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19: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克洛维和查理大帝两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 )
①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都是日耳曼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如果封臣背主求荣,将会被领主抛弃;但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封臣同样可以抛弃领主。这说明在当时的西欧,封建关系存在的特点是( )
A.封建领主拥有绝对的专制权威 B.领主与封臣之间存在血缘关系
C.封建契约关系具有双向制约性 D.封臣拥有极大的独立自主权利
4.构建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下面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克洛维运用封君封臣制度建立法兰克王国
B.法兰克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C.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与基督教的兴起密切相关
D.查理曼帝国因外族入侵分裂为三个国家
5.如图展示了中世纪某一政治经济组织的面貌。它是( )
A.庄园 B.城市 C.行会 D.大学
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选项中符合该组织特征的是( )
A.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B.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C.庄园产品主要用来对外贸易 D.领主自己保留的耕地称为份地
7,下面是西欧某庄园法庭审判的案件统计表,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农奴之间的纠纷 100件
农奴与庄园主之间的纠纷 152件
农奴与爵士、教士之间的纠纷 5件
爵士、教士与庄园主之间的纠纷 8
A.农奴之间的矛盾最多 B.庄园法庭处理庄园内部的纠纷
C.庄园法庭可以随时开庭审理案件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8.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 )
A.商品经济逐步发展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9.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贵族放松了剥削 B.破产农民的大量进城
C.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D.激烈的城市平民斗争
10.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从前纯粹是一所医学校,后来成为医学研究中心,目的是培养医学人才,治病救人。与萨莱诺大学并驾齐驱的波隆那大学,是一所民法单科学校,培养法律人才,以解决商业纠纷和诉讼案件。这说明( )
A.大学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B.大学专业设置的随意性
C.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 D.大学冲破了教会的束缚
11.《从私人账簿、日记、回忆录到个人肖像全记录》中记载:“我们来看看安托尼奥的财产(1393年),他是一个羊毛梳洗工,他的八间房子(四间卧室)里有553件家什。”材料反映了中世纪的生活( )
A.市民 B.领主 C.部民 D.佃户
12.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13.《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 )
A.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奴隶处境有所改善
C.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废除封建领主特权
14.“东罗马文明就像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来睡大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为时代所抛弃。”此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是( )
A.封闭保守,缺乏创新 B.四处征伐,耗尽国力
C.地理位置十分恶劣 D.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15.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
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
二、材料解析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兵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封土。
——摘编自[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封君和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答出两点即可)(4分)
材料二西欧封建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避免政治分裂……但土地和权力层层下放和分割,且封臣与越级的领主并没有直接联系,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社会的涣散。如此,封君封臣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
——摘编自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2)材料二说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其后来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西欧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欧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的理解。(4分)
材料四12、13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货币与商品经济深入农村,逐渐瓦解了庄园的自然经济。同时,农奴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领主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因此,西欧的封建庄园日趋没落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封建庄园没落的原因。从社会发展的阶段角度,谈谈西欧封建庄园的没落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首先是在城市中产生的。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世俗文化的兴起,理性开始向信仰挑战,是对控制了人们思想千余年、渗透到社会生活所有角落的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彻底否定,中世纪的城市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
——《世界文明史》
(5)如何理解材料五中的“中世纪的城市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4分)
17.“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0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很多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严品的地方,一些手工业者慢慢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些精题详解城市。当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除了教堂和市政厅等较大的建筑物之外,其他房屋大多低矮,街道狭窄,拥挤不堪,沿街牛、羊、鸡、鸭等随处可见。材料二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到12世纪以后……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四 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工商业也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等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城市形成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俗教育学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4分)
(4)恩格斯认为“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根据材料四,分析恩格斯这么说的原因。(3分)
18.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盐、铁和贵族需要的奢侈品外,西欧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中的每个农户,也可以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生产着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等日用品,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领主在他的庄园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事务,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摘编自《西欧中世纪史》等
材料二 9-10世纪,西欧国王们为防止北欧海盗入侵而建立的“堡”,因其能提供防卫功能而吸引着工商业者,结果成长为城市。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商业的发展。此外,西欧的部分封建主还直接投入人力、物力或财力参与城市的兴建。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普遍兴起。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等
材料三 欧洲具有今天意义的大学出现于13世纪。在大学出现之前,欧洲的教育基本控制于教会手中。大学作为中世纪商业复兴的产物,它摒弃了基督教禁欲主义教育目的,在课程设置上也体现了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极力主张培养合格的律师、医师、祭师以及带有一定专门素质的公职人员。
——摘编自张艺真《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早期书院比较》等
(1)西欧庄园的劳动者所耕种的土地有哪些类型?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手段。(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大学出现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培养人才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A 6.B 7.B 8.C 9.C 10.C 11.A 12.C 13.B 14.A 15.B
16.(1)土地的封赐。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答出两点即可)
(2)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增强。
(3)中世纪欧洲以庄园为基本单位,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领主在庄园里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4)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货币与商品经济深入农村,逐渐瓦解了庄园的自然经济;农奴的反抗斗争。西欧封建庄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5)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的形成。
17.(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等等。
(2)规模小;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
(3)新兴市民的支持(或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大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为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1)自营地、份地。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或独立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领主在庄园内独立行使政治权力)。
(2)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和商业的发展;封建领主的支持和重视。(答出两点即可)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3)商品经济的发展;基督教会垄断教育。课程设置世俗化;注重培养合格的专业人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