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3 09: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百年辛亥忆中山弃医从政,立志革命创立政党,构想共和领导革命,建立共和继续斗争,捍卫共和晚年绝唱,国共合作孙中山革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弃医从政,立志革命创立政党,构想共和领导革命,建立共和继续斗争,捍卫共和晚年绝唱,国共合作孙中山革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孙中山名言弃医从政,立志革命创立政党,构想共和领导革命,建立共和继续斗争,捍卫共和晚年绝唱,国共合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1、弃医从政,立志革命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6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材P58正文第二段思考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早年人生道路上的两次重要转变是什么?从行医到从政;从改良主义转向革命共和追踪问题1:结合当时中国时代背景和孙中山的早年生活经历指出其转变的原因?
追踪问题2:请联系现实,谈谈青年的职业选择?(1)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2)民族责任心的驱使;
(3)孙中山早年到国外学习,接受西式教育;
(4)上书李鸿章的失败,使他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青年职业选择要与服务祖国、国家民族未来联系起来 2、创立政党,构想共和三民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用革命手段推
翻清王朝统治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核定地价,
增价归公前提核心发展补充追踪问题:
江泽民:“从他开始,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破清朝统治的稳定,为民主革命开拓了道路。”
据此指出,为什么说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统一领导,统一纲领,统一旗帜3、领导革命,建立共和阅读教材第三目(P60):
问题1: 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领导这场革命的主要组织是? 进一步指出这个组织在革命爆发之前作了哪些准备活动? 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什么作用?
标志:武昌起义领导组织:中国同盟会准备活动:与保皇派论战;策划组织一系列武装起义作用: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上、军事上的准备问题2:归纳孙中山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活动问题3: (对辛亥革命意义的探讨)
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匆匆过客”吗?意义归纳:
政治:
思想:
经济:
社会风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重大改变,促进社会进步
4、继续斗争,捍卫共和材料一: “今满清退位,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只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材料二:1912年8月,应袁世凯一再邀请,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共商国事,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表现出“以国家与人民为念”的虚假情意,孙中山被他所迷惑。孙中山推心置腹对袁世凯说:“袁总统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彼做十年总统必能为中国练五百万雄兵,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以统一中国。”
——P62历史纵横 根据材料,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分析民族和民权主义真的实现了吗?为什么? 没有实现。
①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②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5月北伐 因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问题: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作出的种种努力斗争,结局如何?
造成这种结局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晚年绝唱,国共合作材料一:“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
材料二: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1) 孙中山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的精神
(2)十月革命的影响
(3)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力量的突显
(4)中共的帮助
(5)共产国际的促成变化: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原因: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一般平民享有增加节制资本方针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2)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孙中山一生的三次重大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二、百年辛亥倍沉思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在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辉煌。在民主、民生、法治等词汇越来越受关注的时代,我们能从孙中山先生那里获得哪些启示? 关键词:民主1912年2月12
日清帝退位,
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于结束,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思想理念民主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1年胡锦涛“七一”讲话: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关键词:民主关键词:民生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经济工业化头发剪了 小脚松了 衣服换了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社会生活习俗社会生活文明化
天下兴亡,
匹妇有责。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关键词:民生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文明化。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土地改革、进行经济建设
2010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9个方面……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制定《共同纲领》、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修订《宪法》
2011年胡锦涛“七一”讲话,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关键词:法治三、中山精神促复兴探究: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他,使他“愈挫愈勇”?体现了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嘱从孙中山先生身上你认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高尚品质?(归纳“孙中山精神”)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精神① 毕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 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④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
——列宁
  他的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鲁迅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名人眼中的孙中山评价人物,理性分析 你如何看待这位20世纪引领历史的先驱?提示: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如何评价孙中山?功绩:
局限:
总评: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走向高潮。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前期革命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作业:我眼中的孙中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50字左右)缅怀中山精神
致力振兴中华
谢谢各位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