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专题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只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
B.植物细胞液泡中含有无机盐、氨基酸和光合色素等
C.用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不能获取分泌蛋白的形成路径
D.取洋葱的根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含叶绿体的新植株
答案 B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的观点之一,也是“生命观念”的基本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浆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脂质分子进入细胞的速率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D.细胞核的核孔有利于各种物质出入,核仁是装配核糖体的场所
答案 B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含有糖类参与形成的化合物
B.细胞膜上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细胞质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不一定同时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答案 C
4.叶绿体是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借助高倍显微镜可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B.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记
C.叶绿体外膜、内膜及类囊体薄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D.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纸层析法分离
答案 A
5.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引起,能够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也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猴痘患者的症状与天花患者的症状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猴痘病毒与HIV相比,性状更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异
B.猴痘病毒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C.将猴痘病毒的DNA彻底水解能得到5种有机物
D.猴痘病毒的蛋白质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 C
6.高等植物种子中贮藏的蛋白质可分为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4类。在种子胚的发育过程中,醇溶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直接出芽形成蛋白贮藏体;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后,根据各自的分选信号进入特定的运输囊泡,转运至蛋白质贮藏型液泡中贮存,若分选信号缺失或突变,则会导致贮藏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无法正确地贮藏。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时,贮藏蛋白可以被分解为氨基酸
B.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C.分选信号缺失会导致种子整体蛋白质品质和含量下降
D.种子胚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
答案 D
7.驱动蛋白是以细胞骨架为轨道的马达蛋白。如图所示,驱动蛋白通过头结合和水解ATP,导致颈部发生构象改变,使两个头部交替与细胞骨架结合,从而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将尾部结合的“货物”(运输泡或细胞器)转运到指定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驱动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
B.图示转运“货物”的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同一细胞中驱动蛋白和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结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D
8.如图为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器的相关图示,关于图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C代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其类囊体薄膜
B.图2中丙代表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
C.图1中的①②两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和流动性
D.图2中的甲就是图1中的E和F,图2中的乙就是图1中的C和D
答案 D
9.线粒体呈线状或粒状,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我国学者发现,缺氧/复氧会导致一种特殊的环状线粒体出现,但不清楚其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膨胀和环状两种状态,膨胀线粒体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途径被选择性降解;环状线粒体能抵抗自噬体—溶酶体途径,化学药物处理后,虽然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转至适宜条件下能恢复常态。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图示自噬体包含4层生物膜,将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体—溶酶体
B.饥饿条件下,线粒体自噬可提供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C.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稳态
D.环状线粒体可在适宜条件下恢复常态,且化学药物不影响其功能
答案 D
10.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完成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SRP可以同时结合DP和信号序列,从而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C.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上图中这样的过程
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则不能合成结构正确的分泌蛋白
答案 C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11.味觉细胞感受甜味分子信息的过程如图所示,味传导蛋白由α、β和γ三个亚基构成,当α亚基与鸟苷二磷酸(GDP)结合时,该蛋白无活性,与鸟苷三磷酸(GTP)结合时被激活,裂解为Gɑ-GTP和GβGγ两部分,Gɑ-GTP能够使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态的蛋白激酶A(PKA)可作用于K+通道蛋白,最终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甜味分子 SR:甜味受体 cAMP:环腺苷酸
A.Gɑ-GTP改变了AC的空间结构,使其能催化cAMP合成
B.激活态PKA能降低K+通道蛋白磷酸化过程的活化能
C.K+通道蛋白的磷酸化会导致味觉细胞膜内的电位降低
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答案 ABD
12.内质网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会经囊泡运往高尔基体。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当超过内质网质量控制能力的限度时,会造成内质网的损伤,从而引起UPR(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应答反应),UP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缓解内质网的负担和损伤。下列描述属于UPR的是( )
A.增加折叠酶的数量,促进蛋白质完成折叠
B.降低内质网膜的流动性,减少囊泡的形成
C.激活相关的蛋白质降解系统,水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D.影响细胞中相关核酸的功能,减少分泌蛋白的合成
答案 ACD
13.研究发现,机体内大多数细胞都能够产生外泌体。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大小一般为30~100 nm,其结构如图。它可在细胞间往来穿梭进行信息传递,参与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外泌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外泌体膜蛋白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外泌体将其携带的microRNA等物质释放到靶细胞内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microRNA与靶细胞内相应基因转录成的mRNA结合,影响基因转录进而调控靶细胞的生命活动
答案 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