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7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7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13: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7 细胞的生命历程
五年高考
考点1 细胞增殖
1.(2023湖北,13,2分)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内会积累较高浓度的乳酸。研究发现,乳酸与锌离子结合可以抑制蛋白甲的活性,甲活性下降导致蛋白乙的SUMO化修饰加强,进而加快有丝分裂后期的进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乳酸可以促进DNA的复制
B.较高浓度乳酸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C.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大量乳酸
D.敲除蛋白甲基因可升高细胞内蛋白乙的SUMO化水平
答案 D 
2.(2022江苏,7,2分)培养获得二倍体和四倍体洋葱根尖后,分别制作有丝分裂装片,镜检、观察。如图为二倍体根尖中三个细胞的照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区的区段进行制片
B.装片中单层细胞区比多层细胞区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细胞
C.在低倍镜下比高倍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细胞
D.四倍体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
答案 D 
3.(2022天津,6,4分)用荧光标记技术显示细胞中心体和DNA,获得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均发生在图示时期
B.图中两处DNA荧光标记区域均无同源染色体
C.图中细胞分裂方向由中心体位置确定
D.秋水仙素可促使细胞进入图示分裂时期
答案 C 
4.(2022辽宁,8,2分)二甲基亚砜(DMSO)易与水分子结合,常用作细胞冻存的渗透性保护剂。干细胞冻存复苏后指标检测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指标 冻存剂
合成培养基+DMSO 合成培养基+DMSO+血清
G1期细胞数百分比(%) 65.78 79.85
活细胞数百分比(%) 15.29 41.33
注: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DNA复制期)和G2期
A.冻存复苏后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人类某些疾病
B.G1期细胞数百分比上升,导致更多干细胞直接进入分裂期
C.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响G1期,增加干细胞复苏后的活细胞数百分比
D.DMSO的作用是使干细胞中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
答案 B 
5.(2021重庆,7,2分)有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DNA发生损伤时,P53蛋白能使细胞停止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并激活DNA的修复,修复后的细胞能够继续完成细胞周期的其余过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53基因失活,细胞癌变的风险提高
B.P53蛋白参与修复的细胞,与同种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时间变长
C.DNA损伤修复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若组织内处于修复中的细胞增多,则分裂期的细胞比例降低
答案 C 
6.(2023北京,21,10分)变胖过程中,胰岛B细胞会增加。增加的B细胞可能源于自身分裂(途径Ⅰ),也可能来自胰岛中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途径Ⅱ)。科学家采用胸腺嘧啶类似物标记的方法,研究了L基因缺失导致肥胖的模型小鼠IK中新增B细胞的来源。
(1)EdU和BrdU都是胸腺嘧啶类似物,能很快进入细胞并掺入正在复制的DNA中,掺入DNA的EdU和BrdU均能与    (用字母表示)互补配对,并可以被分别检测。未掺入的EdU和BrdU短时间内即被降解。
(2)将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混合培养于多孔培养板中,各孔同时加入EdU,随后每隔一定时间向一组培养孔加入BrdU,再培养十几分钟后收集该组孔内全部细胞,检测双标记细胞占EdU标记细胞的百分比(如图)。图中反映DNA复制所需时长的是从    点到    点。
(3)为研究变胖过程中B细胞的增殖,需使用一批同时变胖的小鼠。为此,本实验使用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即饲喂诱导物后小鼠的L基因才会被敲除,形成小鼠IK。科学家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制备小鼠IK:
①纯合小鼠Lx:小鼠L基因两侧已插入特异DNA序列(x),但L的功能正常;
②Ce酶基因:源自噬菌体,其编码的酶进入细胞核后作用于x,导致两个x间的DNA片段丢失;
③Er基因:编码的Er蛋白位于细胞质,与Er蛋白相连的物质的定位由Er蛋白决定;
④口服药T:小分子化合物,可诱导Er蛋白进入细胞核。
请完善制备小鼠IK的技术路线:          →连接到表达载体→转入小鼠Lx→筛选目标小鼠→
         →获得小鼠IK。
(4)各种细胞DNA复制所需时间基本相同,但途径Ⅰ的细胞周期时长(t1)是途径Ⅱ细胞周期时长(t2)的三倍以上。据此,科学家先用EdU饲喂小鼠IK,t2时间后换用BrdU饲喂,再过t2时间后检测B细胞被标记的情况。研究表明,变胖过程中增加的B细胞大多数来源于自身分裂,与之相应的检测结果应是        。
答案 (1)A (2)Q R (3)获得Er基因-Ce酶基因的融合基因 饲喂口服药T (4)B细胞被双标记的比例非常低
考点2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
1.(2022湖北,6,2分)BMI1基因具有维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能力。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系祖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B.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
C.该研究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
D.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
答案 A 
2.(2022重庆,6,2分)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见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细胞特征 核DNA含量增 加的细胞比例 吞噬细 菌效率
对照组 均呈球形 59.20% 4.61%
实验组 部分呈扁平状, 溶酶体增多 9.57% 18.64%
A.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
C.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
答案 C 
3.(2021山东,3,2分)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KFERQ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α-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分化
C.抑制L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
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答案 C 
4.(2022河北,14,3分)(多选)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
B.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
C.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
D.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
答案 ACD 
5.(2021辽宁,18,3分)(不定项)肝癌细胞中的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可通过微囊泡的形式分泌,如图所示。微囊泡被单核细胞摄取后,PKM2 进入单核细胞内既可催化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又可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微囊泡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微囊泡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PKM2主要在单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起催化作用
D.细胞因子促进肝癌细胞产生微囊泡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 ABD 
考点3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2023山东,3,2分)研究发现,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作为支架蛋白参与形成特定的复合体,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该细胞炎症性坏死,病原体被释放,该过程属于细胞焦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蝌蚪尾的消失不是通过细胞焦亡实现的
B.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响细胞焦亡
C.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D.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答案 B 
2.(2023海南,4,3分)根边缘细胞是从植物根冠上游离下来的一类特殊细胞,可合成并向胞外分泌多种物质形成黏胶层。用DNA酶或蛋白酶处理黏胶层会使其厚度变薄。将物质A加入某植物的根边缘细胞悬液中,发现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加厚,细胞出现自噬和凋亡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边缘细胞黏胶层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B.物质A可导致根边缘细胞合成胞外物质增多
C.根边缘细胞通过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物质A引起的根边缘细胞凋亡,是该植物在胚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的结果
答案 D 
3.(2023湖南,7,2分)基因Bax和Bcl-2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
B.TRPM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C.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D.可通过特异性促进癌细胞中TRPM7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相关癌症
答案 D 
4.(2022山东,1,2分)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答案 C 
5.(2021河北,5,2分)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答案 A 
6.(2022辽宁,17,3分)(不定项)Fe3+通过运铁蛋白与受体结合被输入哺乳动物生长细胞,最终以Fe2+形式进入细胞质基质,相关过程如图所示。细胞内若Fe2+过多会引发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发生铁依赖的程序性死亡,称为铁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早期内体和晚期内体是溶酶体形成前的结构形式
A.铁死亡和细胞自噬都受基因调控
B.运铁蛋白结合与释放Fe3+的环境pH不同
C.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会导致膜流动性降低
D.运铁蛋白携带Fe3+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ABC 
三年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天津河北区一模,5)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如图所示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期
B.此时期染色体数目是核DNA数目的一半
C.该时期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受星射线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D.统计多个视野发现处在此时期的细胞数多于处在分裂间期的细胞数
答案 B 
2.(2023重庆一模,6)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与G1期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量均不变
B.抑制DNA合成后,检验点2不能通过
C.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D.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
答案 A 
3.(2023河北沧州一模,6)表1列出了人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某阶段的特征,表2统计了时期a~d所具有表1所述特征的数量。a~d分别表示分裂间期的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分裂期,但对应关系未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表1
特征1 核膜消失或重建
特征2 具有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特征3 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粒上
特征4 细胞核中正在发生DNA的复制
表2
时期 a b c d
具有特征的数量 2 3 1
A.a时期具有特征2和特征4
B.b时期具有的特征数量是1
C.c时期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
D.d时期细胞中DNA完成复制
答案 D 
4.(2023河北邯郸一模,2)细胞焦亡是近年来人们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由机体受到病理性刺激而产生,表现为细胞不断涨大直至破裂,其内容物溢出后可促进白细胞介素的释放,加重炎症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B.细胞焦亡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变化
C.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都与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D.细胞焦亡过程中,细胞的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 D 
5.(2023福建漳州三模,3)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细胞内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出现障碍,引起损伤的细胞器等堆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自噬需要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
B.细胞自噬的产物可以重新被细胞利用
C.损伤细胞器堆积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
D.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答案 D 
6.(2022福建厦门四模,7)iPS细胞是将某些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后再经诱导而成的多能干细胞。科研人员利用患者自身成纤维细胞获得iPS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制作出一层0.5 mm厚的“眼角膜”,用于自身角膜移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与成纤维细胞相比,iPS细胞分化程度更高
B.“眼角膜”的制作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C.“眼角膜”的制作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患者移植“眼角膜”后理论上不会发生免疫排斥
答案 A 
7.(2022福建龙岩一模,6)自由基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可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从而损伤细胞。正常细胞内存在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包括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前者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科学家Sohal等人将SOD和CAT基因导入果蝇,使转基因果蝇比野生型果蝇的这两种酶基因多一个拷贝,转基因果蝇中SOD和CAT活性升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由基无法及时清除的细胞容易发生癌变
B.自由基无法及时清除的细胞,膜流动性降低
C.被自由基攻击而死亡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D.与野生型果蝇相比,转基因果蝇寿命可能更长
答案 C 
8.(2023河北衡水中学一调,5)细胞自噬会因各种胁迫信号的诱导而发生,如在饥饿状态下,胞质中的可溶性蛋白和部分细胞器可被自噬并降解成氨基酸等小分子,进而用于细胞中的能量供给和物质合成等生命活动,这是真核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隔膜可来自细胞中的内质网,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工人在硅尘环境下容易患硅肺,原因是溶酶体中有分解SiO2的酶,使自噬过程异常
D.自噬溶酶体中的大分子被水解生成小分子后,穿过一层膜进入细胞质基质被再次利用
答案 C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9.(2023湖南永州二模,13)(不定项)图1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某二倍体植物(2N)茎尖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核DNA含量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相对值。图2为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a、b)的横切面变化及运行路径,①→②→③表示a、b位置的依次变化路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茎尖细胞周期可表示为图1中的Ⅱ→Ⅲ→Ⅰ
B.图1中处于Ⅱ时期的细胞正在大量利用碱基T和U
C.图2中的①→②→③变化可出现在图1中的Ⅰ时期
D.图1中处于Ⅰ时期的某些细胞可能有2N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ACD 
10.(2023辽宁大连一模,16)(不定项)如图为“促有丝分裂因子”调控细胞增殖示意图。图中CDK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它需与相应的周期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调控细胞周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Rb蛋白是一种与调控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
A.物质甲属于细胞周期蛋白
B.推测物质甲与CDK结合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Rb蛋白磷酸化不利于相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D.抑制CDK活性的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答案 ABD 
11.(2022江苏南通海门二诊,18)(多选)动物细胞中受损细胞器被内质网包裹后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这一现象称为细胞自噬。在鼻咽癌细胞中抑癌基因NOR1的启动子呈高度甲基化状态,NOR1蛋白含量低。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NOR1基因的表达得到恢复,自噬体囊泡难以形成,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在细胞废物清除、结构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癌细胞可借助细胞自噬作用对抗营养缺乏造成的不利影响
C.鼻咽细胞癌变后,NOR1基因转录受到抑制,自噬作用减弱
D.细胞自噬受相关基因调控,自噬过强时会引起细胞凋亡
答案 A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