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假作业检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假作业检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5 18:03:25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假作业检查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杨树和柳树是比较优良的绿化树种,但在城市中种植时,到了春夏季节,杨树金额柳树会散发出大量的漫天飞舞的“白毛”,多少让人感到厌烦,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  )
A.在繁殖季节剪枝 B.种植雄性杨树柳树
C.使用药物抑制繁殖 D.及时清理
2.(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3.(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5.(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驾驶机动车时,司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确保乘客和路人的安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观六路”时,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眼观六路”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耳听八方”时,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D.“耳听八方”时,听觉形成的部位是耳蜗
6.(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若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乙后退,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同时,甲后退,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若在烧杯内盛半杯水,水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8.(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与传统投影机相比,家用投影机因其精巧化、实用化、娱乐化等特点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如图甲是利用家用投影机播放时的情景,如图乙是小科用实验室光具座模拟家用投影机的成像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但位置偏上的像,应将凸透镜向上调
B.小科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C.调整正确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科将凸透镜适当向左移,当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可模拟家用投影机的成像原理
D.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是为了模拟近视眼的眼球缺陷及矫正
9.(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丽水松阳的延庆寺塔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洗礼,塔身已倾斜,如图。对于该塔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塔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塔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塔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是小科投篮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篮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B.投篮时球离开手的速度越大,球的惯性也越大
C.若篮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球将静止
D.篮球碰到篮筐时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
1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加速下落
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匀速下落
C.t0时刻运动员刚好位于B点
D.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12.(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发面,指面团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让酵母菌充分繁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面团膨胀的过程。如图表示利用酵母菌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此图不能大致判断发面的合适温度
B.40℃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20℃
C.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以孢子繁殖为主
D.温度对发面没有影响
13.(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介质
B.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碎纸屑跳动,说明声章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右盘,调节天平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向溢水杯里轻放一个密度比水小的蜡块,待蜡块静止,排开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平指针仍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
B.蜡块受到的浮力大于蜡块的重力
C.量筒中水的质量小于蜡块的质量
D.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蜡块的体积
15.(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是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B.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甲>G乙>G丙
C.三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2分)
16.(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的   期。
(2)蝗虫是害虫,彻底消灭蝗虫在图中   阶段最好(选填字母)。
17.(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小明用凸透镜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甲)时观察到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看到邮票下方红色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是因为这些字   (选填“吸收”、“反射”)了红光。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后放的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8.(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和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若将、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推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   。
19.(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20.(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上演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少见天象。
(1)5月26日当晚月相为   。
(2)图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图,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   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A)。
2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而且影响水的运动和转化的因素很复杂。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球引力。
(2)图中b代表水循环中   环节。
(3)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州登陆,某地出现了一次强降雨,导致该地区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农田淹没,损失较为严重。假如“水循环示意图”中陆地部分为该地,则当这场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和   (填字母)。
22.(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23.(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物体的密度为   kg/m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2分)
2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方。请回答:
(1)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2)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通过本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有些同学这个过程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
(3)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   (填“升高”或“降低”);
(4)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出 a、b、c 三点,如图乙。他应分别测出   (填“a 、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25.(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26.(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   ;
(2)比较1、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27.(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仅用弹簧测力计与合金块就能完成该实验。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与浸入前相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A、E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某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请解释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   。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保留一位小数)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6分)
28.(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围绕“互联网+体育”这个概念,“智能亚运”有望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无人机部分参数
质量 12千克
最大飞行半径 5千米
最大航速 50千米/时
拍摄速度 11000帧/秒
(1)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该无人机静止在公路的水平地面时,假设无人机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012m2,求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某段高速公路上小轿车限速120千米/时。一辆小轿车在通行0.4米的过程中,该无人机拍摄小轿车的帧数为110帧,请通过计算判断小轿车是否超速。
29.(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2023年3月,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从天宫返回的两万粒马铃薯种子经过催芽,迎来首个种植季。下图为马铃薯块茎与种子的实物图。
(1)马铃薯块茎作为常用食材,含有丰富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   ;
(2)马铃薯种子中的   是新植物的幼体;
(3)通常情况下,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它的优点除了繁殖速度快,还能   ;
(4)科研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 (填字母)
A.比自然条件下能更快地培育出新品种
B.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居住提供食物来源
C.目前太空育种已经完全取代传统育种
30.(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半潜船是专门运输超大型设备的船舶。如图甲所示,半潜船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使货物能够进入装货甲板上,然后半潜船上浮至水面,将货物运走。如图乙所示为用半潜船运送损坏的舰艇。
(1)图甲中半潜船处于   状态;半潜船所受重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
(2)半潜船处于图甲状态时所排开水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处于图乙状态时所排开水的体积;
(3)半潜船从图甲上浮至图乙状态是靠   实现的。
3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柳树的“白毛”是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解答】A.柳树的枝条繁多,全部剪去即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影响美观,A错误
B. 柳树是单性花,种子是雌性柳树受精后发育而成的,如果种植雄性杨树柳树可以有效减少漫天飞舞的“白毛”,B正确
C. 使用药物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且会污染环境,C错误
D. 清理大量的“白毛”非常麻烦,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植物子房发育结构图如下
【解答】A.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正确
B.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母体子宫,B正确
C.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C错误
D.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水稻开花之后需要传粉,受精,然后发育成果实,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青蛙进行繁殖,故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由实际方向会聚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甲:蜡烛在平面镜内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木板不能挡住,可以看到;
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所有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木板也挡不住,可以看到。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其中响度受震动幅度影响,音调受震动频率影响,音色是有发声物体决定的。
【解答】用铁棒敲打充气充足的轮胎时,轮胎震动的频率快,音调较高,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放大之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解答】A. 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A正确
B.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由于物距会大于两倍焦距,因此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确
C.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也会以声波的形式传入人耳,C正确
D. 人体所以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共同点:它们大小都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区别是相互作用力是要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A.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乙对甲的推力等于60N,A错误
B.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
C. 乙后退后,当两手分离后乙就不受推力的作用了,由于惯性会继续后退,C错误
D. 乙受到推力的作用,从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以及离液面的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解答】斜放的杯子倒入半杯水,其液面是水平的,因此A点离液面的深度要比B点深,因此A点的压强要大于B点的压强,即pA>pB
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
关系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应用
举例
实像或虚像 放大或缩小 正立或倒立 与物体同侧或异侧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f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v=2f  
2f>u>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v>2f 投影仪
u=f 不能成像(实像和虚像)  
uu 放大镜
【解答】A. 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蜡烛的高度有点偏低,为了能让蜡烛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间,应让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因此可以将凸透镜向下调,或者将蜡烛向上调,A错误。
B. 乙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40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20cm,此时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2f,f<v<2f,由此可以解得10cm<f<20cm,无法具体计算出焦距f的值,B错误。
C. 投影仪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f<u<2f,v>2f,当把凸透镜向左移,移动到40cm处,即物距为移动前的像距时,会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确。
D. 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是为了模拟近视眼的矫正,无法模拟近视眼的眼球缺陷,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一个,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二个,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解答】A. 延庆寺塔仍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 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 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塔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故C错误;
D. 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塔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两个,在一条直线上;惯性指的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若篮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球将在最高点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0,但是水平方向上仍有一定的速度,所有球将在最高点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本题中篮球碰到篮球框时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
【解答】A. 投篮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在投篮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 若篮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球将在最高点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故C错误。
D.力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 篮球碰到篮球框时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 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即OA段只受到重力G的作用;
B点运动员所受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即AB段弹性绳向上的拉力F小于重力(弹性绳拉力的大小与绳子是伸长量有关,绳子伸长的越长,绳子产生的拉力越大)
BC段弹性绳的拉力大于重力
【解答】A. A到B点过程中由于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会加速下落,A正确
B. 从B点到C点过程中,弹性绳的拉力大于重力,因此运动员会减速下落,到C点减速到0,B错误
C. 乙图可以看出t0时弹力最大,甲图中C点弹力最大,因此是位于C点,C错误
D. 当运动员静止时,其重力等于弹力,乙图中当运动员趋向于静止时,弹力的数值会趋向于稳定,弹力稳定时小于F0,故重力大小小于F0,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酵母菌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解答】A. 分析此图可以看出发面的合适温度在30℃~45℃之间,因此是可以大致判断发面的合适温度的,A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40℃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明显比20℃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多,因此40℃时发面效果明显好于20℃,B正确
C.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C错误
D. 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对发面有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的传播的知识判断;
(2)根据声音的产生的知识判断;
(3)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声音传递信息;②声音传递能量;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解答】A.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介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碎纸屑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由于两个孔在同一方向,只是深度不同,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解答】A.左盘放入物体后增加的压力为浮力大小,其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故不变;
B.蜡块漂浮, 蜡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蜡块的重力;
C.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量筒中水的质量等于蜡块的质量;
D.排开水的体积小于蜡块的体积;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受到浮力的大小;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G=ρgV比较液体重力的大小;
(3)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烧杯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4)再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力=F向上-F向下计算试管底部受到压力大小,最后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解答】A.三个试管在液体中都是漂浮,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为试管的重力相等,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F丙,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三支试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V甲>V乙>V丙,那么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根据G=ρgV可知,液体和试管的重力之和的大小:G甲总C.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面高度h相同,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那么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D.三个试管受到的浮力相等,且上表面的压力都是零,根据F浮力=F向上-F向下可知,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力都相等。根据公式可知,试管底部液体压强的大小都相等,即p甲’=p乙'=p丙’,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1)蛹
(2)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昆虫的发育模式有两种,第一种为A→B→C→D,第二种为A→C→D,两种之间差了B,故B为蛹期。
(2)彻底消灭蝗虫应在受精卵时期最好,故在图中的A阶段
故答案为:(1)蛹 (2)A
17.【答案】虚;反射;近视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当u(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根据描述确定光线会聚还是发散,进而确定眼镜的种类。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邮票上的文字是正立的,因此小明用凸透镜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甲)时观察到的是虚像。
(2)看到邮票下方红色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是因为这些字反射了红光。
(3)向后移动光屏后像变清晰,即放入眼镜后光线比原来发散了,那么眼镜为凹透镜,也就是近视眼镜。
18.【答案】0;2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其中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B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是桌面对A的摩擦力,A、B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并未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木块B受的摩擦力为0N;甲和乙的区别在于A、B整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因此甲和乙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推力F2也等于20N
故答案为:0 20
19.【答案】2v1v2/(v1+v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解答】设总路程为2s
走完前一半路程花的时间,走完后一半路程花的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2v1v2/(v1+v2)
20.【答案】(1)满月
(2)AB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以农历计时,节气是以阳历计时。
月相中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
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初八
满月: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解答】(1) 5月26日为农历四月十五,月相为满月。
(2)乙图中A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前后,B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1日前后,C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前后,D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3日前后,故5月26日是在AB之间。
故答案为:(1)满月 (2)AB
21.【答案】(1)太阳辐射
(2)水汽输送
(3)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图中水循环环节: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是降雨,d是地表径流
【解答】(1)由于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热量是来自于太阳辐射,故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动力是来及地球引力。
(2)b代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
(3)强降雨是由于水汽输送过多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是由于地表径流过于猛烈引起的,因此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和d。
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 (2)水汽输送 (3)d
22.【答案】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氢和氧(氢元素和氧元素)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及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分析。
【解答】a试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b为氧气,检验b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23.【答案】2.25×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乙图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拉力,根据F浮=G-F拉计算出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物体的密度。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浸入深度为零时,此时物体不受浮力,那么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即G=9N;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9N-5N=4N;
那么物体的体积;;
则物体的密度:.
24.【答案】(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
(2)只进行一次实验,具有实验偶然性(未移动A至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3)升高
(4)a、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所谓重合,即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
(4)注意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即可。
【解答】(3)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蜡烛关于平面镜对称,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升高。
(4)根据图乙可知,c点在蜡烛像的外侧,则对应的发光点应该在蜡烛的外侧,即a和c对应,那么他应该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25.【答案】(1)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具有实验偶然性
(3)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种子仍处于休眠期(胚坏死等自身原因)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解答】(1)甲同学改变了温度,因此甲同学设计的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种子数量太少,这些种子可能本身存在问题,不会萌发,实验具有偶然性。
(3)甲同学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乙同学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丙同学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故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有部分种子可能处于休眠期,或者种子的胚坏死了,即使条件适宜也不会萌发。
故答案为:(1)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 具有实验偶然性 (3) 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 种子仍处于休眠期(胚坏死等自身原因)
26.【答案】(1)转换法
(2)物体重力
(3)逆时针
(4)0.1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实验1、4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将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重力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进而确定传送带的转动方向;
(4)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转换法;
(2)根据表格可知,实验1、4中螺杆旋转的圈数相同,即压力相同,只有重力不同,而此时摩擦力相等,那么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次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根据F=G+f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向下,即木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因此传送带向下运动,即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4)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G=1.9N-1.8N=0.1N。
27.【答案】(1)增大
(2)0.8
(3)金属块碰到杯底,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4)1.1×10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
(2)根据A、E两图,利用F浮=G-F拉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3)注意金属块触底后,容器底部会对它施加向上的支持力;
(4)根据AC两图计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计算液体的密度。
【解答】(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与浸入前相比,容器内水面升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2)根据A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4N。根据E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2N=0.8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请解释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金属块碰到杯底,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4)根据AC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3N=0.7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即;

解得:ρ液=1.1×103kg/m3。
28.【答案】(1)运动
(2)F=G=mg=12kg×10N/kg=120N
s=0.012m3
(3)
∴超速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发生运动需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空间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就说明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
【解答】(1)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先对于无人机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地面是运动的。
(2)已知无人机的质量m=12Kg,其重力G=mg=12Kg×10N/Kg=120N
无人机静止在公路的水平地面,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
再根据即可算出压强
(3)已知无人机拍摄速度是11000帧/秒,拍摄小轿车的帧数是110帧,故小车再通行0.4m的过程消耗的时间
再根据即可计算出速度。
29.【答案】(1)剖面变蓝
(2)胚
(3)无性;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A;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2)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又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提供营养,所以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3)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所以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也是营养繁殖,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科学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比自然条件下能更快地培育出新品种,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居住提供食物来源,目前太空育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育种。
【解答】(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故 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剖面变蓝 ;
(2)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故填胚;
(3)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所以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故填无性;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科学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比自然条件下能更快地培育出新品种,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居住提供食物来源,目前太空育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育种,故填AB。
30.【答案】(1)漂浮;等于
(2)大于
(3)较小自身重力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半潜船的浮沉状态,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它的重力和浮力大小;
(2)根据露出水面体积大小比较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3)根据半潜船的浮沉方法判断。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半潜船部分露出水面,则它处于漂浮状态,那么它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
(2)根据图片可知,甲中半潜船露出水面的体积小于乙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根据V=V排+V露可知,则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水的体积。
(3)半潜船从图甲上浮至图乙状态是靠将货物搬走,减小自身重力实现的。
31.【答案】(1) 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时,
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0.2kg×10n/kg=2N;
(2)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为:;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3)当浮力秤达到最大称量时,
它受到的浮力为:;
那么称量的最大重力为:G最大=F浮-G=8N-2N=6N;
那么最大称量的质量为:。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杯子漂浮时,根据F浮=G=mg计算浮力;
(2)首先根据计算出杯子进入水中的体积,然后根据计算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水面高度达到20cm时,浮力秤的称量达到最大,根据F浮=G+G最大计算即可。
1 / 1浙江省台州市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假作业检查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杨树和柳树是比较优良的绿化树种,但在城市中种植时,到了春夏季节,杨树金额柳树会散发出大量的漫天飞舞的“白毛”,多少让人感到厌烦,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  )
A.在繁殖季节剪枝 B.种植雄性杨树柳树
C.使用药物抑制繁殖 D.及时清理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柳树的“白毛”是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解答】A.柳树的枝条繁多,全部剪去即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影响美观,A错误
B. 柳树是单性花,种子是雌性柳树受精后发育而成的,如果种植雄性杨树柳树可以有效减少漫天飞舞的“白毛”,B正确
C. 使用药物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且会污染环境,C错误
D. 清理大量的“白毛”非常麻烦,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植物子房发育结构图如下
【解答】A.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正确
B.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母体子宫,B正确
C.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C错误
D.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水稻开花之后需要传粉,受精,然后发育成果实,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青蛙进行繁殖,故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由实际方向会聚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甲:蜡烛在平面镜内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木板不能挡住,可以看到;
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所有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木板也挡不住,可以看到。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答案】B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其中响度受震动幅度影响,音调受震动频率影响,音色是有发声物体决定的。
【解答】用铁棒敲打充气充足的轮胎时,轮胎震动的频率快,音调较高,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驾驶机动车时,司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确保乘客和路人的安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观六路”时,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眼观六路”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耳听八方”时,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D.“耳听八方”时,听觉形成的部位是耳蜗
【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放大之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解答】A. 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A正确
B.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由于物距会大于两倍焦距,因此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确
C.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也会以声波的形式传入人耳,C正确
D. 人体所以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6.(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若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乙后退,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同时,甲后退,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共同点:它们大小都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区别是相互作用力是要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A.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乙对甲的推力等于60N,A错误
B.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
C. 乙后退后,当两手分离后乙就不受推力的作用了,由于惯性会继续后退,C错误
D. 乙受到推力的作用,从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若在烧杯内盛半杯水,水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以及离液面的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解答】斜放的杯子倒入半杯水,其液面是水平的,因此A点离液面的深度要比B点深,因此A点的压强要大于B点的压强,即pA>pB
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与传统投影机相比,家用投影机因其精巧化、实用化、娱乐化等特点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如图甲是利用家用投影机播放时的情景,如图乙是小科用实验室光具座模拟家用投影机的成像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但位置偏上的像,应将凸透镜向上调
B.小科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C.调整正确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科将凸透镜适当向左移,当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可模拟家用投影机的成像原理
D.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是为了模拟近视眼的眼球缺陷及矫正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
关系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应用
举例
实像或虚像 放大或缩小 正立或倒立 与物体同侧或异侧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f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v=2f  
2f>u>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v>2f 投影仪
u=f 不能成像(实像和虚像)  
uu 放大镜
【解答】A. 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蜡烛的高度有点偏低,为了能让蜡烛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间,应让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因此可以将凸透镜向下调,或者将蜡烛向上调,A错误。
B. 乙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40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20cm,此时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2f,f<v<2f,由此可以解得10cm<f<20cm,无法具体计算出焦距f的值,B错误。
C. 投影仪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f<u<2f,v>2f,当把凸透镜向左移,移动到40cm处,即物距为移动前的像距时,会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确。
D. 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是为了模拟近视眼的矫正,无法模拟近视眼的眼球缺陷,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丽水松阳的延庆寺塔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洗礼,塔身已倾斜,如图。对于该塔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塔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塔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塔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一个,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二个,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解答】A. 延庆寺塔仍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 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 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塔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故C错误;
D. 塔对地面的压力和塔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是小科投篮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篮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B.投篮时球离开手的速度越大,球的惯性也越大
C.若篮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球将静止
D.篮球碰到篮筐时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两个,在一条直线上;惯性指的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若篮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球将在最高点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0,但是水平方向上仍有一定的速度,所有球将在最高点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本题中篮球碰到篮球框时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
【解答】A. 投篮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在投篮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 若篮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球将在最高点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故C错误。
D.力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 篮球碰到篮球框时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加速下落
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匀速下落
C.t0时刻运动员刚好位于B点
D.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答案】A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 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即OA段只受到重力G的作用;
B点运动员所受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即AB段弹性绳向上的拉力F小于重力(弹性绳拉力的大小与绳子是伸长量有关,绳子伸长的越长,绳子产生的拉力越大)
BC段弹性绳的拉力大于重力
【解答】A. A到B点过程中由于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会加速下落,A正确
B. 从B点到C点过程中,弹性绳的拉力大于重力,因此运动员会减速下落,到C点减速到0,B错误
C. 乙图可以看出t0时弹力最大,甲图中C点弹力最大,因此是位于C点,C错误
D. 当运动员静止时,其重力等于弹力,乙图中当运动员趋向于静止时,弹力的数值会趋向于稳定,弹力稳定时小于F0,故重力大小小于F0,D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发面,指面团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让酵母菌充分繁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面团膨胀的过程。如图表示利用酵母菌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此图不能大致判断发面的合适温度
B.40℃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20℃
C.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以孢子繁殖为主
D.温度对发面没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酵母菌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解答】A. 分析此图可以看出发面的合适温度在30℃~45℃之间,因此是可以大致判断发面的合适温度的,A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40℃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明显比20℃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多,因此40℃时发面效果明显好于20℃,B正确
C.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C错误
D. 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对发面有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B
13.(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介质
B.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碎纸屑跳动,说明声章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答案】D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的传播的知识判断;
(2)根据声音的产生的知识判断;
(3)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声音传递信息;②声音传递能量;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解答】A.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介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碎纸屑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由于两个孔在同一方向,只是深度不同,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右盘,调节天平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向溢水杯里轻放一个密度比水小的蜡块,待蜡块静止,排开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平指针仍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
B.蜡块受到的浮力大于蜡块的重力
C.量筒中水的质量小于蜡块的质量
D.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蜡块的体积
【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解答】A.左盘放入物体后增加的压力为浮力大小,其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故不变;
B.蜡块漂浮, 蜡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蜡块的重力;
C.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量筒中水的质量等于蜡块的质量;
D.排开水的体积小于蜡块的体积;
故答案为:A.
15.(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是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B.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甲>G乙>G丙
C.三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受到浮力的大小;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G=ρgV比较液体重力的大小;
(3)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烧杯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4)再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力=F向上-F向下计算试管底部受到压力大小,最后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解答】A.三个试管在液体中都是漂浮,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为试管的重力相等,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F丙,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三支试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V甲>V乙>V丙,那么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根据G=ρgV可知,液体和试管的重力之和的大小:G甲总C.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面高度h相同,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那么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D.三个试管受到的浮力相等,且上表面的压力都是零,根据F浮力=F向上-F向下可知,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力都相等。根据公式可知,试管底部液体压强的大小都相等,即p甲’=p乙'=p丙’,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2分)
16.(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的   期。
(2)蝗虫是害虫,彻底消灭蝗虫在图中   阶段最好(选填字母)。
【答案】(1)蛹
(2)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昆虫的发育模式有两种,第一种为A→B→C→D,第二种为A→C→D,两种之间差了B,故B为蛹期。
(2)彻底消灭蝗虫应在受精卵时期最好,故在图中的A阶段
故答案为:(1)蛹 (2)A
17.(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小明用凸透镜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甲)时观察到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看到邮票下方红色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是因为这些字   (选填“吸收”、“反射”)了红光。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后放的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虚;反射;近视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当u(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根据描述确定光线会聚还是发散,进而确定眼镜的种类。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邮票上的文字是正立的,因此小明用凸透镜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甲)时观察到的是虚像。
(2)看到邮票下方红色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是因为这些字反射了红光。
(3)向后移动光屏后像变清晰,即放入眼镜后光线比原来发散了,那么眼镜为凹透镜,也就是近视眼镜。
18.(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和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若将、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推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   。
【答案】0;2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其中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B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是桌面对A的摩擦力,A、B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并未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木块B受的摩擦力为0N;甲和乙的区别在于A、B整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因此甲和乙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推力F2也等于20N
故答案为:0 20
19.(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答案】2v1v2/(v1+v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解答】设总路程为2s
走完前一半路程花的时间,走完后一半路程花的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2v1v2/(v1+v2)
20.(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上演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少见天象。
(1)5月26日当晚月相为   。
(2)图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图,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   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A)。
【答案】(1)满月
(2)AB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以农历计时,节气是以阳历计时。
月相中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
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初八
满月: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解答】(1) 5月26日为农历四月十五,月相为满月。
(2)乙图中A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前后,B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1日前后,C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前后,D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3日前后,故5月26日是在AB之间。
故答案为:(1)满月 (2)AB
2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而且影响水的运动和转化的因素很复杂。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球引力。
(2)图中b代表水循环中   环节。
(3)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州登陆,某地出现了一次强降雨,导致该地区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农田淹没,损失较为严重。假如“水循环示意图”中陆地部分为该地,则当这场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和   (填字母)。
【答案】(1)太阳辐射
(2)水汽输送
(3)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图中水循环环节: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是降雨,d是地表径流
【解答】(1)由于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热量是来自于太阳辐射,故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动力是来及地球引力。
(2)b代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
(3)强降雨是由于水汽输送过多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是由于地表径流过于猛烈引起的,因此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和d。
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 (2)水汽输送 (3)d
22.(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答案】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氢和氧(氢元素和氧元素)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及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分析。
【解答】a试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b为氧气,检验b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23.(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物体的密度为   kg/m3.
【答案】2.25×10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乙图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拉力,根据F浮=G-F拉计算出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物体的密度。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浸入深度为零时,此时物体不受浮力,那么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即G=9N;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9N-5N=4N;
那么物体的体积;;
则物体的密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2分)
2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方。请回答:
(1)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2)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通过本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有些同学这个过程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
(3)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   (填“升高”或“降低”);
(4)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出 a、b、c 三点,如图乙。他应分别测出   (填“a 、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答案】(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
(2)只进行一次实验,具有实验偶然性(未移动A至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3)升高
(4)a、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所谓重合,即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
(4)注意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即可。
【解答】(3)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蜡烛关于平面镜对称,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升高。
(4)根据图乙可知,c点在蜡烛像的外侧,则对应的发光点应该在蜡烛的外侧,即a和c对应,那么他应该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25.(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具有实验偶然性
(3)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种子仍处于休眠期(胚坏死等自身原因)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解答】(1)甲同学改变了温度,因此甲同学设计的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种子数量太少,这些种子可能本身存在问题,不会萌发,实验具有偶然性。
(3)甲同学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乙同学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丙同学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故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有部分种子可能处于休眠期,或者种子的胚坏死了,即使条件适宜也不会萌发。
故答案为:(1)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 具有实验偶然性 (3) 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 种子仍处于休眠期(胚坏死等自身原因)
26.(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   ;
(2)比较1、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答案】(1)转换法
(2)物体重力
(3)逆时针
(4)0.1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实验1、4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将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重力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进而确定传送带的转动方向;
(4)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转换法;
(2)根据表格可知,实验1、4中螺杆旋转的圈数相同,即压力相同,只有重力不同,而此时摩擦力相等,那么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次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根据F=G+f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向下,即木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因此传送带向下运动,即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4)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G=1.9N-1.8N=0.1N。
27.(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仅用弹簧测力计与合金块就能完成该实验。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与浸入前相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A、E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某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请解释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   。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增大
(2)0.8
(3)金属块碰到杯底,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4)1.1×10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
(2)根据A、E两图,利用F浮=G-F拉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3)注意金属块触底后,容器底部会对它施加向上的支持力;
(4)根据AC两图计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计算液体的密度。
【解答】(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与浸入前相比,容器内水面升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2)根据A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4N。根据E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2N=0.8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请解释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金属块碰到杯底,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4)根据AC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3N=0.7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即;

解得:ρ液=1.1×103kg/m3。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6分)
28.(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围绕“互联网+体育”这个概念,“智能亚运”有望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无人机部分参数
质量 12千克
最大飞行半径 5千米
最大航速 50千米/时
拍摄速度 11000帧/秒
(1)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该无人机静止在公路的水平地面时,假设无人机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012m2,求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某段高速公路上小轿车限速120千米/时。一辆小轿车在通行0.4米的过程中,该无人机拍摄小轿车的帧数为110帧,请通过计算判断小轿车是否超速。
【答案】(1)运动
(2)F=G=mg=12kg×10N/kg=120N
s=0.012m3
(3)
∴超速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发生运动需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空间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就说明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
【解答】(1)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先对于无人机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地面是运动的。
(2)已知无人机的质量m=12Kg,其重力G=mg=12Kg×10N/Kg=120N
无人机静止在公路的水平地面,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
再根据即可算出压强
(3)已知无人机拍摄速度是11000帧/秒,拍摄小轿车的帧数是110帧,故小车再通行0.4m的过程消耗的时间
再根据即可计算出速度。
29.(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2023年3月,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从天宫返回的两万粒马铃薯种子经过催芽,迎来首个种植季。下图为马铃薯块茎与种子的实物图。
(1)马铃薯块茎作为常用食材,含有丰富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   ;
(2)马铃薯种子中的   是新植物的幼体;
(3)通常情况下,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它的优点除了繁殖速度快,还能   ;
(4)科研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 (填字母)
A.比自然条件下能更快地培育出新品种
B.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居住提供食物来源
C.目前太空育种已经完全取代传统育种
【答案】(1)剖面变蓝
(2)胚
(3)无性;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A;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2)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又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提供营养,所以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3)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所以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也是营养繁殖,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科学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比自然条件下能更快地培育出新品种,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居住提供食物来源,目前太空育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育种。
【解答】(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故 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剖面变蓝 ;
(2)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故填胚;
(3)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所以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故填无性;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4)科学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比自然条件下能更快地培育出新品种,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居住提供食物来源,目前太空育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育种,故填AB。
30.(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半潜船是专门运输超大型设备的船舶。如图甲所示,半潜船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使货物能够进入装货甲板上,然后半潜船上浮至水面,将货物运走。如图乙所示为用半潜船运送损坏的舰艇。
(1)图甲中半潜船处于   状态;半潜船所受重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
(2)半潜船处于图甲状态时所排开水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处于图乙状态时所排开水的体积;
(3)半潜船从图甲上浮至图乙状态是靠   实现的。
【答案】(1)漂浮;等于
(2)大于
(3)较小自身重力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半潜船的浮沉状态,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它的重力和浮力大小;
(2)根据露出水面体积大小比较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3)根据半潜船的浮沉方法判断。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半潜船部分露出水面,则它处于漂浮状态,那么它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
(2)根据图片可知,甲中半潜船露出水面的体积小于乙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根据V=V排+V露可知,则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水的体积。
(3)半潜船从图甲上浮至图乙状态是靠将货物搬走,减小自身重力实现的。
31.(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1) 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时,
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0.2kg×10n/kg=2N;
(2)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为:;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3)当浮力秤达到最大称量时,
它受到的浮力为:;
那么称量的最大重力为:G最大=F浮-G=8N-2N=6N;
那么最大称量的质量为:。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当杯子漂浮时,根据F浮=G=mg计算浮力;
(2)首先根据计算出杯子进入水中的体积,然后根据计算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水面高度达到20cm时,浮力秤的称量达到最大,根据F浮=G+G最大计算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