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9张PPT。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 温度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2.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
3.什么叫物态变化?
自学时间3分钟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思考:物质的不同状态有什么特点?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液、气特征表一定形状一定体积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温度的变化!一、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二、温度的测量靠人体感知是不可靠、不准确的。
准确测量必须使用温度计。(一)实验用温度计
1.结构: 玻璃管、玻璃泡、测温液体、
标尺(刻度)、单位( ℃ )2.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这种规定下的温度称为摄氏温度。3.温度表示方法:规定大气压为1.01×105帕时: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水的沸腾温度为100度;
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a、构造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细管组成。外罩玻璃管并标上刻度。b、现象温度升高时,液面上升;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C、实验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家庭和物理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
的。D、温度计的一些种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温度计的使用1、观察(1)、量程(2)、最小刻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1)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2)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二)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从35℃到42℃,可以准确到0.1℃体温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的水银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且弯曲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可以通过缩口上升到上方的玻璃管里,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柱就会在缩口处断开,停留在玻璃管里无法自动回到水银泡里。1、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液态的是( A )
A、冬天,地上的霜
B、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
C、阳光下,小雪人流的“汗”
D、火山喷发时,演示变成岩浆从地壳内喷出
2、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D、不能保持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随堂检测3、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原因可能是( ? BC )。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D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洗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谢谢观看!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1、物体的__________叫温度冷热程度2、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液体热胀冷缩3、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的温度是00C,____的温度是100℃, 沸水冰水混合物知识复习4、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37℃5、使用温度计时先观察____,_____,_______;要观察量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分度值的目的是:_________量程分度值零刻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正确迅速读数6、测量水的温度时玻璃泡_______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全部浸入相平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凝固一、 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的存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思考: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成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
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进行实验:
(1)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2)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松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吸热吸热吸热升高升高不变晶体熔化图像如何确定熔点?t0即为熔点固态固液共存液态放热放热放热降低降低不变晶体凝固图像如何确定状态?“平台”以下表示固态,“平台”以上表示液态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石蜡、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常见的4种非晶体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海波的熔化条件松香的熔化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熔化时吸热熔化时吸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吸热温度不变吸热温度升高小 结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2、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熔化条件:凝固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特点:特点:熔化时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冰的熔点是00C基本技能:
(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
(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3、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 ,
二是 。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不同物质的
熔点 。
(3)熔化 ,凝固 。温度到达熔点继续吸热相同不同吸热放热基本方法: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来分析问题的方法1、熔化吸热的应用:海鲜上面加冰块保鲜、夏天吃冰块凉快、冰镇啤酒,可以用冰块降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情加重2、熔化吸热的危害:冬天雪熔化吸热使周围降温,易感冒。思考:熔化吸热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与危害?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解释。思考:日常生活中凝固放热有哪些应用与危害?初冬,北方的农民给麦苗浇水防冻; 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使窖内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都是利用水凝固成冰放热。1、凝固放热的应用:2、凝固放热的危害铁水凝固成铁锭时放热,使周围的工人感到热; 蜡油滴在手上凝固成蜡块容易烫伤1、判断:
1)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
2)晶体在熔点时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热( )
3)所有的物质都有熔点( )
4)水在0OC时一定结冰( )
5)用质量相同的0OC冰和0OC的水冷却物体的效果是相同的( )基础练习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3、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 DA4、水结成冰是 现象,此过程要 热量;铁化成铁水是 现象,此过程要 热量。
5、在玻璃、铁、铜、松香、萘、海波中属于晶体的是 , 属于非晶体的是 。
6、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的目的是水结成冰时要 热量,不至于菜窖里的温度降的太低,不会把蔬菜冻坏。
7、海波的熔点是48℃ ,则它的凝固点为 。凝固放熔化吸铁、铜、海波、萘玻璃、松香放出48℃8、下列不是熔化现象的是( )A、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B、碎玻璃在高温炉里变成液态玻璃
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炎热的夏天,马路变软了 C9、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_℃,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 10、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
A、继续熔化 B、继续凝固
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200B吸热吸热固
体晶
体非晶体上升不变不变放热有有无下降放热无熔化和凝固规律学法(比较法)巩固提高1、某物质的熔点是42 ℃ ,在42 ℃时,该物质(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是固液共存 D、都有可能D 2、物质从 ___变成___态的现象叫凝固。物质凝固时要___热,物质从___态变成___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物质熔化时要___热。
3、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了;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了;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液固放固液吸C4、如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熔化图像,仔细观察,完成填空:(1)第1min时,物体的温度是 ,状态是 。(2)第5min时,物体的温度是 ,状态是 。(3)第 min时,物体全部变成液态,温度是 。(4)物体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共历时 min。(5)此物体的熔点是 ,固态时叫做 。-2℃固态0℃固液共存态70℃50℃冰5、某种物体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完成填空:(1)第1min时,物体的温度是 ℃,物体是 态。(2)第3min时,物体的温度是 ℃,物体是 态。一直到第 min,物体的温度都保持这个温度,这表明物体正在 。整个凝固过程共历时 min。(3)第11min时,物体的温度是 ℃,物体是 态。(4)由图像可知,这种物体的凝固点是 ℃ ,这是一种 熔液,它固态时的熔点是 ℃。 5148484845液液固晶体9凝固66、如图,把盛有碎冰的试管插入大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在大烧杯中的冰完全熔化之前,试管中的冰块能否熔化?
不熔化试管内外都是冰水混合物,温度都是0℃,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熔化。在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把盛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种方法叫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7、实验内容:水浴加热使海波受热均匀先上升再不变然后继续上升8、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第1min,海波是固态;第10min,海波是液态;第5min,海波开始熔化;海波熔化共用4min;第8min,海波是固液共存态;9、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______温度计,因为_______________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6℃;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4℃。若用它来测50℃的水示数为( )A、55℃ B、47℃ C、50℃ D、66℃11、一支没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7厘米,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32厘米,当把该温度计插入某种液体时,煤油柱长度为27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 ( )
A、54℃ B、108℃.
C、64℃ D、80℃. 酒精酒精的凝固点为-117℃ADcl3zWANGJIE2011/11/10谢谢观看!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液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转化呢?想一想:找一找:找一找:路边的水变干了。烧在炉子上的水壶中的水变少了。早晨路边小草上的叶子上有露水。冬天教室里的玻璃窗的内表面有小水滴。水 → 水蒸气水蒸气 → 水水蒸气 → 水水 → 水蒸气找一找:汽化液化蒸发:汽化: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平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显然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的不同方式总结:液态气态汽化液化(水)(水蒸气) 蒸发 沸腾总结: 以晾衣服为例,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并说出你的理由?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建立假设1、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2、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积有关
3、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 有关4、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影响蒸发的快慢可能是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性质,在实验中我们要排除实验对象外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设计对照组是常用的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实验对象外,其他因素都应当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
面空气流动快慢 有关蒸发的快慢与液
体温度高低有关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酒精溶液、胶头滴管、玻璃片2片)①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有关
②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③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结论 4、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 有关 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尽量增大或加快蒸发,有时则要尽量减小或减缓蒸发。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吗?应用:电吹风加快蒸发干手器加快蒸发喷灌减少蒸发滴灌减少蒸发喷灌是指把经过水泵加压的水用管道送到田间,由喷头射到空中,变成雨点洒落到地面进行灌溉。滴灌是指用滴灌带或滴头把水一滴一滴地渗入土壤,形象地说是给作物“挂盐水”。传统农业灌溉模式又称大漫水灌溉,水分蒸发面积大, 渠道渗漏损失大。滴灌和喷灌与传统的灌水方式相比省水60-70%。 资料我说、我说、我来说说说实际生活中加快或减慢蒸发事例,并试着说明理由你明白晒衣服的学问吗?应用:吐鲁番的坎儿井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 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图用棉签蘸酒精擦在手上酒精有什么变化? 手感觉如何?温度计液泡蘸酒精,酒精有什么变化?温度计示数怎样变化?动手做一做动手动脑学科学蒸发吸热致冷作用摘自:中国科普教育网
面包炉烤不死物理学家:
在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不但能忍受开水的温度,而且还能忍受160℃的高温。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顿和钦特里曾经做过一个冒险的实验,两位物理学家喝了些水后赤着脚,光着膀子,走进了烤箱脚下垫着厚厚的隔热垫,身体的大部分都暴露在炉内干燥的空气中,他们在烧热的面包炉里呆了几个小时却安然无恙。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 。
2、用扇子扇没沾酒精的温度计,读数是 。
3、用扇子扇沾有酒精的温度计,读数怎样变
化? 。
4、在自己皮肤上擦点酒精,感觉怎样呢? 。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实验你来说,我来说说说现实生活中与蒸发吸热有关的事例 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人体是如何来调控体温的?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会有凉爽感觉,有人说这是电风扇吹了凉风使人凉快,有人则说这是电风扇吹来的风加速皮肤上的水分(汗液)的蒸发而使人凉快,你认为谁说得对呢?并设计实验来检验你的判断。电风扇1台、温度计1支、酒精1瓶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简易“冰箱”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脸盆小一点的架子。篮子里放上剩菜、剩饭,再用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这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里面的饭、菜也不会馊。科学家们对人体在干燥空气环境中能忍受的最高温度作过试验:在71℃环境中,能坚持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则仅能坚持26分钟。此外,人置身其间尚能呼吸的极限温度约为116℃。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蒸发汽化任何蒸发需要吸热低于C练习:4、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
5、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6、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练习:吸致冷气蒸发沸腾B7、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练习:C沸腾实验 沸腾前温度如何变化?沸腾后如何变化?
沸腾时水中出现什么现象?沸腾前后气泡大小
如何变化? (不必细究气泡产生原因)沸腾前沸腾时a、温度计要统一b、学生观察项目要突出重点:实验注意事项:观察要求逐渐升高大由小到大保持不变由大变小观察水的沸腾小 1、沸腾的特点:⑴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⑵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⑶沸腾非常的剧烈⑷沸腾需要吸热3、沸腾的条件: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2、液体沸腾的温度称做沸点蒸发、沸腾异同对比表A、任何温度下
B、缓慢的A、在一定温度(沸点)下
B、剧烈的 A、都是汽化现象
B、都要吸热轻松学物理“烫”不死的小金鱼
2、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得见?1、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 ℃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讨论:液化水蒸汽液化一、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
些液化现象?二、设疑:你知道液化现象产生的条
件吗?三、实验:水蒸气液化实验结论: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四、设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呢?五、乙醚液化实验六、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的实际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液氢箱液氢箱火箭思考:电冰箱工作时,其背面为什么会发热?提问:气体液化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讲述: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液态 气态汽化液化物态变化:(吸热)(放热)蒸发沸腾降温加压北国风光雾淞“雾淞”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记住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现象
放热放热吸热吸热固态液态气态液化熔化汽化凝固??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回顾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烧黑的灯泡看见这只灯泡,你发现
什么了吗?想一想: 探究物理现象钨丝钨蒸气钨的颗粒?升华凝华吸热放热 探究物理现象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冰的升华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大开眼界生活中物理现象水蒸气凝华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内侧答案是:小冰晶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生活中物理现象霜是怎样形成的生活中物理现象“雾凇”水蒸气凝华小冰晶冰棍外表的“白粉”生活中物理现象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升华(吸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物质状态的转变液态气态固态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9.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1.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2. 卫生球变小了3. 霜的形成4. 雾、露的形成5.水结冰6.夏天衣服被晒干7.冰化成水8.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凝固放热)(升华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达标训练水的家族成员思考 云、雨、雪、露、雾、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雾雪霜露云雨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时候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便液化成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液化)雨:云中的小水滴相互聚集,就形成了大水滴下降成为 雨(液化)暖湿气流上升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成云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雨形成过程图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液化)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液化)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水蒸气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凝华)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霜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玻璃上的冰花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在冰冷的玻璃上凝华而成的 巩固练习1. 下面关于云、露、雾、霜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凝结成小水滴和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B. 雾是浮在浮尘上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C. 露是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为小水滴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为小水珠,而后又凝固成小冰晶A2.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雪糕 化了
洒水的地面变干了
樟脑丸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1.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冰棒。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小明发觉硬梆梆的冰棒上沾着白花花的“粉”;
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
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冰棒变成一杯水,而茶杯外壁在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问题思考?[分析]
本题综合物态变化有关知识来进行解答。一支硬梆梆的冰棒刚从冰柜里取出,小明看到的白花花的“粉”就是霜,它是冰柜中的水蒸气在冰棒上遇冷凝华产生的;
一剥去纸,冰棒会冒“烟”,这里的烟实质上是大量小水滴组成的雾,它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把冰棒放在茶杯里,不一会儿,冰棒变成一杯水。是冰熔化而成的
茶杯外壁会出“汗”,这实质上是大量小水珠,它是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被冰棒冷却了的茶杯液化而成。 谢谢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第五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观察】水在自然中的存在形态,回想形成过程。冰、雪、雨、露、云、雾、霜、雹【探究】由于白天气温高,地表水大量蒸发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 成为小水滴,一部分 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凝华云: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探究】高空中的水蒸气不断 成水,云越聚越厚,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也 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化液化雨:水蒸气液化成水、冰晶熔化成水【探究】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高空水蒸气 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凝华雪:水蒸气凝华成冰花【探究】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 成为小水滴,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液化雾、露: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探究】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 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霜:水蒸气凝华成冰花【探究】雹:小水滴凝固成冰块高空厚重的云层中,小冰晶在冷气团的作用下,或遇其它冰晶聚积、或遇水滴_____,变成了小冰块,有些冰块体积较大,下落过程中没有_____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雹。熔化凝固【观察】水在自然中的存在形态,回想形成过程。冰、雪、雨、露、云、雾、霜、雹雾、露:液化
霜、雪:凝华
云:液化或凝华
雨:液化和熔化
雹:凝华或凝固讨 论:能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雾,露和霜吗?降水形成的过程示意图暖湿气流上升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成云当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陆地水循环)(海洋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海洋陆地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家庭中的物态变化(1)高压锅 1.结构: 锅身、锅盖、放气孔、安全阀、易熔片
刚工作时,放气孔被堵死,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沸点随着升高。当水上方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锅内气体刚好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水也达到较高的沸点,大约为110---120℃。①.原理:锅内气压升高,沸点随着升高。②高压锅的安全装置:一是安全阀。当锅内气压超过规定气压值时,气压顶起安全阀,使锅内气压维持在某一定值;二是易熔片。它是由熔点低的合金材料制成,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锅内气体从易熔片处喷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掉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
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CC(2)电冰箱压缩机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使其放热液化变成液态。液态制冷物质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再变成气态,使得冷冻室内可以获得低温。电冰箱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三部分组成。【想一想】 空调和电冰箱已走进我们的家庭,请问: (1)空调与电冰箱降温的原理一样吗?(2)安装空调时,为什么将空调安装在上方?(1)两者制冷原理一样。空调将室内的热送到室外,冰箱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2)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打开冰箱门,不能使室温降低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液化: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气。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取将氢气液化的方法减小燃料的体积。(2)熔化、汽化吸热: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使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可以忍受的温度下。降温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热容量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溶化来吸收大量的气动热量;
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具有辐射性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
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部分材料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热量的方法散热。 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摩擦,温度升高。表面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 热管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 。“热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如航天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环绕地球或太阳运行时,向着阳光的一面由于没有任何物体的遮挡(射向地球的阳光会受到大气层的遮挡),受到强烈的热辐射,温度会升得很高,而背着阳光的一面,不仅不能从阳光吸热,而且还要向温度很低的宇宙空间辐射出热量,使得背光的一面温度很低。航天器正、背面形成了很大温差,会使航天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科学家将“热管”安装在航天器上,使它向阳一面吸收的热量很快传到另一面,从而减小了正、背面的温差,保障了航天器的正常工作。 1. 填写下面物态变化名称:冬天的早晨树枝上有霜是______现象,夏日清晨草叶上有露水是_______现象,春、秋的早晨易出现“大雾”是______现象,用久的灯泡发黑是______________现象,湿衣服晾干了是______现象,冬天在室外人口中的白气是______现象,夏天洒在地面上的一些水,过一会变干了是______现象,用铁水浇铸机座是_______现象,夏天喝饮料常在饮料加块冰,冰块逐渐消失,这是________现象?。 凝华液化液化先升华后凝华蒸发液化蒸发凝固熔化 六、练 习2.冰山上的积雪有的____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上天空;有的__________变成水,汇入江河;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升华熔化蒸发液化凝华3. 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在使用时,其中的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_,所以这支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支的示数__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
4. 在寒冷的北方,池塘水面上的空气温度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恰好为0℃的是( )。
A. 冰层下表面 B. 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C.冰层上表面 D. 冰层下面所有的水吸热低越低A5. 对锅加热,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D6 .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象金属上面有一层胶似的,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的现象,这是为什么?答:因为金属导热能力较强,当手接触到金属时,手上的水迅速放热而发生凝固现象。由于木头的导热能力较弱,所以没有这种现象发生,所以不会觉得粘手。7.实验时所用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后,会由液态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以上都不正确D分析:物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而我们所讲的六种物态变化,都不会生成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