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 江永一中 毛建恒欢迎大家来到多媒体课堂第17课
人民解放战争“园地杯”第三届课件大奖赛结语 抬足瞬间序幕 举手之间2中篇 风雨兼程:人间正道是沧桑下篇 风卷残云:天翻地覆慨而慷上篇 风云突变:两种前途的较量教学流程序幕 举手之间
这是巨人的挥手,他像举起时代闸门的勇士,让和平与民主的大潮从闸门下奔涌而过。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民。历史的确在1945年敞开了一次和平之门,然而终究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阴云所堵塞。时间是伟大作者,它能写下历史的结局,使历史永远留下光辉与遗憾。毛泽东在延安机场 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从生死存亡中挣扎出来的中华民族迫切要求走上和平发展的复兴之路,国人迫切希望过上祥和稳定的生活。此时的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两条道路,泾渭分明;两种命运,前途迥异。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选自1945年8月16日重庆《中央日报》)蒋介石三电延安 毛泽东首飞重庆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选自1945年8月21日重庆《中央日报》) 蒋介石三电延安 毛泽东首飞重庆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选自1945年8月25日重庆《中央日报》)蒋介石三电延安 毛泽东首飞重庆课堂探究1:蒋介石是要建设和平吗?内战能否避免?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的三道命令: 一道给国民党军队,要求:“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
一道命令给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总部,要求:“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
一道命令给所有伪军,要他们维持治安,只接受国民党部队的收编。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训练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美国援助国民政府打内战的军事物资大批蒋军乘美国军舰北上 张治中 赫尔利 王若飞 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前在延安机场 周恩来 毛泽东 观看照片,在重庆谈判期间两人的内心世界是不同的,请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为两人各设计一句内心对白的话。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画中话《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双十协定》1.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2.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3.召开政协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 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使我党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 重庆 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民主当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中 原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武汉南京大别山根据地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什么地方?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280
万人365
万人
1948年秋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卫立煌锦州长春营口 战略决战为何首选东北? A.兵力对比:
B.敌军态势
C.我军态势:
D.战局延伸:
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课堂探究2: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支前运动红色记忆 话中话: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 地。
意义:调动了农民革命
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
迅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色记忆斗地主 在土改中,老贫农分得土地,面带喜悦。老照片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这是解放军进入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简况东北野战军 林彪 罗荣桓中原、华东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东北、华北野战军
林罗聂1948年
9月-11月1948、11
1949、11948、11
1949、1四十七万多人五十五万多人五十二万多人东北全境长江以北中下流地区华北全境范汉杰
廖耀湘杜聿明
黄百韬
黄 维陈长捷等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百万敌军丢盔弃甲决胜千里三大战役惊天动地 英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的不可阻挡的洪流,席卷并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统治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天翻地覆慨而慷”,蒋家王朝终于灰飞烟灭,土崩瓦解。 为迅速结束战争,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北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国民政府拒绝签字。上海江阴湖口南京浙 江安徽江 苏江 西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律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文史连线国民党:共产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领导:中国共产党。
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道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军队:人民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课堂探究3: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天意”还是“民意”?
课堂探究3: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结语 抬足瞬间
1949年10月1日,人民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一天,毛泽东大踏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纪录片工厂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的
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
的新中国即将诞生。2.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思想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 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成功是? ? ???
A、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
B、解放区政权取得合法地位
C、避免了大规模内战的发生?? ???
D、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你想挑战吗?巩固练习2、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其首选地区是
A东北 B 华东 C 山东 D中原
你想挑战吗?3、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
A、内线防御为主
B、内外结合,内线决战为主
C、外线决战为主
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巩固练习4、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D、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你想挑战吗?巩固练习5、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双十协定》的签定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你想挑战吗?巩固练习课外探究 这是网上的一段帖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大战役,四渡赤水,五卷雄文,六亲捐躯,七律诗词,八年抗战,九九重阳,十大将帅,百千语录,万年长存!” 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出400字的心得体会。祝同学们学习进步!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