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25 实验与探究
专题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普通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
D.需要高倍镜下才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答案 C
2.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区分开,单独研究各自作用
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氧气中O的来源
C.梅塞尔森利用同位素14N和15N的放射性,证明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卡尔文利用12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的C转化为有机物中C的转移路径
答案 A
3.生物科学史蕴含着科学家的思维和智慧,关于细胞膜成分和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95年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B.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推断: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呈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认为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
D.1970年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 B
4.实验中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等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以备重复使用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
D.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 B
5.在下列生物学实验中,试剂被替代后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用醋酸洋红液代替甲紫溶液
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用95%的乙醇和无水碳酸钠代替无水乙醇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答案 D
6.研究发现,3型β微管蛋白基因(TUBB3)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siRNA可调节基因的表达,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TUBB3mRNA/表达量 TUBB3蛋白/表达量 细胞凋亡率/%
人胃癌 细胞组 1.02 0.31 2.21
siRNA+人 胃癌细胞组 0.34 0.21 19.88
A.TUBB3蛋白可能具有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B.TUBB3mRNA的合成标志着细胞已经发生异常分化
C.TUBB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一定含有21种氨基酸
D.siRNA调节机理可能是抑制TUBB3基因的转录
答案 D
7.为了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的作用,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家兔(性别决定为XY型)胚胎生殖系统分化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其外生殖器表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外生殖器 组别
不做摘除手术 进行摘除手术
处理 甲组 雄性 雌性
乙组 雌性 雌性
A.甲组幼兔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乙组幼兔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B.手术摘除未成熟的组织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C.实验结果验证了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组织提供的激素信号
D.若摘除甲组组织的同时给予适量睾酮刺激,则会发育出雄性外生殖器官
答案 C
8.近年来,我国的干旱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抗干旱胁迫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寡霉素研究水稻抗干旱胁迫效应,过程如下: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和转Z基因的水稻数株,随机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小时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实验温度、光照强度、环境CO2浓度等
B.寡霉素可抑制光合作用,其抑制部位是叶绿体基质
C.喷施NaHSO3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还可以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D.Z基因可作为水稻胁迫育种的目的基因进行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 B
9.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骨架被破坏,严重时诱发细胞凋亡。肾足细胞数目减少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为了探究Cdk5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肾足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相关处理及部分数据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条件 细胞凋亡 率/% Cdk5表达 水平
1 正常糖 3.69 +
2 高糖 17.15 +++++
3 高糖+空白对照质粒 16.95 +++++
4 高糖+Cdk5miRNA质粒 10.34 +++
注:miRNA是一类微小RNA,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Cdk5miRNA质粒能减少细胞中Cdk5的表达量。
A.Cdk5过度表达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
B.第3组的作用是排除质粒本身对肾足细胞Cdk5表达的影响
C.第1、4组数据表明高糖刺激引起肾足细胞凋亡也与Cdk5表达增高有关
D.根据实验推测,Cdk5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肾足细胞的损伤
答案 C
10.药物E是治疗糖尿病常用的降血糖药。为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同类型新药,科研人员对植物来源的生物碱NB降血糖效果进行了研究,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其中STZ是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安排第4次检测血糖浓度的时间是第120min
B.为判断模型是否构建成功最好在第②组小鼠空腹状态下测血液胰岛素含量
C.若第④组的血糖浓度在第4次检测时比前3次都低,说明NB能降血糖
D.本实验以①②③组做对照,以确认实验材料和方法能有效检测药物疗效
答案 D
11.结肠癌是指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可抑制肿瘤生长。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具有益气化痰、理气畅中的功效。为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对患有结肠癌小鼠的调控作用,将小鼠结肠癌细胞经传代培养后,于裸鼠(无胸腺)颈部背侧皮下接种,构建肿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均等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组(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mg/kg)及香砂六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5.4g·kg-1、10.8g·kg-1、21.6g·kg-1)。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序号 组别 肿瘤质量(mg) 抑瘤率(%)
1 模型组 1.58 0
2 阳性组 0.75 52.53
3 香砂六君子汤低剂量组 1.02 35.44
4 香砂六君子汤中剂量组 0.74 53.16
5 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 0.5 68.35
A.模型组作为对照组,为其他实验组提供了抑制肿瘤效果的参照标准
B.裸鼠作为实验对象,避免了自身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干扰实验结果
C.中剂量组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与奥沙利铂抑制肿瘤的机理相同
D.高剂量组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抑制肿瘤的最适浓度为21.6g·kg-1
答案 B
12.利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检测血浆中甲胎蛋白含量的基本过程:将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胎蛋白、定量的相应抗体和被检测者的血浆混合,标记的和未标记的甲胎蛋白会竞争性结合定量的抗体。一段时间后,通过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从而计算出未标记的甲胎蛋白含量,该技术使微量的甲胎蛋白得以精确定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使用3H对甲胎蛋白进行标记
B.该技术的原理之一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C.甲胎蛋白可随血液流至全身,故可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测定
D.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放射性越强,表明体内越易出现癌细胞
答案 D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13.尿酸是含嘌呤类物质的代谢产物,血液中尿酸含量持续偏高是痛风病征之一,人体内67%的尿酸是内源性尿酸。为探究艾叶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简称XOD,可催化生成尿酸)的作用及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作用,科研人员用小鼠做实验得出以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表 艾叶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UA、Scr、BUN水平及肝脏XOD活性的影响
组别 剂量/ (g· kg-1) UA/ (μmol· L-1) Scr/ (μmol· L-1) BUN/ (mmol· L-1) XOD活性/ (U· g-1)
正常 组 0 86.2 31.16 7.71 18.65
模型 对照组 0 90.6 31.73 9.01 23
别嘌 呤组 0.004 79.98 28.31 5.46 18.22
低剂 量组 0.5 85.05 31.2 7.1 9.82
中剂 量组 1.1 83.69 30.68 6.68 6.42
高剂 量组 1.7 82.37 30.12 5.55 5.09
注:小鼠血清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反映肾功能;别嘌呤是降尿酸药物。
A.该实验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需人为制造高血尿酸模型,模型组用药前后可相互对照,不用与正常组作对照
B.实验过程中为保证XOD活性需要加入缓冲液,实验结果证明艾叶醇提取物对XOD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C.从结果可得知,高剂量艾叶醇提取物和别嘌呤联合用药可以很好降尿酸并保护肾功能
D.因为碱基互补配对,食物的DNA中嘌呤的比例必然为50%,所以高尿酸人士无需控制饮食
答案 ACD
14.把豌豆放在26 ℃的黑暗处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上分别制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C组)、只含IAA(I组)、只含赤霉素(G组)的几种同浓度溶液中,3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切段S1对激素的反应
图3 切段S2和S3对激素的反应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激素的种类
B.该实验证明赤霉素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显著优于IAA
C.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细胞对于不同种类的激素反应不一定相同
D.将豌豆放在黑暗中处理,是为了防止光照下产生IAA对实验造成干扰
答案 ABD
三、非选择题
15.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病,其症状主要是口腔、手等部位出现疱疹,伴有发热,食欲明显降低等。EV71的结构模式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被EV71感染后,将会启动特异性免疫对其进行清除。该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 。
(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婴幼儿体内缺少针对EV71的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EV71的四种结构蛋白不适合用于疫苗研发的是 ,原因是 。
(3)IFIT5是一种促进干扰素分泌的调节因子,miRNA-200b是一种较短的非编码单链RNA。科学家对EV71致病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EV71导致宿主细胞内miRNA-200b增加,抑制IFIT5合成,进而使干扰素含量降低,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备选实验材料:动物细胞、EV71、miRNA-200b抑制剂等)。
答案 (1)激活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
(2)抗体和记忆细胞 VP4 VP4位于病毒颗粒内部,不容易被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 (3)将动物细胞平均分成三组,第一组不做处理,第二组用EV71侵染细胞,第三组加入miRNA-200b的抑制剂后再用EV71侵染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三组细胞中miRNA-200b、IFIT5和干扰素的含量。
16.TRPV1是神经元上的一种阳离子通道,能被辣椒素、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物质识别并激活,使阳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最终形成痛觉。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损伤后,局部细胞释放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炎症因子,与 结合,使神经细胞膜电位变为 ,产生兴奋并最终传递到 ,形成痛觉。
(2)研究人员对某镇痛药物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不做任何处理;乙组:福尔马林处理;丙组:福尔马林处理后,再用药物A处理。将三组大鼠放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其疼痛反应并评分,测定三组大鼠体内TRPV1mRNA相对含量。结果如表及图。
三组大鼠疼痛评分(数值越大代表痛感越强)
组 别 大鼠数 量(只) 1min 5min 30min 60min 90min
甲 12 0 0 0 0 0
乙 12 4.9 4.2 3.9 3.2 1.5
丙 12 4.8 3.2 2.5 2.0 1.1
①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为 。与另外两组相比,乙组的作用是 。
②每组用12只大鼠,是为了 。
③据上述结果分析,用福尔马林处理大鼠,除可造成组织损伤,导致局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外,还能使 ,进而引发强烈的疼痛反应。而药物A能 ,减弱福尔马林处理造成的疼痛反应。
答案 (1)TRPV1 外负内正 大脑皮层 (2)①甲组 与甲组相比,乙组可确定疼痛模型大鼠是否建构成功;与丙组相比,乙组可确定药物A的作用效果及机理 ②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细胞合成更多的TRPV1,与炎症因子结合 抑制细胞合成更多的TRPV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