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6 23: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自学互研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李 白
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写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降职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译文】柳絮已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
课文解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品读诗歌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龙标:
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
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1.从此诗的标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品读诗歌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拟人
4、本诗主题是什么?
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情。
总结课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情于景,想象丰富,语言含蓄凝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你还记得哪些写明月的古诗句?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尽
子规啼
寄明月
夜郎西
哀伤
思念
寄情于景
完成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