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竹 节 人
作者简介
范锡林,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她和她的爸爸》,武侠童话《故事大王》,专集《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等。
1.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3.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学习目标
疲倦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抽屉 颓然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念念有词 心满意足
暴露无遗 沮 丧 橡皮 忘乎所以
字词园地
风 靡
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前功尽弃
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威风凛凛
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
俨 然
別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叱咤风云
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形容庄严、整齐。也有很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课文感知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说明非常用心,制作不易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
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所以就假装丢了,然后再去买,老人的生意当然就好了。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裂缝像黄河长江——比喻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人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把竹节人和健美比赛中的小伙子作比较,想象力丰富,表现
了“我”对竹节人的喜爱。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不知疲倦”“永不会倒下”,表面上写的是竹节人,实际上写的是“我们”对玩竹节人的兴趣浓厚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正面描写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写“我们”挖空心思装扮竹节人,还为它取响亮的名号,表现出“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与着迷。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上课也依然意兴不减。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竹节人被没收后“我”沮丧透顶、希望找回竹节人。
你能复述这个故事吗?
上课了,有的同学还是忍不住偷玩竹节人,老师生气地把他们的竹节人没收了,却发现老师也在偷玩竹节人,他也喜爱竹节人。
总结竹节人的有趣之处
静立不动的样子: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呆头呆脑的傻样子
动起来的样子: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
倦,也永不会倒下
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课堂小结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课文结构
怎样玩竹节人
加工竹节人
上课还想着斗竹节人
没收竹节人
自己玩竹节人
1.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
2.以前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
3. 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
根据意思写出本文出现的词语。
弄巧成拙
前功尽弃
技高一筹
课文作业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