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6 20: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竹 节 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
范锡林,范锡林,江苏无锡人,1950年一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靖江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主要作品有《睁开吧,长长睫毛的眼睛》《秘道》等。
作者简介
huō
豁 开
lǐn
凛 冽
gē da
疙 瘩
gùn
冰 棍
xiàng
橡 皮
diāo
雕 刻
cái
裁 剪
chóu
筹 划
duò
跺 脚
tuí
颓 废

沮 丧

趴 下
我会读













我会写

ɡē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sànɡ


lǐn
cái
chóu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小标题分别概括一下。
1、 如何制竹节人
2、 斗竹节人的乐趣
3、 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同学们细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和做法。
写玩具制作指南要注意写清楚:
制作竹节人要准备什么材料,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怎么操作,制作过程中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步骤:
材料:毛笔杆 纳鞋底的线
注意事项: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先将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脑袋和身躯,并在上面钻一对小眼。
再锯八截短的当四肢。
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我们的毛笔都偷偷用来做竹节人了,因为做得多,毛笔就“丢”得多,卖毛笔的生意自然特别好。两相对比,显示出“我”的窃喜与得意。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萧索冷清的“破课桌”和“叱咤风云的古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斗竹节人场面的激烈,又表达出作者的不胜感慨:童年的贫困并没有限制孩子们的想象,他们自制玩具,自编故事,创造快乐,过得那样天真无邪,又那样精彩绝伦!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这两段短句,拟声绘形,连环的招式,密集的鼓点,不是战场,胜似战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将游戏迷们失去竹节人的怨恨、沮丧,盼望能捡到竹节人的侥幸心机写得十分逼真。而他们对竹节人的珍视、对玩竹节人的痴迷也可见一斑了。
他们玩得那样入迷,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家的入迷的呢?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讲讲文中关于老师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上课时,学生偷玩竹节人。
老师没收了学生的竹节人。
我们发现老师也在偷玩竹节人,他也喜爱竹节人。
作者不仅写了小时候“我们”玩斗竹节人,还在文末生动细致地写了老师斗竹节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竹节人》一文,作者围绕着“有一段时间,我们全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将“迷”渗透到全文的字里行间。
文章语言平实,偶有神态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也穿插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但就是这种不着痕迹的描述却把读者带入到那一个个的动人的场景中,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比热爱和深深怀念。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部分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是不是可以删去?
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怎样玩竹节人
加工竹节人
上课还想着斗竹节人
没收竹节人
自己玩竹节人
板书设计
本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心态的喜悦与满足,同时通过老师也自己偷偷斗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
课文主题
一、读准字音
豁开( ) 叉腿( ) 窦尔敦( )
偃月刀( ) 一绺( ) 俨然( )
叱咤风云( ) 咚锵( ) 攒着( )
一哄而散( ) 虎视眈眈( ) 赫赫( )
鏖战( ) 酣( ) 悻悻然( )
huō
chǎ
dòu
yǎn
liǔ
yǎn
chì zhà
qiāng
cuán
hòng
dān

áo
hān
xìng
随堂练
二、按意思写词语
(1)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
(2)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
(3)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散逃离。( )
(4)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
(5)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作鸟兽散
虎视眈眈
忘乎所以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