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18:0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蒙娜丽莎》
《庄严的圣母》
观察下面两副画,试着对比画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实现解放的意义。
1.介绍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2.通过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的名画,从作品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3.通过人文主义的认识,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文艺复兴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社会)
476年
1500年前后
20世纪初
世界中古史
(封建社会)
“黑暗的中世纪”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王权借宗教巩固统治
教会借王权固化权威
一、文艺复兴
材料一 14世纪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都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工商业相当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工场。
材料二 13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上卷》
材料三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源地。拜占庭帝国后期,东罗马人带着大批古代典籍逃往西欧避难。一些学者在佛罗伦萨开办学校,讲授古典文化。
工商业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形成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
保留了古希腊罗马丰富的古典文化。
(一)背景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原因。
经济:
阶级:
文化:
一、文艺复兴
(二)概况
1.时间:
14世纪中叶
2.地点: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3.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②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一、文艺复兴
(三)人文主义
禁欲主义、
无所作为、
形式虚伪、
神学理论、
禁锢人性、
悲观主义
追求现世幸福,
发挥聪明才智,
表达真实情感,
重视科学实践,
鼓励发展个性,
乐观主义思想
中世纪
以“神”为中心
文艺复兴
以“人”为中心
  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
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
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想一想: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快乐的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享受人生、寻求愉悦和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文艺复兴
(三)人文主义
一、文艺复兴
(四)实质
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性质: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一、文艺复兴
(五)意义
材料一 文艺复兴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欧洲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 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但丁
但丁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代表作:
2.历史地位:
《神曲》
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
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二、但丁
“地狱篇”
“炼狱篇”
“炼狱篇”
  在但丁笔下,地狱像一个大漏斗,共9层,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受到各种酷刑折磨。如第9层是一个冰湖,罪犯的灵魂冻于湖中,魔鬼坐在地心,不断撕咬犹大及其他罪人。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如让傲慢者身负重石,用铁丝缝合嫉妒者的双眼等。天堂为善良的灵魂居住之所,充满着光辉、欢乐和爱。
  但丁的名言有:“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三、达·芬奇
达·芬奇自画像
1.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好的晚餐》
  达·芬奇因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而得名。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
2.历史地位:
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三、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人物采光采用背后门外的自然光,显得自然而亲切。耶稣自身的淡定从容与十二门徒的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动作幅度较大、表情多变也更为生活化。
  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草地上的圣母》(木板油彩)拉斐尔
温情脉脉
亲切自然
母爱感情流露
《大卫》(大理石)
米开朗琪罗
充满力量
容光焕发
自由气息
三、达·芬奇
《蒙娜丽莎》达·芬奇
恬静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
人文主义
3.作品特点:
三、达·芬奇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
莎士比亚
1.代表作: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2.作品特点: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从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如何评价人文主义思潮?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具有进步性。
人文主义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人文主义思潮
课堂小结
时间:
发源地:
根本原因: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性质:
人文主义
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作用: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人物 国家 作品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意大利
英国
《神曲》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课堂小结
1.“中世纪后期,西方人像回头浪子一样,终于发现父辈的光辉,于是在废墟上重建了一座辉煌的宫殿。”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庄园经济兴起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大学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  )
A.恢复古希腊的公民大会 B.开辟了欧美之间的新航路
C.颁行罗马《十二铜表法》 D.建立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B
D
课堂小结
3.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4.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但这场反封建运动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B.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态度不够坚决
D.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
B
A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