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7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下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B.该时期细胞核中的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C.该时期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D.统计多个视野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
答案 C
2.科研人员用某工业污水培养洋葱18h后,再放入清水中恢复培养24h,取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发现染色体片段断裂(图①、图②),有些断裂后再融合形成染色体桥(图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制片需经甲紫溶液染色→漂洗→盐酸解离等步骤
B.使用高倍物镜寻找分生区细胞来观察染色体
C.图③箭头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图中①②③表明污水处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C
3.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星射线对染色体附着的连续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A.中心体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B.图1发生在前期,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
C.图2发生在后期,染色体在星射线牵引下移动
D.图1~3过程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两极
答案 C
4.下列关于某生物(2n=2)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图中显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甲、乙细胞中核DNA的含量相同
C.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D.丙细胞出现细胞板实现胞质分裂
答案 D
5.斑马鱼(二倍体生物)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能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个过程与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导致Piezo1离子通道开放有关(如图)。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斑马鱼正常DNA数目的母SEC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B.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母SEC细胞和受精卵采用不同的分裂方式
C.无复制分裂产生的全部子SEC细胞都含有斑马鱼全套的遗传物质
D.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Piezo1离子通道基因的表达来研究其作用
答案 C
6.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M),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为分裂期的物质准备阶段
B.分裂间期合成相关蛋白质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C.S期既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又可发生基因突变
D.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在分裂期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 D
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造血
干细胞幼红
细胞网织
红细胞成熟
红细胞
A.图中所有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都相同
B.图中所示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
C.成熟红细胞丧失细胞核和细胞器等,与其功能相适应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新陈代谢速率和物质运输能力提高
答案 C
8.细胞凋亡受X、Y、Z等多个基因控制,已知X基因控制Y基因的表达,Y基因影响细胞凋亡。现敲除Z基因,图1为未敲除组(WT)和敲除组(K/O)的三种基因表达量,actin为参照;图2为两组细胞凋亡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Z基因影响X、Y基因的表达
B.基因Z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C.基因Y会促进基因Z的表达
D.X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凋亡
答案 D
9. 如图是细胞生命活动及相互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增殖与基因的表达有关
B.细胞分化涉及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C.细胞凋亡是所有细胞最终的命运
D.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答案 C
10.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G1、S、G2期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
B.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
C.APC/C蛋白修饰缺失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
D.APC/C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
答案 D
11.紫杉醇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传统游离紫杉醇药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为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利用肝肿瘤模型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脂质体药物组 游离药物组
药物浓度 (mg·kg-1) 0 20 35 20 35
肿瘤质量(g) 1.379 0.696 0.391 0.631 死亡
肿瘤抑制率(%) / 49.4 71.6 50.1 死亡
A.紫杉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实现抗肿瘤作用
B.紫杉醇不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
C.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
D.与游离紫杉醇药物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
答案 B
12.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答案 C
13.由于成年哺乳动物心脏的再生能力极低,通过修复心肌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非常困难。Cdx2是一种胎盘干细胞,可以迁移至不同组织中。将Cdx2细胞由尾部静脉注入心肌受损的模型小鼠,检测心输出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心输出量与心肌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呈正相关)。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Cdx2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分裂能力
B.Cdx2细胞可迁移至受损心脏发挥作用
C.Cdx2细胞具有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
D.Cdx2细胞会被受体免疫系统强烈攻击
答案 D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14.LC3是自噬标志物,内质网膜包裹受损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细胞质基质型LC3(即LC3-Ⅰ)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Ⅱ),LC3-Ⅱ蛋白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受损线粒体的降解。某研究小组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并测量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分组 对照组 中等强度 运动组 高强度 运动组
LC3-Ⅰ蛋白 相对含量 1.0 0.7 0.5
LC3-Ⅱ蛋白 相对含量 1.0 1.4 1.7
A.大鼠心肌细胞的自噬作用过程中LC3-Ⅱ蛋白可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B.LC3-Ⅰ蛋白与LC3-Ⅱ蛋白含量的比值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C.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D.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
答案 AB
15.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为研究细胞如何感知环境变化完成相应的生理过程,科研人员利用酵母菌开展下列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酵母菌分裂间期细胞核内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进入G1期后,Whi5蛋白含量逐渐升高,之后恢复到一般水平,该变化完成后细胞才进入S期
C.据图可推测Whi5蛋白含量降低可以促进细胞分裂
D.在缺少营养或不良环境中,酵母菌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延长
答案 AB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