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六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科学返校适应性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现象仅能体现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塑料瓶变瘪了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实验涉及到的二氧化碳性质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和溶于水都会使瓶内压强变小,塑料瓶变瘪,既体现物理性质又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能体现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体现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化学性质 ,不符合题意;
D.向有上下两层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既可体现物理性质密度大,又可体现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c数量不相等 B.c决定原子种类
C.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 D.该原子所带的电荷数为-2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解答】A.由原子的构成可知,a带负电,为电子,b呈中性,为中子,c带正电,为质子,a和c数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B.c为质子,其个数决定原子种类,符合题意;
C. 该原子质子数=电子数=6 ,不符合题意;
D. 该原子显中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减速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惯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判断。
【解答】AC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C错误,D正确;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故选D。
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①是对光,②是调焦,③是观察,④是放片;
【解答】显微镜的使用的一般步骤是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所以顺序是④①②③;
故答案为:A
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为根尖的结构模式图,①的主要功能是( )
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使根伸长
C.不断分裂 D.保护作用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①是根毛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是伸长区,细胞伸长;③分生区,细胞分裂的部位;④根冠,保护植物的根;
【解答】①根毛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A
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新能源汽车被越米越多的家庭所接受,这类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各图符合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缠绕有铁钉的线圈能够吸引大头针,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
C.当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灯泡发光,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A、根据温度不变物质溶解度不变分析;
B、根据蒸发溶剂溶剂质量减小分析;
C、根据溶液质量随溶剂的减少而减小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析。
【解答】A. 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 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变,符合题意;
B.溶剂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C.溶液质量随溶剂减少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D.蒸发之后仍是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氯化钪(ScCl3)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则Sc的化合价为( )
A.-3 B.-2 C.+3 D.+1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知,x+(-1)×3=0,x=+3。
故答案为:C。
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亢是因为缺少甲状腺激素
B.人醉酒时,往往会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
C.血糖浓度过高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
D.人在看球赛时因激动而涨红了脸,此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胰岛素能够调整血糖的作用,在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身体的平衡性;
【解答】A. 甲亢是因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A错误;
B. 人醉酒时,往往会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大脑,大脑是语言中枢,B错误;
C. 血糖浓度过高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少,C错误;
D. 人在看球赛时因激动而涨红了脸,此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A处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可以( )
A.把B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B.在B处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
C.把B处钩码拿掉一个
D.在B处钩码下再挂两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右移动一格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左边:3G×(2-1)L=3GL;
A.把B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此时2G×(3+1)L=8GL,与左边乘积不相等,故A不合题意;
B.在B处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2+1)G×(3-1)L=6GL,与左边乘积不相等,故B不合题意;
C.把B处钩码拿掉一个,(2-1)G×3L=3GL,与左边乘积相等,故C符合题意;
D.在B处钩码下再挂两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右移动一格,(2+2)G×(3+1)L=16GL,与左边乘积不相等,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小实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2秒,物体所受拉力大于摩擦力
B.2~6秒,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C.6~8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D.6~8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AB.根据丙图确定0~2s内和2~6s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
C.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6-8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D.根据摩擦力分类的知识判断。
【解答】A.根据丙图可知,0~2s内木块做加速运动,即合力与运动方向一致,那么F-f>0,即F>f,因此拉力大于摩擦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2~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相等,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3N,故B正确不合题意;
C.6~8s内,木块做减速运动,但是它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3N,故C错误符合题意;
D.6~8s内,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因此受到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小明同学想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他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他将滑片向右移动,此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变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变阻器R2与定值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1的电压。
开关S闭合后,他将滑片向右移动,此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2可知,此时总电阻变大,而总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减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故选C。
1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100%)。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的大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硅元素的需要量大,对钙元素的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解答】A.水稻培养液中钙和镁浓度比实验前高,说明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的和镁的大,A正确;
B.水稻培养液中硅浓度下降的最多,说明吸收量最多,而番茄吸收硅少,B正确;
C.水稻吸收的硅多,对钙和镁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钙和镁较多,对硅吸收量少,体现了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C正确;
D.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错误;
故答案为:D
1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乙的化学式是CO2
B.物质X的质量为8.2g
C.生成物质X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物质X只含一种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答】A. 物质乙的化学式是H2O,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X的质量为2.8g,B错误;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得出:生成物质X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3,C错误;
D. 物质X只含一种元素 ,X是N2,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20Ω;R是一只固定、竖直放置的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阻值与接入长度成正比;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如表所示。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以下正确的是( )
物理量 小聪 小英 小亮
A表示数I/A 0.20 0.15 0.12
V表示数U/V 2.0 3.0 3.6
身高h/m * 1.6 *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20Ω
B.该电子身高测量仪的测量范围是.5~1.7m
C.测量的身高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
D.电源电压为6V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表格中小英的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滑片在中点时变阻器的阻值,再乘以2计算出电阻棒的最大阻值;
B.测量仪的测量范围其实就是滑片在c点和b点时对应的身高;
C.分析身高增大时电阻棒的阻值变化,据此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D.利用小英的数据,根据U0=I0R0计算出定值电阻的电压,再根据U总=U+U0计算电源电压。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电阻棒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电阻棒的电压。
则滑片在中点时的阻值:;
则电阻棒的最大阻值:R=2R'=2×20Ω=40Ω,故A错误;
B.小英的身高为1.6m,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长度应该为总长度的一半,即为20cm,那么滑片在b端时的高度为:1.6m-0.2m=1.4m,则滑片在a端时的高度为:1.4m+0.4m=1.8m,故B错误;
C.身高越大,则滑片的位置越靠上,那么电阻棒的阻值越大,而总电阻越大,那么总电流减小,故C错误;
D.当滑片在中点时,定值电阻的电压U0=I0R0=0.15A×20Ω=3V,那么总电压为:U总=U+U0=3V+3V=6V,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明用手将碗按入水底,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填“>”、“<”或“=”)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碗沉入水底后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碗受到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水槽底部压强的大小变化。
【解答】(1)碗在水面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碗沉入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碗受到的浮力变小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即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
(2)碗沉入水底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水面高度降低,根据p=ρ液gh可知,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
1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杆秤(如图)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测量工具。
(1)在制作杆秤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写2个)
(2)已知该秤盘质量为0.5kg(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秤砣质量为1kg,OA距离为10厘米,则零刻度位置距提钮O点 厘米。
【答案】(1)天平和刻度尺
(2)5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测量的物理量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秤砣的力臂即可。
【解答】(1)在制作杆秤时,要测量秤砣的质量和力臂的长度,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天平和刻度尺。
(2)O点为支点,秤盘的重力相当于阻力,秤砣的重力相当于动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盘×OA=G砣×L1;
m盘×OA=m砣×L1;
0.5kg×10cm=1kg×L1;
解得:L1=5cm。
即零刻度线位置距离O点5cm。
1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③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
(1)与N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序号)。
(2)③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VTA族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选填“高”或“低”) 。
【答案】(1)③
(2)P2O5
(3)低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2)根据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3)根据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氧居第一位分析。
【解答】(1)氮元素与③在元素周期表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
(2) ③为磷元素,其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 P2O5。
(3) 第2周期、第VTA族的元素为氧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低。
1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 t2温度(℃) t1 t2 t3
物质A(g) 36.0 36.2 37.3
物质B(g) 31.6 36.2 110.0
物质C(g) 0.165 0.135 0.076
(1)温度为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若要从A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随着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填“甲”或“乙”)。
【答案】(1)A
(2)蒸发结晶
(3)乙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
(2)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适宜用蒸发结晶分析;
(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饱和溶液升温会析出晶体分析。
【解答】(1) 温度为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A。
(2)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若要从A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 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乙。
2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月亮鱼(如图甲)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全身恒温”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亮鱼体温随水温变化情况(如图乙)。月亮鱼在水中胸鳍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剖发现其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
(1)月亮鱼为恒温动物,则可推测月亮鱼的产热 散热。(“>”、“<”或“=”)
(2)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 。
(3)在低温环境下,哪些结构有利于月亮鱼保持恒定的体温。例举一点结构 。
【答案】(1)=
(2)在水中的温度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
(3)月亮鱼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有保温作用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解答】(1)月亮鱼为恒温动物,则可推测月亮鱼的产热=散热;
(2)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在水中的温度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
(3)月亮鱼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有保温作用,有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故答案为:(1)=(2)在水中的温度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3)月亮鱼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有保温作用
2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简化图,当充电器线圈接通电源之后该线圈就会产生磁场。
(1)当手机放在充电器上的时候,手机中的线圈就会产生 实现无线充电。
(2)请在图中标出A点的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3)与传统方式相比,请对这种充电方式进行评价 。
【答案】(1)感应电流
(2)
(3)无线充电不需要连接充电线,非常方便,且用电安全,对手机接口也没有磨损。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
(3)可从是否需要有线连接手机的角度分析。
【解答】(1)当手机放在充电器上的时候,手机中的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无线充电。
(2)右手弯曲的四指指尖朝向电流的环绕方向,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上面为磁场的N极,则A点的磁场方向向下;
(3)与传统方式相比,无线充电不需要连接充电线,非常方便,且用电安全,对手机接口也没有磨损。
2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光合作用是自然科学中伟大的发现,但它的发现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
(1)材料②的实验推翻了①的结论,海尔蒙特实验中显示减少不到100g的土壤成分是 。通过后续研究,发现海尔蒙特的观点也不正确,原因是 。
A.没有意识到植株中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B.没有考虑土壤中水分也会发生蒸发散失
C.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光合作用
D.没有留意到植株会蒸腾大部分的水分
(2)材料④的实验中一组小鼠死亡,另外一组小鼠能正常生活证实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 (填气体名称).
(3)材料⑤的实验结论: 。
【答案】(1)C
(2)氧气
(3)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和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解答】(1)材料②的实验推翻了①的结论,海尔蒙特实验中显示减少不到100g的土壤成分是无机盐;他的观点不正确,因为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光合作用;
(2)材料④的实验中一组小鼠死亡,另外一组小鼠能正常生活证实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氧气,氧气可以供给生物的呼吸;
(3)材料⑤的实验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者说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故答案为:(1)无机盐,C(2)氧气(3)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2空,每空2分,共24分)
2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为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具体操作为 。
(2)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的表面绝对光滑时,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当年,牛顿还用这一方法研究过另一个问题,牛顿注意到:人们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的石块,运动一段距离后会落回地面:沿水平方向抛石块的力越大,石块的落地点就会越远。他想:如果使用一门大炮用非常非常大的力沿水平方向将石块抛出,会怎样?假设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理:石块将会绕地球做 运动。(不考虑石块脱离地球和空气阻力)
【答案】(1)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
(2)慢
(3)圆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2)将小车在玻璃上运动情况与毛巾进行比较即可;
(3)当石块受到的力足够大,飞行速度足够大时,石块的运动轨迹恰好与地球表面平行,即不会落到地面,那么石块将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为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具体操作为: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
(2)根据图片可知,小车在玻璃上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则速度减小的最慢。
(3)他想:如果使用一门大炮用非常非常大的力沿水平方向将石块抛出,会怎样?假设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理:石块将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图实验,乙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乙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 。
(2)用注射器抽取80mL取样气体,再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78mL,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
(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器材、操作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测量值偏小的是 。(可多选)
A.导管中有液体残留 B.量筒俯视读数
C.装置漏气 D.注射器推动取样气体速度过快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2.5%
(3)D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充分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利用排水法收集在丙中,量筒内水的体积是除去二氧化碳的气体体积分析;
(3)根据量筒内液体偏大时,会使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偏小分析。
【解答】(1) 乙装置中多孔球泡可增大气体和氢氧化钠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用注射器抽取80mL取样气体,再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78mL,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为减少二氧化碳后的气体体积,则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3) 导管中有液体残留会使进入体积偏小,导致量筒内液体体积偏小,则会使结果偏大,A错误; 量筒俯视读数使水的实际体积偏小,使得结果偏大,B错误;装置漏气,会使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小,导致结果偏大,C错误; 注射器推动取样气体速度过快 ,二氧化碳不能及时吸收,会使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大,导致结果偏小,D正确。
故答案为:(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2.5%;(3)D。
2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探究“通电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三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①“20Ω 1A"、 ②“40Ω 1A” ⑧“50Ω 0.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的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图丙是小实完成了五个定值电阻实验后绘制的电流与电阻变化的图像。实验中,当他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再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3)按小实的实验操作完成本实验,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选填①、②、③”)
【答案】(1)
(2)2.5V
(3)②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
(2)从图像中找到一组对应的电流和电阻值,根据U=IR计算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
(3)根据图像确定通过电路的最小电流和对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计算总电阻,根据R变=R总-R计算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即可。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压表应该与定值电阻并联。根据图乙可知,只需将电压表的“3”接线柱与定值电阻右端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丙图可知,当电阻为5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U=IR=0.5A×5Ω=2.5V。
(3)根据丙图可知,通过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此时定值电阻为25Ω,
此时总电阻为:;
则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R变=R总-R=60Ω-25Ω=35Ω。
故选变阻器②。
2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液体呈浅绿色。
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号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
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距日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10 30 50
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蓝色 浅绿色 黄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
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物质,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
(1)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 ,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2)请解释4号试管液体早现黄色的原因 。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结论 。
【答案】(1)浅绿色
(2)光照强度较小,导致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从而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3)光照强度越大,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1号试管为对照实验,既然没有金鱼藻,那么溶液的酸碱性应该没有变化,则颜色应该也不变;
(2)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从中性变成了酸性,即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由于呼吸作用的产物为二氧化碳,那么说明距离为50cm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弱;
(3)到日光灯的距离越大,则光照强度越小,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1)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浅绿色,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2)4号试管液体呈现黄色的原因:光照强度较小,导致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从而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3)根据溶液颜色可知,距离为20cm时,溶液呈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降低,pH增大。而50cm时,溶液呈黄色,此时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溶液二氧化碳浓度增大,pH减小。
那么得到结论:光照强度越大,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27(2)、31(3)4分,29题10分,30题6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2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10g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120g稀盐酸后,经充分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当加入73g稀盐酸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余反应。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CaCl2、HCl
(2)解: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10g x y
100:111=10g:x 100:44=10g:y
x=11.1g y=4.4g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4.1%。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加入120克稀盐酸后盐酸过量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及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氯化钙质量和二氧化碳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溶液质量,由此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当加入120g稀盐酸后 ,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CaCl2、HCl。
2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植物生长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蔬菜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多种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甲图所示。一昼夜中,大棚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填字母)。
(2)乙图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若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的M点将向 移动(填“左下方”或“右上方”)
(3)若要提高大棚中农作物产量,具体措施有 (例举一项)
【答案】(1)D
(2)左下方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和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解答】(1)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下降时,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可以得到不断的积累,所以大棚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D;
(2)若降低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会减弱,随之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将会减少,所以M点将下左下方移动;
(3)根据本实验可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和适当增加光照的强度都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1)D(2)左下方(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2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景区有乘氦气球升空的观光项目。如图所示,氦气球内充满氦气,下端链接吊篮,在吊篮底端有一根缆绳,通过缆绳来控制氦气球的升降。氦气球的体积为6000m3 (不计球壁的厚度),ρ氦气=0.18kg/m3,ρ空气=1.29kg/m3,g取10N/kg,求:
(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是多少?
(2)氦气球在缆绳的控制下,匀速竖直上升150m,用时300s,则氦气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氦气球(含氦气)连同吊篮等配件的总重为4×104N,现有总质量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气球匀速竖直升空,缆绳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缆绳对吊篮的拉力为多大?(不计吊篮及乘客在空气中的浮力,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为:m氦=ρ氦V氦=0.18kg/m3×6000m3=1080kg;
(2)氦气球上升的速度为:,
(3)氦气球受到的的浮力为:F浮=ρ空气gV排=1.29kg/m3×10N/kg×6000m3=7.74×104N;
乘客的重力G2=m2g=1740kg×10N/kg=1.74×104N;
乘坐氦气球匀速竖直升空,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
即向上的浮力F浮,向下的氦气球连同吊篮等配件的总重G1=4×104N,乘客的重力和缆绳对吊篮的拉力F拉;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F浮=G1+G2+F拉,
即F拉=F浮-G1-G2=7.74×104N-4×104N-1.74×104N=2×104N。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
(2)根据公式计算氦气球上升的速度;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空气gV排计算氦气球受到的浮力,根据G=mg计算乘客的重力,然后对氦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关系式,从而计算绳子对吊篮的拉力即可。
3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1832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会起火,并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打火机,如图乙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被点燃;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火焰熄灭,随后氢气停止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介绍德贝莱纳打火机的使用原理。(已知 Zn+H2SO4=ZnSO4+H2↑)
【答案】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被点燃 , 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 ,氢气不能排出,装置内压强增大,内管中稀硫酸液面下降,低于锌,药品分离,反应停止。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能够燃烧,产生氢气不能排出时,装置内压强增大,内管硫酸液面下降,与锌分离时反应停止分析。
3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浙江省实施“清凉工程”,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为落实节能降耗,某同学设计并安装了如图甲的白动控制模拟电路,实现当气温升至30℃时,衔铁才能被电磁铁吸下,接通空调线路。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
(1)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2)请计算衔铁被吸下所需要的电流大小。
(3)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气温在30℃上下波动时,空调线路会频繁接通和断开,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同学在图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定值电阻R0(如图丙),实现了空调线路接通后,气温降低至a℃以下时才自动切断,回升至b℃后才重新接通。已知R0的阻值为60Ω,请计算a与b的大小。(电路改进前后,衔铁刚被吸下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答案】(1)减小
(2)根据乙图可知,当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则衔铁吸合时的电流大小为:
(3)根据丙图可知,在衔铁吸合之前,只有热敏电阻R1接通。
衔铁刚好被吸下来时,通过衔铁的电流不变,则空调接通时的温度b应该和原来相等,也就是b为30℃。
当衔铁吸合后,R1与R0并联,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刚好为0.15A时,
通过R0的电流为:;
则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I1=I总-I0=0.15A-0.05A=0.1A;
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根据乙图可知,此时自动断开时的温度a为26℃。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分析R1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根据图乙确定3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然后根据计算通过衔铁的电流。
(3)根据丙图可知,在衔铁吸合之前,只有热敏电阻R1接通。衔铁刚好被吸下来时,通过衔铁的电流不变,据此确定开关接通时的b温度。当衔铁吸合后,R1与R0并联,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等于二者之和,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刚好为吸合电流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此时的温度,这就是断开时的温度a。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 / 1浙江省温州市第六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科学返校适应性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现象仅能体现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塑料瓶变瘪了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c数量不相等 B.c决定原子种类
C.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 D.该原子所带的电荷数为-2
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减速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为根尖的结构模式图,①的主要功能是( )
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使根伸长
C.不断分裂 D.保护作用
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新能源汽车被越米越多的家庭所接受,这类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各图符合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氯化钪(ScCl3)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则Sc的化合价为( )
A.-3 B.-2 C.+3 D.+1
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亢是因为缺少甲状腺激素
B.人醉酒时,往往会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
C.血糖浓度过高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
D.人在看球赛时因激动而涨红了脸,此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1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A处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可以( )
A.把B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B.在B处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
C.把B处钩码拿掉一个
D.在B处钩码下再挂两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右移动一格
1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小实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2秒,物体所受拉力大于摩擦力
B.2~6秒,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C.6~8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D.6~8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1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小明同学想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他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他将滑片向右移动,此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变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1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100%)。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的大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硅元素的需要量大,对钙元素的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1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乙的化学式是CO2
B.物质X的质量为8.2g
C.生成物质X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物质X只含一种元素
1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20Ω;R是一只固定、竖直放置的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阻值与接入长度成正比;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如表所示。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以下正确的是( )
物理量 小聪 小英 小亮
A表示数I/A 0.20 0.15 0.12
V表示数U/V 2.0 3.0 3.6
身高h/m * 1.6 *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20Ω
B.该电子身高测量仪的测量范围是.5~1.7m
C.测量的身高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
D.电源电压为6V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明用手将碗按入水底,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填“>”、“<”或“=”)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碗沉入水底后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杆秤(如图)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测量工具。
(1)在制作杆秤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写2个)
(2)已知该秤盘质量为0.5kg(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秤砣质量为1kg,OA距离为10厘米,则零刻度位置距提钮O点 厘米。
1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③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
(1)与N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序号)。
(2)③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VTA族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选填“高”或“低”) 。
1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 t2温度(℃) t1 t2 t3
物质A(g) 36.0 36.2 37.3
物质B(g) 31.6 36.2 110.0
物质C(g) 0.165 0.135 0.076
(1)温度为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若要从A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随着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填“甲”或“乙”)。
2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月亮鱼(如图甲)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全身恒温”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亮鱼体温随水温变化情况(如图乙)。月亮鱼在水中胸鳍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剖发现其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
(1)月亮鱼为恒温动物,则可推测月亮鱼的产热 散热。(“>”、“<”或“=”)
(2)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 。
(3)在低温环境下,哪些结构有利于月亮鱼保持恒定的体温。例举一点结构 。
2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简化图,当充电器线圈接通电源之后该线圈就会产生磁场。
(1)当手机放在充电器上的时候,手机中的线圈就会产生 实现无线充电。
(2)请在图中标出A点的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3)与传统方式相比,请对这种充电方式进行评价 。
2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光合作用是自然科学中伟大的发现,但它的发现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
(1)材料②的实验推翻了①的结论,海尔蒙特实验中显示减少不到100g的土壤成分是 。通过后续研究,发现海尔蒙特的观点也不正确,原因是 。
A.没有意识到植株中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B.没有考虑土壤中水分也会发生蒸发散失
C.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光合作用
D.没有留意到植株会蒸腾大部分的水分
(2)材料④的实验中一组小鼠死亡,另外一组小鼠能正常生活证实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 (填气体名称).
(3)材料⑤的实验结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2空,每空2分,共24分)
2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为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具体操作为 。
(2)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的表面绝对光滑时,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当年,牛顿还用这一方法研究过另一个问题,牛顿注意到:人们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的石块,运动一段距离后会落回地面:沿水平方向抛石块的力越大,石块的落地点就会越远。他想:如果使用一门大炮用非常非常大的力沿水平方向将石块抛出,会怎样?假设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理:石块将会绕地球做 运动。(不考虑石块脱离地球和空气阻力)
2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图实验,乙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乙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 。
(2)用注射器抽取80mL取样气体,再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78mL,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
(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器材、操作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测量值偏小的是 。(可多选)
A.导管中有液体残留 B.量筒俯视读数
C.装置漏气 D.注射器推动取样气体速度过快
2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探究“通电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三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①“20Ω 1A"、 ②“40Ω 1A” ⑧“50Ω 0.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的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图丙是小实完成了五个定值电阻实验后绘制的电流与电阻变化的图像。实验中,当他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再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3)按小实的实验操作完成本实验,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选填①、②、③”)
2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液体呈浅绿色。
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号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
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距日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10 30 50
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蓝色 浅绿色 黄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
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物质,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
(1)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 ,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2)请解释4号试管液体早现黄色的原因 。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结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27(2)、31(3)4分,29题10分,30题6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2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10g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120g稀盐酸后,经充分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当加入73g稀盐酸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余反应。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植物生长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蔬菜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多种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甲图所示。一昼夜中,大棚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填字母)。
(2)乙图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若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的M点将向 移动(填“左下方”或“右上方”)
(3)若要提高大棚中农作物产量,具体措施有 (例举一项)
2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景区有乘氦气球升空的观光项目。如图所示,氦气球内充满氦气,下端链接吊篮,在吊篮底端有一根缆绳,通过缆绳来控制氦气球的升降。氦气球的体积为6000m3 (不计球壁的厚度),ρ氦气=0.18kg/m3,ρ空气=1.29kg/m3,g取10N/kg,求:
(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是多少?
(2)氦气球在缆绳的控制下,匀速竖直上升150m,用时300s,则氦气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氦气球(含氦气)连同吊篮等配件的总重为4×104N,现有总质量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气球匀速竖直升空,缆绳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缆绳对吊篮的拉力为多大?(不计吊篮及乘客在空气中的浮力,不计空气阻力)
3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1832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会起火,并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打火机,如图乙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被点燃;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火焰熄灭,随后氢气停止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介绍德贝莱纳打火机的使用原理。(已知 Zn+H2SO4=ZnSO4+H2↑)
3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浙江省实施“清凉工程”,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为落实节能降耗,某同学设计并安装了如图甲的白动控制模拟电路,实现当气温升至30℃时,衔铁才能被电磁铁吸下,接通空调线路。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
(1)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2)请计算衔铁被吸下所需要的电流大小。
(3)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气温在30℃上下波动时,空调线路会频繁接通和断开,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同学在图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定值电阻R0(如图丙),实现了空调线路接通后,气温降低至a℃以下时才自动切断,回升至b℃后才重新接通。已知R0的阻值为60Ω,请计算a与b的大小。(电路改进前后,衔铁刚被吸下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实验涉及到的二氧化碳性质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和溶于水都会使瓶内压强变小,塑料瓶变瘪,既体现物理性质又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能体现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体现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化学性质 ,不符合题意;
D.向有上下两层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既可体现物理性质密度大,又可体现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解答】A.由原子的构成可知,a带负电,为电子,b呈中性,为中子,c带正电,为质子,a和c数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B.c为质子,其个数决定原子种类,符合题意;
C. 该原子质子数=电子数=6 ,不符合题意;
D. 该原子显中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惯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判断。
【解答】AC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C错误,D正确;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①是对光,②是调焦,③是观察,④是放片;
【解答】显微镜的使用的一般步骤是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所以顺序是④①②③;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①是根毛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是伸长区,细胞伸长;③分生区,细胞分裂的部位;④根冠,保护植物的根;
【解答】①根毛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缠绕有铁钉的线圈能够吸引大头针,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
C.当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灯泡发光,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A、根据温度不变物质溶解度不变分析;
B、根据蒸发溶剂溶剂质量减小分析;
C、根据溶液质量随溶剂的减少而减小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析。
【解答】A. 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 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变,符合题意;
B.溶剂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C.溶液质量随溶剂减少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D.蒸发之后仍是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知,x+(-1)×3=0,x=+3。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胰岛素能够调整血糖的作用,在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身体的平衡性;
【解答】A. 甲亢是因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A错误;
B. 人醉酒时,往往会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大脑,大脑是语言中枢,B错误;
C. 血糖浓度过高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少,C错误;
D. 人在看球赛时因激动而涨红了脸,此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左边:3G×(2-1)L=3GL;
A.把B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此时2G×(3+1)L=8GL,与左边乘积不相等,故A不合题意;
B.在B处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2+1)G×(3-1)L=6GL,与左边乘积不相等,故B不合题意;
C.把B处钩码拿掉一个,(2-1)G×3L=3GL,与左边乘积相等,故C符合题意;
D.在B处钩码下再挂两个同样的钩码并向右移动一格,(2+2)G×(3+1)L=16GL,与左边乘积不相等,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AB.根据丙图确定0~2s内和2~6s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
C.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6-8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D.根据摩擦力分类的知识判断。
【解答】A.根据丙图可知,0~2s内木块做加速运动,即合力与运动方向一致,那么F-f>0,即F>f,因此拉力大于摩擦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2~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相等,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3N,故B正确不合题意;
C.6~8s内,木块做减速运动,但是它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3N,故C错误符合题意;
D.6~8s内,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因此受到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变阻器R2与定值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1的电压。
开关S闭合后,他将滑片向右移动,此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2可知,此时总电阻变大,而总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减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解答】A.水稻培养液中钙和镁浓度比实验前高,说明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的和镁的大,A正确;
B.水稻培养液中硅浓度下降的最多,说明吸收量最多,而番茄吸收硅少,B正确;
C.水稻吸收的硅多,对钙和镁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钙和镁较多,对硅吸收量少,体现了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C正确;
D.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错误;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答】A. 物质乙的化学式是H2O,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X的质量为2.8g,B错误;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得出:生成物质X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3,C错误;
D. 物质X只含一种元素 ,X是N2,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表格中小英的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滑片在中点时变阻器的阻值,再乘以2计算出电阻棒的最大阻值;
B.测量仪的测量范围其实就是滑片在c点和b点时对应的身高;
C.分析身高增大时电阻棒的阻值变化,据此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D.利用小英的数据,根据U0=I0R0计算出定值电阻的电压,再根据U总=U+U0计算电源电压。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电阻棒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电阻棒的电压。
则滑片在中点时的阻值:;
则电阻棒的最大阻值:R=2R'=2×20Ω=40Ω,故A错误;
B.小英的身高为1.6m,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长度应该为总长度的一半,即为20cm,那么滑片在b端时的高度为:1.6m-0.2m=1.4m,则滑片在a端时的高度为:1.4m+0.4m=1.8m,故B错误;
C.身高越大,则滑片的位置越靠上,那么电阻棒的阻值越大,而总电阻越大,那么总电流减小,故C错误;
D.当滑片在中点时,定值电阻的电压U0=I0R0=0.15A×20Ω=3V,那么总电压为:U总=U+U0=3V+3V=6V,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减小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碗受到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水槽底部压强的大小变化。
【解答】(1)碗在水面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碗沉入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碗受到的浮力变小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即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
(2)碗沉入水底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水面高度降低,根据p=ρ液gh可知,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
17.【答案】(1)天平和刻度尺
(2)5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测量的物理量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秤砣的力臂即可。
【解答】(1)在制作杆秤时,要测量秤砣的质量和力臂的长度,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天平和刻度尺。
(2)O点为支点,秤盘的重力相当于阻力,秤砣的重力相当于动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盘×OA=G砣×L1;
m盘×OA=m砣×L1;
0.5kg×10cm=1kg×L1;
解得:L1=5cm。
即零刻度线位置距离O点5cm。
18.【答案】(1)③
(2)P2O5
(3)低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2)根据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3)根据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氧居第一位分析。
【解答】(1)氮元素与③在元素周期表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
(2) ③为磷元素,其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 P2O5。
(3) 第2周期、第VTA族的元素为氧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低。
19.【答案】(1)A
(2)蒸发结晶
(3)乙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
(2)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适宜用蒸发结晶分析;
(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饱和溶液升温会析出晶体分析。
【解答】(1) 温度为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A。
(2)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若要从A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 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乙。
20.【答案】(1)=
(2)在水中的温度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
(3)月亮鱼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有保温作用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解答】(1)月亮鱼为恒温动物,则可推测月亮鱼的产热=散热;
(2)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在水中的温度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
(3)月亮鱼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有保温作用,有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故答案为:(1)=(2)在水中的温度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3)月亮鱼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有保温作用
21.【答案】(1)感应电流
(2)
(3)无线充电不需要连接充电线,非常方便,且用电安全,对手机接口也没有磨损。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
(3)可从是否需要有线连接手机的角度分析。
【解答】(1)当手机放在充电器上的时候,手机中的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无线充电。
(2)右手弯曲的四指指尖朝向电流的环绕方向,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上面为磁场的N极,则A点的磁场方向向下;
(3)与传统方式相比,无线充电不需要连接充电线,非常方便,且用电安全,对手机接口也没有磨损。
22.【答案】(1)C
(2)氧气
(3)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和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解答】(1)材料②的实验推翻了①的结论,海尔蒙特实验中显示减少不到100g的土壤成分是无机盐;他的观点不正确,因为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光合作用;
(2)材料④的实验中一组小鼠死亡,另外一组小鼠能正常生活证实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氧气,氧气可以供给生物的呼吸;
(3)材料⑤的实验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者说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故答案为:(1)无机盐,C(2)氧气(3)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3.【答案】(1)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
(2)慢
(3)圆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2)将小车在玻璃上运动情况与毛巾进行比较即可;
(3)当石块受到的力足够大,飞行速度足够大时,石块的运动轨迹恰好与地球表面平行,即不会落到地面,那么石块将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为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具体操作为: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
(2)根据图片可知,小车在玻璃上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则速度减小的最慢。
(3)他想:如果使用一门大炮用非常非常大的力沿水平方向将石块抛出,会怎样?假设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理:石块将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4.【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2.5%
(3)D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充分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利用排水法收集在丙中,量筒内水的体积是除去二氧化碳的气体体积分析;
(3)根据量筒内液体偏大时,会使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偏小分析。
【解答】(1) 乙装置中多孔球泡可增大气体和氢氧化钠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用注射器抽取80mL取样气体,再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78mL,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为减少二氧化碳后的气体体积,则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3) 导管中有液体残留会使进入体积偏小,导致量筒内液体体积偏小,则会使结果偏大,A错误; 量筒俯视读数使水的实际体积偏小,使得结果偏大,B错误;装置漏气,会使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小,导致结果偏大,C错误; 注射器推动取样气体速度过快 ,二氧化碳不能及时吸收,会使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大,导致结果偏小,D正确。
故答案为:(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2.5%;(3)D。
25.【答案】(1)
(2)2.5V
(3)②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
(2)从图像中找到一组对应的电流和电阻值,根据U=IR计算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
(3)根据图像确定通过电路的最小电流和对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计算总电阻,根据R变=R总-R计算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即可。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压表应该与定值电阻并联。根据图乙可知,只需将电压表的“3”接线柱与定值电阻右端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丙图可知,当电阻为5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U=IR=0.5A×5Ω=2.5V。
(3)根据丙图可知,通过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此时定值电阻为25Ω,
此时总电阻为:;
则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R变=R总-R=60Ω-25Ω=35Ω。
故选变阻器②。
26.【答案】(1)浅绿色
(2)光照强度较小,导致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从而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3)光照强度越大,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1号试管为对照实验,既然没有金鱼藻,那么溶液的酸碱性应该没有变化,则颜色应该也不变;
(2)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从中性变成了酸性,即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由于呼吸作用的产物为二氧化碳,那么说明距离为50cm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弱;
(3)到日光灯的距离越大,则光照强度越小,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1)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浅绿色,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2)4号试管液体呈现黄色的原因:光照强度较小,导致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从而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3)根据溶液颜色可知,距离为20cm时,溶液呈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降低,pH增大。而50cm时,溶液呈黄色,此时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溶液二氧化碳浓度增大,pH减小。
那么得到结论:光照强度越大,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7.【答案】(1)CaCl2、HCl
(2)解: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10g x y
100:111=10g:x 100:44=10g:y
x=11.1g y=4.4g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4.1%。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加入120克稀盐酸后盐酸过量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及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氯化钙质量和二氧化碳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溶液质量,由此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当加入120g稀盐酸后 ,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CaCl2、HCl。
28.【答案】(1)D
(2)左下方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和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解答】(1)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下降时,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可以得到不断的积累,所以大棚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D;
(2)若降低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会减弱,随之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将会减少,所以M点将下左下方移动;
(3)根据本实验可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和适当增加光照的强度都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1)D(2)左下方(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29.【答案】(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为:m氦=ρ氦V氦=0.18kg/m3×6000m3=1080kg;
(2)氦气球上升的速度为:,
(3)氦气球受到的的浮力为:F浮=ρ空气gV排=1.29kg/m3×10N/kg×6000m3=7.74×104N;
乘客的重力G2=m2g=1740kg×10N/kg=1.74×104N;
乘坐氦气球匀速竖直升空,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
即向上的浮力F浮,向下的氦气球连同吊篮等配件的总重G1=4×104N,乘客的重力和缆绳对吊篮的拉力F拉;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F浮=G1+G2+F拉,
即F拉=F浮-G1-G2=7.74×104N-4×104N-1.74×104N=2×104N。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
(2)根据公式计算氦气球上升的速度;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空气gV排计算氦气球受到的浮力,根据G=mg计算乘客的重力,然后对氦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关系式,从而计算绳子对吊篮的拉力即可。
30.【答案】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被点燃 , 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 ,氢气不能排出,装置内压强增大,内管中稀硫酸液面下降,低于锌,药品分离,反应停止。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能够燃烧,产生氢气不能排出时,装置内压强增大,内管硫酸液面下降,与锌分离时反应停止分析。
31.【答案】(1)减小
(2)根据乙图可知,当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则衔铁吸合时的电流大小为:
(3)根据丙图可知,在衔铁吸合之前,只有热敏电阻R1接通。
衔铁刚好被吸下来时,通过衔铁的电流不变,则空调接通时的温度b应该和原来相等,也就是b为30℃。
当衔铁吸合后,R1与R0并联,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刚好为0.15A时,
通过R0的电流为:;
则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I1=I总-I0=0.15A-0.05A=0.1A;
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根据乙图可知,此时自动断开时的温度a为26℃。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分析R1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根据图乙确定3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然后根据计算通过衔铁的电流。
(3)根据丙图可知,在衔铁吸合之前,只有热敏电阻R1接通。衔铁刚好被吸下来时,通过衔铁的电流不变,据此确定开关接通时的b温度。当衔铁吸合后,R1与R0并联,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等于二者之和,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刚好为吸合电流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此时的温度,这就是断开时的温度a。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