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18: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欢迎步入初中历史殿堂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互动探究(一):西汉的建立
1.阅读课本说一说汉朝建立的状况?
BC 221
BC 207
BC 209
BC 202
BC 210
秦朝建立
二世即位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西汉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 刘邦
长安
最高统治者:皇帝制度
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制
地方政府: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
互动探究(一):西汉的建立
材料一:(汉初)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所盖藏(没有积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根据材料,西汉初期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凋敝
西汉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因为秦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乱
所以,此时汉初君臣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互动探究(一):西汉的建立
情景剧
面对此种情景,
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
汉高祖:我们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事例啊!臣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给民休养生息。
(主要人物:汉高祖和大臣。场景:在大殿召见群臣)
互动探究(二):休养生息政策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归纳:西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萧条,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主观上:汉初的布衣将相们亲身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吸取了秦亡的教训,相对了解民间疾苦。
与民休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给人民安定的生活环境。
休养生息
互动探究(二):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的政策?
1.“兵皆罢归家。”
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 者,皆免为庶人。”
3.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4.“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
卸甲归田
劝民还乡
释奴为民
十五税一
互动探究(三):文景之治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
汉文帝
汉景帝
互动探究(三):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
(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班固《汉书》
①以农为本,轻徭薄赋
文帝时:黥刑(在脸上刺字涂)改为剃掉头发,束颈服刑四年;劓刑(割掉鼻子)改为打板子三百下;刖刑(砍脚)改为打板子五百下。
②废除酷刑,以德化民
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史记》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书P56【相关史事】
③勤俭治国
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效如何?
互动探究(三):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效如何?
秦朝 汉高祖 文景时期
赋税 约三分之二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徭役 一年数次 一年一次 三年一次
刑罚 连坐、肉刑 减轻刑罚 废除酷刑
开支 大兴土木 减少开支 勤俭治国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穿钱的绳索腐烂)而不可校(校对)。太仓(京师粮仓)之粟陈陈相因(陈粮压着陈粮),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史称“文景之治”。
秦朝二世而亡,而汉朝经过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编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盛世。这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史记·平准书》
合作探究
秦朝、西汉农民负担对比
比较 秦朝 西汉
赋税 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文帝、景帝:三十税一
徭役 修长城、阿旁宫、骊山陵等 汉高祖:相应地减免徭役;
汉文帝:进一步减轻徭役
刑罚 死刑有十多种,有诛族、连坐 文帝、景帝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思考: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历史现象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分析对比
(1)秦亡原因:由于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力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原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要以人为本,节俭戒奢,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中考演练
1.(2023·广西贺州)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期此可知,汉文帝( )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2.(2023·山东聊城)《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
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
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
D
C
中考演练
3.(2023·山东临沂)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妲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
4.(2023·四川绵阳)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
A.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
B
总结归纳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政策
公元前202年 刘邦
措施:
措施: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推行
经济凋敝、吸取秦亡教训
背景:
目的:
兵罢归家、鼓励关东士兵定居关中、恢复秦末战乱前百姓的故爵田宅、释奴为民、轻徭薄赋、减免徭役及兵役
政策延续:
表现: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