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18: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概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通过材料探究,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与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要弘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结合视频,分析五四运动的爆发爆发的导火线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公元1914年至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巨大战争,中国也派出了华工作为英美国家的后勤参战,当战争结束,我们顺带着成为了战胜国,但是这种胜利不仅没有被西方国家所承认,还被当成战败国一样宰割,将我们的山东半岛的权益给了同为战胜国的日本,因为这个决定是在所谓的“巴黎和会”上做出的,因此中国的历史学家们称这件事为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2、概况
材料一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记者忙即下车,近前一看……”
——《晨报》1919年5月5日题为《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
时间
地点
主力(先锋)
斗争方式
口号
1919.5.4
北京
学生
示威游行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
惩办卖国贼曹、陆、章
结合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相关信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3、经过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天安门集会游行
火烧赵家楼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
逮捕学生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1
6
7
5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4、结果
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结合视频,指出五四运动的结果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5、小结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第一阶段 (爆发)
第二阶段 (扩大) ①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镇压逮捕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5日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几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寻求答案的运动中。……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新京报书评周刊》
结合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
性质
①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②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凝聚力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③ 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1840>——五四运动<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1919>——新中国成立<1949>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方向:资本主义
新指导思想:
新领导阶级:
新革命方向: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革命性质:不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精神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北京学生举行爱国示威游行
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北京学生
释放、罢免、拒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导火线
爆发
扩大
影响
初步胜利
课堂小结
五四运动
课堂检测
1.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B.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宣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其归纳为“五四精神”,那么,其“精神”的实质是(  )
A.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B.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C.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D.在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D
A
课堂检测
3.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号召:“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高举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B.使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C.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4.口号都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
D
课堂检测
5.《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所指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取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6.“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出现在(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护国战争
B
B
课堂检测
7.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实现了“取消二十一条”的目标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
课堂检测
1.下表所示,材料体现这场运动具有(  )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5月5、6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之事召开紧急会议,决心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9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A.彻底性 B.革命性 C.广泛性 D.进步性
C
课堂检测
9.大历史观是指长时段、宽视野,通过大概念对课程内容进行较长时空的纵向整合和较广时空的横向整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碰撞的世纪】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C 
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A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A);辛亥革命(B);相同点:都是救亡图存。
课堂检测
材料二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1919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1919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明显。正如孙中山所言:“其将来收效伟大且久远”。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广义的五四运动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变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一阶段,主要是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阶段,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
课堂检测
材料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开始迈入了它的现代,中国历史从此展开新的篇章,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张海鸥《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立足“中国历史开始迈入了它的现代”,请选取两个相关史实,把主题横线处补充完整,并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示例除外)
示例: 主题: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
史实:“向现代科学进军”、全国科学大会
说明:为满足国家建设需要,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此后钱学森等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科技建设,使我国很快在原子弹、导弹等尖端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作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讲话,新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
课堂检测
主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代。
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说明: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觉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澄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随后的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1)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略中国采用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压迫手段,请任选两个方面作答,每个方面各举两例史事。
军事手段: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及几千年的文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占领北京后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性,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政治手段: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使中国主权和统一遭到破坏;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主权和统一遭到更严重的损害。
经济手段:1842年8月,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给英国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从而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使日本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1)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略中国采用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压迫手段,请任选两个方面作答,每个方面各举两例史事。
材料二 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
——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相关史事,指出20世纪初“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相关史事,指出20世纪初“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表现。
表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民主”“科学”口号,批判旧的封建礼教和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特别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青年学生进行示威游行,得到了各阶层、各民族全国同胞的支持,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五四运动以民族兴亡为己任,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课程结束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