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6 21: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竹节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
竹节人
豁开 疙瘩 冰棍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豁开 疙瘩 冰棍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huō
ɡē dɑ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jǔ sànɡ


lǐn lǐn
cái
chóu
我会读
















qiàn
lǐn



cái
chóu
diāo

duò

dūn

gùn
我会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duò
足字旁的最后一提和“朵”的横画、撇画,要互相穿插。
tuí
左边“秃”字最后一笔要变为横折提,避让右边的“页”。
cái
左下角是“衣”,要写得小一点儿,最后一笔要变为点。

fènɡ
fénɡ
裂缝
缝补
妈妈把我袖子上的裂缝( )缝( )补好了。
fènɡ
fénɡ
多音字
別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化为乌有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技高一筹 :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弄巧成拙 :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
颓 然 :形容败兴的样子。
词语解释
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了作者无限的乐趣,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甜美的情结。
第一部分(1-2):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了斗竹节人。
第二部分(3-4):写“我们”是怎样制造竹节人的。
第三部分(5-18):写“我们”是怎样玩竹节人的。
第四部分(19-29):写“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下课后,“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竟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段落划分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玩法:将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会摆动,手挥舞起来。竹节人的手上还可以安武器,两个竹节人在一起可以玩对打游戏。
“嵌入课桌裂缝”、“一拉一紧”,作者首先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把竹节人的玩法告诉大家。
作者接着把竹节人相像成威武的战士、健美的小伙,未斗之前便 摩拳擦掌,架式十足,显示出极强的战斗力,让人对接下来的比斗充满了期待。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地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齐天小圣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萧索冷清的“破课桌”和“叱咤风云的古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斗竹节人场面的激烈,又表达出作者的不胜感慨 。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小伙伴们玩得多么费尽心机,又是多么乐此不疲!好玩的游戏不仅把正值年少的“我们”迷得神魂颠倒,还吸引了平时都是一脸严肃的老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玩的地点:利用有裂缝的课桌玩儿竹节人,课桌变成古战场;
玩的方法:一个竹节人可以独自表演,两个竹节人会在一起搏斗,还可以把竹节人扮成孙悟空、窦尔敦和各种武士;
玩的时间:不仅下课玩,上课也玩;
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理解“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这句话?
语言
这是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这种玩法的喜爱。
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玩得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相近,心灵契合,师生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同学们回顾课文,说一说第22自然段中的“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用得好。
因为在这里,作者大词小用,语言诙谐,表现出游戏时间长、次数多,也突出了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童年时代对“竹节人游戏”的深深喜爱。
也许我们没有玩过“竹节人游戏”,但童年时代依然有美好的游戏记忆。只要热爱生活,即使物质条件匮乏也能找到开心、体会到快乐,生活中处处充满新奇,贵在学会发现。
小结
《竹节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课文主题
木偶玩具
木偶玩具是以杂木车成圆柱体、球体或半球体,运用变相夸张的艺术手法,加以雕刻、拼接、彩绘和装饰而成的人物玩具。具有简洁、明快、生动、传神的特点。产品包括民族娃娃、神话人物、戏剧人物、寓言人物、现代人物等。
知识拓展
1.弟弟jǔ sànɡ( )地pā( )
在床上。
2.这根mù ɡùn( )上有一个大
ɡē dɑ( )。
一、看拼音,写字词。
沮丧

木棍
疙瘩
随堂练
当堂测评
二、《竹节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多选)
A.如何制作竹节人玩具
B.如何玩竹节人玩具
C.从玩竹节人中得到的快乐
D.老师也痴迷上了竹节人玩具
ABCD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