出的隧道笔直
而不弯曲?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子: (1)影子的形成
(2)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日食与月食应用:步枪瞄准
激光准直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每秒达3×108米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稍慢一点,也可以认为是3×10 8米/秒光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真空中的的2/3。一光年表示什么意思?1光年=9.46×10 12千米光有速度吗?光传播与声传播的不同3×108米/秒
(真空)340米/秒
(15℃空气)声波直线不需要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打雷时,为什么先见闪电后闻雷声?雨过天晴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你是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这束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四、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可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2、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swf红


绿


紫一部分被物体反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若物体是透明的,则
一部分被物体透过五、物体的颜色 膜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会看到:红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 色(说明只通过了
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 色(说明只通过了 光);绿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 色(说明只通过了 光)。结论1: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均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的塑料薄红红蓝蓝绿绿结论2: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均被吸收.活动3:分别使用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纸屏,直接接受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观察纸屏上分别出现什么颜色的条纹?红、绿、蓝、黑------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在暗室中,把红色玻璃纸挡在手电筒前,将光照射到绿色植物,植物将会是什么颜色?思考2、将玻璃纸换成绿色,然后照在黄色的橘子上,橘子将变成什么颜色?再用绿光照绿色植物,植物将呈什么颜色? 黑色 黑色 绿色第五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 路 图: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能沿原路返回吗?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ABO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可是,同是反射,为什么玻璃看起来很亮,而木头较暗?我们是这样看到物体的 镜面反射漫反射30°)(1、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下图),入
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练习题反射光线…………………(反射角60°2、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的缘故。练习题0重合漫反射练习题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水中,该如何放置该平面镜?………………..平面镜成像实像与虚像实际光线相交形成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像能显示在光屏上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显示在光屏小孔成像、影子等镜中花、
水中月等SS′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1)像是______. (2)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______。(3)像和物的大小______(2)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上下_____,像与物的左右____。相等相等不变垂直相反虚像垂直、等距、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轴相互对称薄玻璃板
竖直放置2、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面镜:发散光线,扩大视野。汽车的后视镜
凹面镜:会聚光线。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4、球面镜1、在平面镜前10厘米处点燃一只蜡烛,镜里能成像,当蜡烛后退10厘米时,镜中像的大小和位置是( )
A.象变小,距蜡烛20厘米;
B.象不变,距镜20厘米;
C.象变大,距蜡烛40厘米;
D.象不变,距蜡烛20厘米。BAB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MN虚像用虚线画,并加箭头表示正立。4.兰兰早上梳妆时从镜中看到她家墙上挂钟为图示情况,请告诉我兰兰早上什么时候在梳妆:( )
A、3:25 B、5:15 C、6:45 D、9:35C图为一平面镜中的钟面,则该钟的实际读数为多少?零点25分或12点25分O2BCS5、如图示, O1B和O2C是点光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置。O1O1O2BCS’S6、S为点光源,
MM’为平面镜
点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P点,画出完整的反射光路图SS’MM’P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空气水Nαγ折射光线OC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βABCO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光从水中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的折射规律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
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垂直射入时:三线合一
三角为零画一画:PP’硬币还能再看到吗?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比实际浅了还是深了呢?做一做:想一想:真实的鱼 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是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
叉才能叉到鱼? 空气水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物体AB潜水员 1、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 ABCD练习B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
水中,在水面上(  )。
A、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B、只发生折射,不发生反射。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C 3、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
角射到界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
折射。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的夹角85°,折射角为(  ).
A、15° B、35°                           
 C、45  D、60° B4.一束光线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D5.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AGDCOFEB30°20°60°2.6 透 镜 和 视 觉一、透镜观察下列各种透镜,说说这些透镜有什么共同特征中间厚
边缘薄中间薄
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
透镜的分类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透镜 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C、D 、FE 、G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活动主光轴光心凸透镜的介绍..焦点F焦点F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FF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跟主光轴平行。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能使物体成像请你根据凸透镜的折光性质完成图中的光路。焦点
F’焦距f凹透镜的介绍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后通过焦点;③好象要过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跟主光轴平行。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请根据凹透镜的折光性质完成 图中的光路。如下列6-17所示,请在方框中画适当的透镜.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凸透镜 凸面镜 B.凸面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凹透镜 D.凹透镜 凹面镜
2.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 )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砖 D.冰三棱镜BA练习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一定过焦点
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 的光线一定会聚于焦点
C.凸透镜只能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D4.图l-10中表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光路图正确的是( )。A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v一、实验器材:二、实验步骤:光具座、蜡烛、光 屏、凸透镜、火柴。A、在光具座固定凸透镜,使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物距像距10cmB、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凸透镜成像规律f<v<2f缩小实像倒立倒立倒立异侧实像实像等大放大
v=2f
v>2f不 成 像放大虚像正立同侧异侧异侧
1.在光屏成的像有什么共同特点?倒立的,实像2.哪一点是缩小和放大实像分界线?二倍焦距处(二焦分大小)3.哪一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一倍焦距处(一焦分虚实)讨论4.凸透镜固定不动时,蜡烛从远处向焦点靠近.为了找到像,光屏该如何移动?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光屏要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像距增大,像也随着增大讨论 (像随物跑)5.凸透镜固定不动时,蜡烛从焦点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为了
找到像,光屏该如何移动?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光屏要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像距减小,像也随着减小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已知成的是倒
立、缩小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在凸透镜的中上部遮上一层黑布,则所成
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只不过光线暗淡些. (1)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像和物分处在透镜两侧,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用光屏承接; (2) 凡是虚像是正立的,与物体处在透镜同侧,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交点构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直接观看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凡是几个重要的结论2.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利用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即:u < f 时,在凸透镜后面形成虚像。所以用放大镜看书时,
镜子要靠近书,远了则看不清除。凸透镜的应用 利用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的应用3、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f<u<2f ,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理。 凸透镜的应用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倒、正)立 (放大、缩小)的 (实、虚)像倒放大实试一试:1.一物体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那么像距(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B 尝试练习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物体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
A、8cm B、10cm
C、15cm D、25cmA尝试练习3.物体AB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且成实像,
当将透镜遮住一半后,AB在光屏上的像( ) A、只有上半部,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亮度不变 C、与原来的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的相同,亮度变暗 D4.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D尝试练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摄照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B.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D.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A——眼和视觉眼的结构活动一:观察同桌的眼:(1)你能看到哪些部位?(2)观察虹膜和瞳孔:
用手电简直照着同桌的右眼,留心观察,同桌右眼的瞳孔有什么变化?他的瞳孔变 ,这样的变化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能让较_____的光进入眼睛光线的量。虹膜可以通过调节 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量。小瞳孔少眼球的结构、功能角 膜瞳 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睫状肌视网膜巩 膜虹 膜 在最外层无色透明 支持保护眼球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对光线有折射作用透明的胶质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含有大量感光细胞 把神经冲动传入大脑 光线进入眼睛入口思考:
1、正常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成像在什么位置?
2、视觉形成的部位在哪里?视觉的形成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折射)视网膜 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视觉)(成像)(传导)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甚至破坏了视觉的形成。 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是,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是,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曲度,
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018-12-181远视近视 近视、远视及矫正  正 常 眼
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  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近视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矫正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近视和远视比较表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2018-12-181色盲 眼睛的疾病除了远视、近视、色盲以外,还有斜视、白内障等。 正常人的眼睛也存在视觉上的限制。 (1) 测试左眼盲点的大致部位:(2) 测试右眼盲点的大致部位人视觉上的限制1、近点和远点的测试2、盲点的测试1、不同人种的眼珠的颜色不同,如白种人是蓝色的,黄种人是黑色的,这颜色来自眼的哪一结构?( )
A 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 脉络膜C练一练2018-12-1812、眼球的折光系统由( )
(A)角膜、虹膜、瞳孔和晶状体组成
(B)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C)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组成
(D)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D主要的折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