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留心观察天气,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会读“压、蝉”等 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 9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 7个词语。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并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雨字,让学生联想雨的情景,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带雨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以此导入雷雨这节课,展示课题并伴有声音,使之更形象。
1、复习词语词语游戏:通过躲雨的游戏让同学们复习生字词,并用“开小火车”的方式提问部分同学,了解学生掌握生词情况。
2、朗读感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朗读课文,让同学们找寻这篇课文写了哪三个场景?对这三个场景分别进行分段,这三个场景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找学生回答,并分段。
【分步讲授】
1.雷雨前:
指名分开朗读,并让学生圈出看到了哪些景物,读后提问,找学生回答“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最后老师带领同学小结归纳: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出示乌云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的压下来”的感受,认真体会“满天”“黑沉沉”的含义,出示树叶、蝉的图片,压字做动作感受雷雨即将到来的那种“闷”和雷雨前的安静,并找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时候通过聆听风声,引出“忽然来了一阵大风......”,体会风来的急和大。就连蜘蛛也“垂下来”逃走了,讲解垂的含义,并对“落”字作对比,提问学生对这两个字的感悟;带领学生一起书写“垂”字,并让学生自己书写,讲台下巡回检查,并指出书写不规范的地方。播放闪电和雷声的图片和声音,感受“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并找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感受闪电和雷声的状况。最后试着背诵雷雨前的情景。
2. 雷雨中:
默读雷雨中的情景(4-6段),读后播放开始下雨的声音,感受雷雨“哗,哗,哗”的下雨声,和雨越下越大;提问,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齐读并找学生朗读“渐渐地......也小了”。最后试着背诵雷雨中的情景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
自由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小组讨论:雨停了之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图片认真去感受雨后之美。把美的感觉读出来,请同学们读 7、8自然段。
4、试着让学生们背诵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雷雨前读的低沉、紧张;雷雨中读的急促;雷雨后读的声音高昂,独读出空气清新、充满生机的美感。
5、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作者能认真观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分别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雷雨前天气闷热。雷雨中雨下的很大。雷雨后景色很美。同学们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雷雨这篇课文的,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