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空气的成分》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
问题导入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物质在不断变化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切开的苹果会发生什么变化?金属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吧!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会发生什么呢?
我发现的现象:
没用集气瓶罩着的蜡烛继续燃烧,而用集气瓶罩着的蜡烛慢慢熄灭了。
问题1: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
问题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空气都用完了吗?
请说说你的想法?
猜想
如何来验证集气瓶中的空气是不是用完了呢?请大胆开动脑筋,根据以下实验器材,一起设计实验吧!
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等。
实验设计:
1.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
2.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
3.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
4.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根据刚才的实验设计,你认为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实验论证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等。
注意事项:
1.三人一组,设置一位实验员、一位观察员和一位记录员;
2.用火柴点燃蜡烛时注意安全;
3.我认为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实验过程
科学实验
1.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
2.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注意用火安全。
3.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仔细观察现象。
4.记录员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实验现象
实验
蜡烛慢慢熄灭,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了。
思考:集气瓶中的水面为什么上升?
实验现象分析
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原因
因为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杯子里的氧气会随着蜡烛的燃烧而逐渐耗尽,此时杯子里面的气体变少,气压要比杯外的气压低。根据气压平衡原理,杯子里面的水面只有上升才能与外界气压达到平衡,上升高度大约就是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思考:蜡烛熄灭后,水并未充满整个集气瓶,说明了什么?
说明瓶子中还有其他气体。
思考
分析
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
将集气瓶慢慢从水中取出,待瓶口离开水面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收集剩下的气体,然后把点燃的木条插入集气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与结论:
燃着的木条熄灭了,说明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讨论
综合以上现象,关于空气中的成分我们知道了什么?
空气是由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其他气体组成。
请阅读第3页科学在线,请找出空气中还有哪些气体?
科学在线: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提及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应用扩展
1.认识氧气的用途:
(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用于低氧、缺氧甚至无氧的环境。例如,登山运动、潜水和医疗抢救等。
应用扩展
(2)氧气可以用于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应用扩展
(3)氧气可以用于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
应用扩展
(4)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
应用扩展
氮气的用途:
(1)氮主要用于合成氨、纤维(锦纶、腈纶)、树脂、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2)氮是一种营养元素还可以用来制作化肥。
(3)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如:瓜果,食品的储存,灯泡填充气。
(4)液氮还可用于医疗手术,用作深度冷冻剂,即将皮肤上的斑、痘等冻掉。
祝愿每位同学:
树立科学意识,永攀科学高峰!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