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14: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18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五年高考
考点1 植物生长素
1.(2023山东,10,2分)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
分组 处理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甲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乙 在①处切断 慢 弯曲
丙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丁 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答案 D 
2.(2021全国甲,3,6分)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答案 D 
3.(2021重庆,18,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巧妙地运用长瘤的番茄幼苗研究了生长素的分布及锌对生长素的影响,取样部位及结果见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取样部位 生长素含量(μg·kg-1)
对照组 低锌组
①茎尖 12.5 3.3
②茎的上部 3.7 2.5
③瘤上方的茎部 4.8 2.9
④长瘤的茎部 7.9 3.7
⑤瘤 26.5 5.3
A.部位①与部位②的生长素运输方向有差异
B.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促进该部位侧芽生长
C.因部位⑤的存在,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
D.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
答案 B 
4.(2021福建,14,4分)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当烟草长出足够叶片时,打顶(摘去顶部花蕾)是常规田间管理措施,但打顶后侧芽会萌动生长,消耗营养,需要多次人工抹芽(摘除侧芽)以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该措施费时费力。可以采取打顶后涂抹生长素的方法替代人工抹芽。科研人员探究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烟草上部叶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
B.打顶后的抹芽措施不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移
C.打顶涂抹生长素能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
D.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
答案 B 
考点2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2023全国甲,2,6分)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答案 D 
2.(2023海南,14,3分)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细胞合成蛋白酶以降解其自身贮藏蛋白质,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为探究赤霉素在某种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团队设计并实施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只有A组是对照组
B.赤霉素导致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速率下降
C.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D.三组实验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C组
答案 D 
3.(2022北京,7,2分)2022年2月下旬,天安门广场各种盆栽花卉凌寒怒放,喜迎冬残奥会的胜利召开。为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园艺工作者需对植株进行处理,常用措施不包括 (  )
A.置于微重力场  B.改变温度
C.改变光照时间  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答案 A 
4.(2022湖北,9,2分)水稻种植过程中,植株在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见问题。在适宜时期喷施适量的调环酸钙溶液,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B.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
C.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可尽快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
D.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
答案 C 
5.(2022辽宁,10,2分)亚麻籽可以榨油,茎秆可以生产纤维。在亚麻生长季节,北方比南方日照时间长,亚麻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只有白天短于一定的时长才能开花。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但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下列在黑龙江省栽培亚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当使用烯效唑,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
B.适当使用赤霉素,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
C.适当使用赤霉素,以提高亚麻纤维产量
D.适当使用烯效唑,以提高亚麻籽产量
答案 C 
6.(2022江苏,6,2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激素代谢,可实现作物改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用特异启动子诱导表达iaaM(生长素合成基因)可获得无子果实
B.大量表达ipt(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可抑制芽的分化
C.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获得矮化品种
D.在果实中表达acs(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可延迟果实成熟
答案 B 
7.(2022河北,5,2分)《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
B.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
C.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
D.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
答案 C 
8.(2022重庆,15,2分)植物体细胞通常被诱导为愈伤组织后才能表现全能性。研究发现,愈伤组织的中层细胞是根或芽再生的源头干细胞,其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见表)。已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反之,有利于芽的再生。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
条件 基因表达产物和相互作用 效应
① WOX5 维持未分化状态
② WOX5+PLT 诱导出根
③ WOX5+ARR2,抑制ARR5 诱导出芽
A.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特性
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
C.ARR5促进细胞分裂素积累或提高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
D.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
答案 C 
9.(2022重庆,16,2分)当茎端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叶片端时,叶片脱落,反之不脱落;乙烯会促进叶片脱落。为验证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制备长势和大小一致的外植体,均分为4组,分别将其基部插入培养皿的琼脂中,封严皿盖,培养并观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③中的叶柄脱落率大于①,是因为④中NAA扩散至③
B.④中的叶柄脱落率大于②,是因为④中乙烯浓度小于②
C.①中的叶柄脱落率小于②,是因为茎端生长素浓度①低于②
D.①中叶柄脱落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是因为①中茎端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
答案 C 
10.(2021北京,10,2分)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
B.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促进侧芽生长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的顶端优势
D.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 C 
11.(2021河北,9,2分)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答案 A 
12.(2021辽宁,7,2分)如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名称 属性
萘乙酸 生长素类
6-BA 细胞分裂素类
乙烯利 乙烯类
PP333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答案 B 
13.(2021湖北,6,2分)月季在我国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为了建立月季某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芽分化率(%)结果如表。
6-BA(mg·L-1) IBA (mg·L-1)
0.1 0.2 0.3 0.4 0.5
1.0 31 63 58 49 41
2.0 40 95 76 69 50
3.0 37 75 64 54 41
4.0 25 35 31 30 25
5.0 8 21 12 8 4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6-BA浓度大于4.0 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
B.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
C.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适量的6-BA和IBA,可促进芽分化
D.2.0 mg·L-1 6-BA和0.2 mg·L-1 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答案 B 
14.(2021湖北,9,2分)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实验 方案 对照组(光照时数: 小时/天,6天) 实验组 (光照时数: X小时/天,6天)
A. 10 4≤X<10设置梯度
B. 10 8≤X<10,10C. 10 10D. 10 10答案 C 
15.(2023湖南,16,4分)(不定项)番茄果实发育历时约53天达到完熟期,该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的脱落酸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果肉。基因NCED1和ACO1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花后40天果实经不同处理后果实中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番茄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这种发育模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B.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生成时,果实中必需有NCED1酶的合成
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
D.脱落酸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其诱导效应可被1-MCP消除
答案 ABCD 
16.(2023新课标,31,10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                。
(2)植物细胞分裂是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完成的。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
(3)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     (答出1点即可)。除了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还有       (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3)光敏色素 温度、重力等
17.(2021重庆,24,12分)GR24是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的人工合成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合理应用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1)某小组研究了弱光条件下GR24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均值)见表。
处理 指标
叶绿素a含量 (mg·g-1) 叶绿素b含量 (mg·g-1) 叶绿素 a/b 单株干重 (g) 单株分枝数 (个)
弱光+水 1.39 0.61 2.28 1.11 1.83
弱光+GR24 1.98 0.98 2.02 1.30 1.54
①结果表明,GR24处理使幼苗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绿素a/b     (填“上升”或“下降”),净光合速率    ,提高了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GR24处理抑制了幼苗分枝,与该作用效应相似的另一类激素是     。
②若幼苗长期处于弱光下,叶绿体的发育会产生适应性变化,类囊体数目会  。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度增加光照强度,气孔开放程度会     (填“增大”或“减小”)。
(2)列当是根寄生性杂草。土壤中的列当种子会被番茄根部释放的独脚金内酯诱导萌发,然后寄生在番茄根部使其减产;若缺乏宿主,则很快死亡。
①应用GR24降低列当对番茄危害的措施为                 。
②为获得被列当寄生可能性小的番茄品种,应筛选出释放独脚金内酯能力     的植株。
答案 (1)①下降 增加(上升) 生长素 ②增多 增大 (2)①在种植前用GR24处理土壤,促进提前萌芽,待其死亡后种植番茄 ②弱(低)
三年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湖北八市一模,12)不同处理对拟南芥根向重力性生长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处理 根是否具有向重力性生长
野生型 有
ABA合成缺失突变体 有
ABA合成缺失突变体+去除根冠 无
生长素运输缺陷突变体 无
A.根向重力性生长与根冠有关
B.生长素的运输影响了根向重力性生长
C.若对生长素运输缺陷突变体施用ABA,结果不变
D.根应垂直放置而非水平放置便于准确观察实验结果
答案 D 
2.(2023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二模,6)如图是在黑暗中对绿豆幼苗施加不同浓度乙烯后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烯能抑制茎增粗
B.乙烯能促进幼苗向光弯曲
C.乙烯在浓度低时促进茎伸长,浓度高时抑制茎伸长
D.乙烯对幼苗形态的建成具有三个方面作用
答案 D 
3.(2023河北邯郸一模,7)6-B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不仅能影响植物花芽的分化,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还能延缓植株的衰老,使植株完全落叶的时间推迟10~15天。下列有关6-B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6-BA对植物生长有着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的调节作用
B.6-BA进入植物体后会快速被酶降解而失去正常功效
C.用一定浓度的6-BA处理农作物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D.6-BA的喷施浓度和时期可能影响其对植物的作用效果
答案 B 
4.(2023重庆信息卷一,11)欲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刚出芽大豆胚轴长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表示未加相应激素,“+”表示用相应激素处理,且“+”越多表示处理的浓度越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轴中内源生长素是色氨酸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形成的
B.图中生长素和乙烯对刚出芽大豆胚轴长度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促进和抑制
C.在B组和D组生长素溶液浓度间设置梯度浓度,可测得胚轴生长的最适浓度
D.上述两组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植物生长
答案 A 
5.(2023福建漳州一模,7)某种植物有野生型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两种类型。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条件处理下的不同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有3个
B.高浓度脱落酸可以抑制该种子的萌发
C.光会增强脱落酸对该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D.光作为一种信号调控该种子的萌发过程
答案 C 
6.(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10)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甜叶菊扦插苗进行浸泡处理,一段时间后,统计其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浓度(mg·L-1) 生根率(%) 生根数(条) 根长(cm)
0 73.3 3.7 2.9
100 83.3 5.5 4.2
200 80.0 4.2 3.2
300 63.3 3.6 2.8
400 60.0 2.5 2.3
500 50.0 2.2 1.3
A.应将扦插苗的形态学下端浸于相应溶液中
B.赤霉素对插条生根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300 mg·L-1赤霉素比100 mg·L-1赤霉素对生根的促进作用弱
D.扦插苗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 C 
7.(2023辽宁辽阳二模,15)将植物的幼嫩茎顶端部分切取后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培养液中无菌培养至第1、8、15天,各组再用相同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处理30天,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植物的幼嫩茎顶端进行灭菌处理
B.无菌培养的时间越长,GA3促进茎芽生长的效果越好
C.GA3和IAA在促进茎芽生长方面呈协同关系
D.GA3和IAA通过催化不同反应来促进茎芽生长
答案 C 
8.(2023辽宁沈阳二中三模,9)生长在高盐环境中的植物受到高渗透势的影响,称为“盐胁迫”。盐胁迫可通过诱导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中一个重要的响应因子ARR1/10/12的降解,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并进一步适应盐胁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盐胁迫和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是相反的
B.26S蛋白酶体具有维持细胞内稳态的作用
C.MPK3/6突变体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将大大高于野生型
D.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基因、环境等多方面调控
答案 C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9.(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17)(多选)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不依赖于光照,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B.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葡萄果实的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C.若脱落酸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则夏季高温后遇大雨成熟小麦穗上易发芽
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答案 AC 
10.(2023湖南邵阳一模,14)(不定项)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6-BA)、生长素定向转运抑制剂(NPA)对顶端优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杨树枝条进行了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侧芽生长情况
甲 去除 涂抹蒸馏水 ++++
乙 保留 涂抹一定浓度的6-BA ++++
丙 保留 涂抹NPA ++++++
丁 保留 涂抹蒸馏水 +
注:“+”表示侧芽生长情况且数量越多表示生长越明显
A.乙组和丁组对比说明6-BA可以一定程度解除顶端优势
B.甲组和丙组的结果相对比,说明侧芽处的生长素只来自顶芽
C.综合分析四组结果可知6-BA和NPA均能解除顶端优势,且该实验条件下NPA效果比6-BA好
D.根据本题中6-BA和NPA的作用可知,二者都属于植物激素
答案 BD 
三、非选择题
11.(2023辽宁沈阳二模,22)研究发现,植物细胞通过“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来精细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的受体,其本质是一类     复合体。
(2)向光素是一种蓝光受体,包括PHOT1和PHOT2,分别由PHOT1和PHOT2基因编码。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会从叶肉细胞表面移动到细胞侧壁,叶绿体的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平行,将光损伤降低至最小,该现象称为叶绿体的“回避反应”。研究表明,PHOT2与调节叶绿体的“回避反应”有关。有人欲验证此结论,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有野生型、PHOT1突变体、PHOT2突变体等若干品种的拟南芥(注: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不表达)。应取       的拟南芥叶肉细胞做实验,显微观察并记录正常光照下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再分别给予      照射,观察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若                                                                                           ,说明结论正确。进一步研究发现,叶绿体的移动及移动后的锚定与细胞质中某种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3)细胞分裂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    的分裂,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    的分裂,二者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4)综上可知,植物激素、光等因素可作为信息分子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再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      ,从而对植物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答案 (1)色素—蛋白 (2)野生型、PHOT2突变体 相同强度的强光 野生型拟南芥叶肉细胞在正常光照下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表面,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垂直,强光照射下叶绿体主要分布在细胞侧壁,且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平行;PHOT2突变体拟南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在正常光照和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无明显差异(或都位于叶肉细胞表面,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垂直) 细胞骨架 (3)细胞质 细胞核 (4)(特定)基因的表达
12.(2023辽宁鞍山二模,23)乙烯调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衰老等生理过程。图1为拟南芥种子未经乙烯和经乙烯处理萌发3天后的黄化苗图片,图2示意从甲硫氨酸到乙烯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乙烯处理所得黄化苗,根变短、下胚轴变粗短。据此判断图1   (填“a”或“b”)拟南芥种子是未经乙烯处理、      条件下萌发而来的幼苗。
(2)利用土壤农杆菌将反义基因A导入番茄后,果实中乙烯的合成减少约99.5%,果实不变红,在空气中不能正常成熟;施用乙烯后可表现出正常的风味和颜色,说明乙烯具有       的作用。已知反义基因A与基因A的转录产物可以互补,则乙烯合成减少的机制是基因A表达的   过程受到影响,进而直接影响 
     的合成。
(3)将拟南芥野生型和eto1突变体分别置于22 ℃和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据图判断,野生型比eto1突变体的乙烯合成能力      。
(4)已知拟南芥在0 ℃以上的低温下能生长存活。为探究乙烯对植物抗冻能力的影响,将拟南芥22 ℃培养两周后,以0 ℃为起点,用每1 h降低1 ℃的梯度降温法,降温至-5 ℃后持续0.5 h,取出置于22 ℃培养3天后统计存活率。采用梯度降温法的目的是                    。存活率的统计结果是生长于正常培养基上的野生型拟南芥的存活率为55%,添加10 μM浓度的ACC培养基上的野生型拟南芥存活率为18%,这说明            。据此实验,判断eto1突变体抗冻能力    野生型拟南芥。
答案 (1)a 黑暗 (2)促进果实成熟 翻译 ACC合酶 (3)低 (4)避免快速降温至-5 ℃导致拟南芥死亡率过高(或对拟南芥进行抗冻锻炼,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 乙烯可降低植物的抗冻能力 低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