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3 12:5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这些国家在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吗?
第19课 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1861年俄国改革改革者:根本原因:内容评价亚历山大二世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3.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局限性)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861年俄国改革改革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农奴为自由人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生活“赎买”份地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
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
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
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
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背景:影响内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者:明治天皇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允许—引进—发展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1868年开始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对俄国、日本改革的认识?
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1)所处时代相同:(2)性质相同:(3)结果相同(进步性):(4)局限性: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进一步参考沙皇俄国的建立
俄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
出现在9世纪,近代沙皇俄国是在
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
皇,莫斯科公国由此成为沙皇俄国。
(简称沙俄))1861年俄国改革地主在毒打农奴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产效率极低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市场难以扩大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克里米亚战争1861年俄国改革对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Crimean War 1853-1856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
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当时的诗人图特切夫形容: “现在脚底下已经没有先前那样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土壤了……有朝一日,醒来一看,自己已处在远离海岸的冰块上。”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1861年俄国改革 “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
1861年俄国改革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阿尔希波夫
《洗衣妇》彼罗夫 《睡觉的孩子》1861年俄国改革请思考:2.假如你是贵族地主,你有什么感受?1.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民,你有什么感受?4.假如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你对自己的改革满意吗?3.假如你是资产阶级的工厂主,你对改革有什么感受?如何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1,性质——由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资金、国内市场、劳动力)3,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1861年俄国改革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德


康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1853年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船上的大炮瞄准了岸上的炮台,随之而来的是佩里率300名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登陆。 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日本明治维新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明治维新佩里会见幕府高官幕府次年与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人参观美国军队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明治维新武


幕倒幕运动武


幕德


喜日本明治维新倒幕运动明治维新中的改革派日本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 年继承王位, 1868 年以《易经》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使团出访欧美,考察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状况。日本明治维新明治时期水陆交通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明治时期的日本街头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东京的鹿鸣馆日本明治维新身穿西装的东京学生
举办西洋音乐会明治初期的小学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1898 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 97% ,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要之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无国民安得有人材?无国民且不成社会。”
—钱单士厘:《癸卯游行记.归潜记》住在田的旁边, 就取名为“田边” “田中居住在山上的平民就以山为姓。如“大山”、“秋山”、“山本”、“小谷” 日本天皇才下诏令全国的庶民都可以在名字上加冠姓氏,并凭姓氏向政府登记申请户籍。 以河川、水井、 海洋为姓氏的如“河田”、 “川上”、“大井”、“小泉”等。 日本明治维新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日本的武士道日本明治维新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日本明治维新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日本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