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13: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11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复制叉是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复制叉由“Y”字形DNA以及结合在该处的DNA复制相关蛋白组成,如图所示。DNA甲基化会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相关蛋白包括解旋酶(A)和DNA聚合酶(B)
B.a、b为新合成的子链,会相互结合形成子代DNA
C.甲基化修饰DNA链会影响复制叉的有序移动
D.DNA复制时有氢键的断裂,也有氢键的合成
答案 B 
2.如图甲、乙为小鼠的β-球蛋白基因(图中的实线为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与其最初转录形成的hnRNA和在细胞核内经加工形成的成熟mRNA杂交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杂交带中共含有5种核苷酸
B.图中甲、乙杂交带有差异的原因是与RNA互补配对的DNA模板链不同
C.图中hnRNA形成成熟的mRNA过程中发生了剪接
D.若hnRNA和mRNA杂交,将出现图乙所示的杂交带
答案 C 
3.细胞中的RNA和RNA结合蛋白质(RBPs)相互作用形成核糖核酸蛋白质(RNP)复合物。RNP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众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有多种RNA分子参与,有的与对应的RNA结合蛋白质形成RNP复合物。下列关于RNP复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表达过程存在RNP复合物的形成
B.酶的合成都包括基因的转录、mRNA的加工、翻译等过程
C.肺炎链球菌细胞内会形成大量RNA和蛋白质复合物
D.细胞内的核糖体可看作是RNP复合物
答案 B 
4.K1荚膜大肠杆菌可引发脑膜炎,研究小组使用荧光标记某种噬菌体快速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其原理为: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噬菌体与K1荚膜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离心后取菌液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表所示)。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 大多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下列相关检测叙述正确的是(  )
A.荧光染料与噬菌体核酸结合
B.离心后从上清液中吸取菌液
C.子代的噬菌体均会发出荧光
D.培养15 min后检测效果最佳
答案 A 
5.对于高等哺乳动物来说,只有精子和卵子结合,才能正常产生后代,原因是受精卵中有些只有来自父亲的等位基因表达,有些则只有来自母亲的等位基因表达,也就是所谓的基因组印记,这种基因组印记是通过表观遗传学的甲基化实现的。基因组印记的存在,使孤立的卵细胞无法实现全套遗传信息的表达,阻碍了孤雌生殖的实现。2022年3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某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卵母细胞的7个甲基化印记控制区域进行DNA甲基化重写,成功创造了孤雌生殖的小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孤雌生殖产生的小鼠的体细胞中有一条X或Y染色体
B.上述甲基化重写未改变小鼠体内的遗传信息
C.孤雌生殖产生的小鼠一定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可产生可育的配子
D.基因组印记会导致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一个突变,另一个保持正常
答案 B 
6.某水稻品种雄性不育与TMS5和Ub基因有关,TMS5基因编码正常的核酸酶RNaseZS1,tms5基因编码RNaseZS1无活性。Ub基因编码Ub蛋白(其等位基因无此功能),25 ℃以上高温能诱导Ub基因过度表达出Ub蛋白导致花粉败育,机理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Ub基因过度转录是导致雄性不育的直接原因
B.由图可知,雄性不育不受环境影响
C.利用雄性不育水稻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具有不需要去雄的优势
D.若水稻为tms5基因纯合且温度在25 ℃以上,则表现为雄性不育
答案 D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7.snRNA是真核细胞核内的一组小分子RNA,大约含有100~215个核苷酸,是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通常snRNA不是游离存在,而是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组成核微小核糖核蛋白颗粒(snRNP),参与真核生物中mRNA前体的加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nRNP具有酶催化功能,且其催化活性不受温度影响
B.真核细胞的核基因内部存在不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C.对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伴随着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
D.细胞内snRNA结构异常会影响细胞内翻译过程的正常进行
答案 BCD 
8.如图一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图二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图一所示的核糖体在mRNA上从左往右移动
B.进行②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C.人体细胞线粒体内和大肠杆菌细胞内能发生图一所示过程
D.进行②时,DNA解旋酶与DNA结合,使得DNA双链解开
答案 ABD 
9.促生长的A基因(该基因正常表达时小鼠生长情况正常)和无此功能的a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如图是两只小鼠产生配子过程中甲基化修饰对基因传递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雄鼠的A基因和雌鼠的a基因遗传信息均已发生改变
B.雄配子A基因甲基化被去除,但不能说明甲基化不能遗传
C.图中的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且均能正常生长
D.图中小鼠的杂交子代的表型比例约为3∶1
答案 ACD 
10.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将a、b噬菌体(它们已被32P或35S中的其中一种标记)分别侵染甲、乙两管中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甲管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乙管上清液无放射性,沉淀物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均可侵入大肠杆菌内
B.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具有放射性
C.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
D.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答案 ACD 
三、非选择题
11.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小鼠大脑中表达最为广泛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也广泛分布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影响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众多研究表明,抑郁症与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中BDNF mRNA含量变化等有关。图1为DNA甲基化机理图,图2为BDNF基因表达及调控过程。
图1
图2
(1)DNMT3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结合图1和已有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5'-甲基胞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
B.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DNA甲基化可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D.DN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需与DNA结合
(2)图2中过程③以   为原料,若该过程某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为5'-GAA-3',则其识别的密码子序列为      。
(3)miRNA-195是miRNA中一种,miRNA是小鼠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miRNA,该物质与沉默复合物结合后,可导致细胞中与之互补的mRNA降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mRNA
B.miRNA能特异性影响基因的表达
C.不同mi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D.miRNA的产生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4)抑郁症小鼠与正常鼠相比,图2中②过程    (选填“减弱”“不变”“增强”),若①过程反应强度不变,则BDNF的含量将    (选填“减少”“不变”“增加”)。
(5)若抑郁症小鼠细胞中一个DNA分子的一个C—G中胞嘧啶甲基化后,又发生脱氨基生成了胸腺嘧啶,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所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异常的DNA占比为    。与正常DNA分子相比,异常DNA的稳定性    (填“低”或“高”),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6)研究发现,小鼠大脑中5-羟色胺(5-HT)信号可刺激BDNF的表达,与抗抑郁机制有着紧密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5-羟色胺转运体(5-HTT)的调节,5-HTT由SLC6A4基因编码,请结合已有知识提出一种可行的抗抑郁治疗方案:                        。
答案 (1)CD (2)氨基酸 5'-UUC-3' (3)ABC (4)增强 减少 (5)1/2 低 异常DNA分子中由原来的C—G碱基对变成了A—T碱基对,且C—G碱基对中氢键的数目多 (6)由于5-HT浓度低导致抑郁症,因此可以研发一些5-HT水解酶和5-HT转运体的抑制剂来治疗抑郁症,也可设法抑制SLC6A4基因的表达来设法减少5-HTT的数量,进而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缓解抑郁症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