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2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它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又因其特色被称为“天下第一亭”,并因欧阳修为之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专门为欧阳修游玩而建。 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醉翁亭内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宁静;古树婆娑,亭台错落;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学习任务一 根据字词特点,归纳特殊用法
而: 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表顺接)
②泉香而酒冽 (表并列)
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
④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
⑤面山而居 ( 表修饰)
绝: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断,断绝)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
③佛印绝类弥勒 (极,非常)
也:①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与“者”连用,表判断语气)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
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结构助词,的)
②名之者谁 (代词)
一词多义
乐: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快乐)
②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
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
意: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趣,情趣)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打算)
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②临溪而渔 (到)
③执策而临之 (面对)
④把酒临风 (迎着)
名:①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动词,命名)
②卷卷有爷名 (名词,名字)
穷:①乐亦无穷也 (尽)
②蝉则千转不穷 (停止)
(1)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意趣,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花。今义:芳香。)
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倒下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判断】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表判断】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
特殊句式
学习任务二 给景物取名,体会景之美
活动:默读文章第1段,结合书下注释和前后文语境理解文意,从中找出描写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根据景物的
特点命名。
景物描写句子 景物取名
环滁皆山也 山环滁州图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琅琊蔚秀图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酿泉写峰图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临泉上图
方法:事物+特点
思考: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视角: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范围:由大到小、由远及近
游踪:山-----水-----亭(移步换景)
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寻胜醉翁亭
主 标 题
问题:形、声、色、态是常用的写景角度,在“寻胜醉翁亭”这一主题下,文章分别用哪些词语写出了景物
的形、声、色、态 各自表现景物怎样的特点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摹形:环绕连绵
绘色:苍翠葱郁
拟声:悦耳动听
仿态:动感活泼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像鸟的翅膀一样
从高处往地处看
仿态:灵动有趣
高踞奇险
环绕连绵、苍翠葱郁的山
悦耳动听、动感活泼的水
灵动有趣、高踞险奇的亭
山水映衬之美
活动:根据所学的方法,完成下表
依据的原文 画面命名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瞑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朝日散雾图
暮云暗谷图
春花开香图
夏树茂阴图
秋高霜洁图
冬水石出图
总结: 《醉翁亭记》中的景之美
“寻胜醉翁亭’
移步换景之妙、山水相映之美
"饱览时空景"
丰富有序之妙、动静相生之美
活动:边读第3、4段边在书上圈画出标志层次的词语,然后利用这些词语对文意的提示作用,找一找文中描
述了哪些人与事,并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些人与事。
学习任务三 寻找文眼,探究人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滁人游山
太守设宴
众宾欢宴
太守醉酒
展现风俗事
主 标 题
问题:《醉翁亭记》中所展现的风俗事是否都是“乐”事 请同学们细读文本,找出能体现“乐”的词句,
并分析这些词句是如何体现“乐”的。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身份:负者、行者、伛偻、提携
行为:歌、休、呼、应、不绝
悠闲自在、轻松惬意
呼朋引伴、和睦融洽
神采奕奕、欣喜雀跃
活动:根据文中词句,通过合理想象,补充时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绘一个滁人游山的
画面,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
滁人乐游
山腰上,几个背包人神色轻松,他们边走边悠闲地哼着自己喜欢的山歌。茂密的大树洒下一片浓荫,爬山的游人们在这里歇脚,有的说着奇闻趣事,有的听得津津有味。爬山的队伍里,前面的人兴致勃勃地呼喊:“快走哇!”后面的人眉飞色舞地回应: “来了,来了!”山路上,老年人弯着腰,拄着杖,笑眯眯地欣赏这山中的美景。小孩子则时不时地挣开大人牵着的手,蹦跳地向山中跑去。
活动:综合阅读3、4段,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乐”的类型 “乐”的表现 “乐”的原因
山水之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而乐亦无穷也。 山水相映、动静相生
时序变换、丰富多姿
宴饮之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民风淳朴、社会清明、
关系和谐、物阜民丰
滁人之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禽鸟之乐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平等和睦、官民协调
太守之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醉能同其乐 与民同乐
问题:本文作者欧阳修,在文中有三个称呼,一是醉翁,二是太守,三是庐陵欧阳修。请阅读以下拓展
资料,根据文中几种的表现与原因,说说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任务四 趣谈人物称呼,感受作者情怀
材料一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以范仲淹为首的数位大臣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
材料二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①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②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 ----欧阳修《丰乐亭记》
材料三
清代过珙评价《醉翁亭记》: “有无限乐民之乐意,隐见言外,若止认作风月文章,便失千里。”
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醉翁的情怀
亲民爱民、与民同乐
-----太守的理想
平和旷达、豁然开朗
-----欧阳修的胸襟
《醉翁亭记》的巨大影响力
《滁州志》记载: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
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
——醉翁亭二贤堂
饮既不多缘何能醉
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醉翁亭楹联
上联:欧阳修赐名醉翁亭,赏琅琊感受山水乐
下联:范仲淹重修岳阳楼,观洞庭叹息天下忧
名联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