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2005年,韩国江陵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韩国“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外传播与辐射)
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
非正式会谈
抖音国际版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1.过程
两汉之际: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阅读教材本目内容,概括其简要过程。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
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传入中国
开始传入
日趋兴盛
完成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同佛、道相融合
隋唐时期,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
宋明时期,被儒学兼容形成宋明理学
融为一体
藏传佛教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1.过程
2.影响
积极:影响了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请举例说明)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
佛教一经传入就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巨大的撞击,它不仅从题材上“霸占”了中国画坛,且也“掳掠”了中国人的心灵。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她那悠久、精湛的文化艺术不可能完全受外来宗教的“摆布”。
宋·赵光辅 番王礼佛图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人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的幸与不幸的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
佛 系 三 连
都行 可以 没关系
云冈石窟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所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1.明末清初的“西学(科技)东渐”
2.晚清和民国初期西学(科技、教育、政治理论等)的进一步传入
3. 十月革命后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1.明末清初的“西学(科技)东渐”
明末:【意】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方面的新知识。
徐光启等主张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
清初: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参与天文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徐光启
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
南怀仁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2.晚清和民国初期西学(科技、教育、政治理论等)的进一步传入
(1)背景:国门被迫打开,民族危机加剧。
(2)影响: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逐步近代化。
(3)过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开设英文、法文、俄文等馆,设天文算学馆。派遣留学生如严复、詹天佑等赴欧美学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意义: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传入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运动
民国初年: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是倡导者,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1.明末清初的“西学(科技)东渐”
2.晚清和民国初期西学(科技、教育、政治理论等)的进一步传入
3. 十月革命后接受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民主主义者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之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陈望道翻译的中国第一部
共产主义宣言
李大钊率先宣传十月革命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层次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译西书籍,仿制西方战舰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教育)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黄兴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外传播与辐射)
项目 传入、辐射地 影响
汉字
儒学
佛教
社会制度、节日习俗等
科技(四大发明)
物质文化(茶、丝织品、瓷器等)
阅读教材本目内容,完成表格。
日本假名
朝鲜谚文
越南喃字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崔致远《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汉业乃公三尺剑,昭陵无骨一杯羹。元勋尽供范醢( zuhai )肉,史册虚传带砺盟。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休兵。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诚。
——17世纪【日】那波守之《读汉高帝纪》
韩国首尔景福宫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汉服
日本和服
汉服
韩国韩服
日本法隆寺
韩国首尔景福宫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思维拓展】这三大发明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发挥如此大的威力呢?
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在所有民族中,只有他们始终以日蚀月蚀、行星会合来标志年代;……其他民族虚构寓意神话,而中国人则手中拿着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其朴实无华,在亚洲其他地方尚无先例。
我读孔子的许多书籍,并作笔记,我觉着他所说的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
——【法】伏尔泰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论孔子》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西方人穿的丝绸
西方人饮茶
china 瓷器
China 中国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中国宫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外传播与辐射)
项目 传入、辐射地 影响
汉字 东亚(如朝、日)、东南亚(如越南) 推动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后来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儒学 东亚、东南亚、欧洲 朝、日等国的各级学校一度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 朝鲜、日本 影响了人们宗教信仰。
社会制度、节日习俗等 东亚、东南亚 朝鲜的政治制度,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赋税制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
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科技(四大发明) 中亚、西亚、欧洲 造纸术推动了欧洲教育、政治、商业等的发展。
火药推动了欧洲武器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推动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欧洲人在活字印刷术基础上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物质文化(茶、丝织品、瓷器等) 中亚、西亚、欧洲 丰富了人们生活。
孔子学院的外国学生(学员)用毛笔书写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