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课标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
专题过关检测
选择题
1.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成功从黄花蒿中分离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为世界的抗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研究表明,青蒿素可直接作用于疟原虫的线粒体内膜,诱导线粒体肿胀,损害线粒体的功能。据此推断青蒿素的作用不会影响( )
A.疟原虫细胞内ATP的形成
B.[H]和O2反应生成H2O
C.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D.疟原虫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答案 C
2.小明同学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装置1
装置2
A.装置1中土豆片含过氧化氢酶,可以持续不断地提供氧气
B.装置2应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软管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中
C.装置1和装置2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D.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温度等其他条件的控制
答案 A
3.粮食储备在古代中国是基本国策,有关仓窖的法令渊源久远。唐《仓库令》记载,租粮受纳入仓的程序和规定中,“皆令干净”为首要要求;出仓时“每出一屋一窖尽”,意思是必须出尽一窖才能打开动用下一个仓窖的粮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入仓时晒“干”粮食,降低了种子中自由水含量
B.入仓时粮仓和粮食“净”可减少虫害滋生
C.仓库密闭是为了防止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D.出仓时避免多次开启仓窖可减少粮食变质腐烂
答案 C
4.鲫鱼能够在寒冷、缺氧的水环境中生存数天。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细胞无氧呼吸的终产物可以是乳酸或者酒精和CO2
B.鲫鱼细胞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
C.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均需要线粒体参与
D.图示两种细胞线粒体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不完全相同
答案 B
5.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会到缺氧的高原进行训练,以期提高运动成绩。如表为某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前后机体某些检测数据的变化情况:
最大摄 氧量/ (L/min) 运动后血液 中乳酸含量/ (mmol/L) 血清肌 酸激酶/ (U/L)
高原训练前 2.67 12.3 163.2
高原训练后 2.88 8.2 309.2
注:肌酸激酶,催化磷酸肌酸形成ATP,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原训练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乳酸分解产生
B.高原训练时丙酮酸不彻底氧化分解会导致\[H\]积累
C.缺氧可能会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从而使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增加
D.高原训练时运动员骨骼肌产生的CO2可由无氧呼吸产生
答案 C
6.如图表示气温多变的一天中外界O2浓度的变化与马铃薯块茎的CO2释放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ab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低温抑制了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②bc段细胞呼吸增强的主要原因是O2浓度升高
③a点时马铃薯块茎吸收O2的体积几乎等于放出CO2的体积
④马铃薯块茎中各种酶发挥作用时所需条件一定相同
⑤b点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答案 D
7.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高原鼠兔细胞中部分糖代谢途径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相关指标及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LDH相对表达量 PC相对表达量 乳酸含量(mmol·L-1)
骨骼肌细胞 0.64 0 0.90
肝细胞 0.87 0.75 1.45
A.低氧环境中高原鼠兔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ATP
B.肝细胞LDH相对表达量增加有助于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
C.高原鼠兔骨骼肌消耗的ATP来自丙酮酸生成乳酸的过程
D.若高原鼠兔血清中PC含量异常增高,原因可能是骨骼肌细胞受损
答案 B
8.目前许多研究认为含线粒体的细胞在近15亿年前首次出现。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假说有两个流派,流派一为“晚期线粒体模型”,即宿主在吞噬好氧的α-变形菌(线粒体祖先)前,已先通过不同途径具有了真核细胞特征和原始吞噬功能;流派二为“早期线粒体模型”,即宿主先与好氧的α-变形菌内共生形成了带线粒体的原核细胞,再演化出真核细胞特征。2022年微生物学家盖伊及其团队对军团菌目细菌(胞内寄生菌)进行DNA测序,并推断第一个适应宿主的军团菌祖先存在于18.9亿年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流派争论焦点集中在α-变形菌进入宿主的时间点上
B.流派一认为宿主所具有的真核细胞特征包括细胞核、生物膜系统等
C.α-变形菌和线粒体都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以合成ATP
D.盖伊团队由DNA测序结果所得出的推断为“晚期线粒体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答案 C
9.呼吸作用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呼吸作用强度,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呼吸商(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图甲、乙表示相关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图丙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压下的呼吸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由图甲可知,冬季适当升高室内温度可以升高人体温度,从而促进人体呼吸作用
B.若图乙D点开始只进行有氧呼吸,则D点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
C.据图丙分析,c点以后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增大而变化
D.综合以上分析,蔬菜和水果应储存于零下低温和低氧的环境中
答案 B
10.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通过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细胞呼吸情况),设置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ROCK1(ROCK1过度表达)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寡霉素:ATP合酶抑制剂;FCCP: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解偶联剂,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呼吸链抑制剂,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机体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
B.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C.ROCK1过度表达只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不增加ATP的产生量
D.抗霉素A加入成肌细胞后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答案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