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17:2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ENGLAND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18、19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
“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 ——钱乘旦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标:通过1640年的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
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创立的意义。
议会
君主
(国家权力的象征)
下院
上院
任命
(最高权利机关)
选民
选举
“统而不治”
君主立宪制
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认识概念
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
“束缚王权”!
历史的传统: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一、王权传统之立
时间:
目的:
权力:
成员:上议院:
下议院:
13世纪
限制王权
决定征税、颁布法律
贵族
教士、骑士、新兴资产阶级
都铎王朝:
宗教基础+重商主义+
黄金时代+思想启蒙
君权神授
基督教世界
最聪明的大傻瓜
斯图亚特王朝
君主专断
无视议会
矛盾激化
詹姆士一世
(1603—1625)
詹姆士“不了解英国人,而且不能适应英国的法律与传统。”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队伍日益壮大
封建专制
统治
形成矛盾冲突
阻碍
3、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上:任意征税,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解散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梳理知识点:找出英国革命的历程事件及特点
民主
时间
英国革命开始
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护国主
查理二世复辟
“光荣革命”
专制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1689
《权利法案》
苏格兰民族大起义
查理一世
(1625-1649)
英国议会
要求征税
限制王权
二、王权传统之“战”
内战是谁先发动的?
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思考
“如果我们打败国王99次,他仍然是国王,他的后代也都是国王;但如果国王只打败我们一次,那么我们就统统都要被绞死。”
“国王是天然的统治者”
曼彻斯特伯爵
爱德华·蒙塔古
克伦威尔要求士兵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为“自由”的事业冲锋陷阵。
克伦威尔
(1599—1658)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审判长布拉德肖
如何审判查理一世?
英国人面临的第一次历史抉择
军队不应该处死国王,因为国王是我们的父亲和丈夫。
—— 一位普通妇女在陆军会议作证时说
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温斯顿 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
背离初衷的共和时代
他虽然不称国王,但比任何一位国王享有更大权力和更多的荣华富贵。
——伏尔泰《风俗论》
英国革命从反抗君主的个人专制统治开始,转了一圈,又以护国主的个人统治结束。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后,英国已尝试过多种政治制度,包括共和制,护国政治、议会政治、军事管制等等,但无一成功。至此,一切政治实验都走投无路了。
——姜守明等《英国通史:铸造国家》
英国人面临的第二次历史抉择
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而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们的热烈欢迎。
查理二世
走向反动的复辟时代
詹姆士二世
(1633-1701)
詹姆士二世加速强化专制统治,“不仅激怒了那些一直与他父亲为敌的阶级,而且惹怒了曾经与他父亲为伍的那些人。”
——白芝浩《英国宪法》,转引自《英国通史》
小王子出生
英国人的第三次历史抉择
“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订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
——威廉三世
妥协渐进的光荣时代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际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分析,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利的来源面临的变化。
回归传统:1688年光荣革命
威廉三世和玛丽
由“君权神授”到议会决定
限制立法权
“光荣革命”后,既改变现状,又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如果你是议会议员,你会怎么办?。
限制财政权
《权利法案》
国王若要停止法律或法律的实施,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不然,就是非法的。
4.国王要征税或借国王名义征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不然,就是非法的。
6.国王若要征募军队,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不然,就是违法的。
限制军事权
时间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处死国王
建共和国
克伦威尔
驱散议会
军事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议会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国王
封建势力
VS.
痛苦中的抉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
爆发
“特点:曲折性和长期性

杀了一个王
逐了一个王
请了一个王
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查理一世
詹姆士二世
威廉三世
君主不能再凌驾于议会之上,而必须受制于议会和法律。君主不再享有传统特权,而议会成为最高主权。
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新生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为非法行为。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金钱……
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根据材料概括,《权利法案》如何限制国王权利。
立法权
财政权
军事权
三、王权传统之“变”
确定议会主权
限制国王权利(从专制到民主)
国王的议会——议会的国王
国王的主权——议会的主权
阅读《权利法案》条文,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1.国王的哪些权力受到了限制?议会享有哪些权力和自由?
2.《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
如第1、2、4、6条;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言论自由等,如第8、9、13条。
①为限制国王的权力提供的法律保障;
②确立了议会的权力;
③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④国王日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215年,《大宪章》有限王权传统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
1688年,光荣革命,回归有限王权传统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统而不治
对英国代议制民主确立的感悟
渐进性、灵活性、曲折性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国情、传统、变革、创新
传统中走来、在渐进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
树立了世界民主的典范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1.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面对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时,英国人是如何吸取历史的经验,作出自己的历史抉择?
历史是可以说话的,能听历史说话是了不起的,能听懂历史说话是一个伟大的智慧
——钱乘旦
感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程 开始 1640年,重开议会
独裁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
复辟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帝制
结束 1688,光荣革命
意义 颁布《权利法案》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小结
一场革命
一部文件
一种制度
一个时代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君主立
宪制度
开创近代
民主政治
(光荣革命)
(限制王权)
(统而不治)
(近代曙光)
课堂小结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640年资产阶级、新贵族在议会同国王斗争;
3、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国王的权利    B.按宪法选举国王
C.削弱和限制国王的权利 D.加强人民的权利
2、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初
3、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指
A.宪法有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君主的权力受宪法制约
习题巩固
C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