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6 22: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3.能体会杨氏子的机智幽默之处和他的其他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体会杨氏子的机智之处和他的其他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引出课题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同学们还会背第六单元的《自相矛盾》吗?好,齐背。同学们背得真熟练,《自相矛盾》属于生:文言文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师:课题中的“之”是什么意思?(生:的)那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呢?指生答。你能用同样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生:牛氏之子)二、初读课文
师:好,杨氏之子到底遇到了事情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的字向同学请教,开始吧!找一个同学读一下。(指名读并找学生评价正音),我们一起来读。
师: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通顺读正确,还要(生:读出节奏)先听老师读,你自己试一试,找一个同学读一下,齐读。
三、精读课文
1.解文义
师:读,同学们顺利掌握了。相信理解文意也难不倒大家。在理解文意之前,想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生:借助工具书、借助课下注释、联系上下文还有借助插图。
师:好,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自己先试着理解一下。
师:找个同学回答。(指名说)有不同意见的吗?大家比较同意哪一点?老师观察到同学们都很会学习,大家是怎么想到把“为设果”解释为“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的呢?你来,(生:借助课件中的插图)学以致用,真棒!这就是文言文,文言文中是可以省略主语的,省略后并不影响文章的理解。
师:你有疑问?请说。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疑问,他认为“此是君家果”中的“君”是孔君平,因为都有“君”字,大家同意吗?不同意,为什么?你来。(生:因为杨梅第一个字是“杨”,杨氏子也姓“杨”,所以这个“君”字应该代表的是杨氏子。)好,那为什么说“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呢?(生:因为孔雀有“孔”字,而孔君平姓孔。)是啊!你说我的姓,我就说你的姓,这叫以其人之道,(生:还治其人之身)。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没有。请同学们再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解问题
师:故事我们了解了,那文章中一共有两个人物,
生:杨氏子和孔君平。大家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小孩呢?别着急,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开始吧!师走下讲台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提示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师:看很多同学都升起自信的小旗了,谁来?生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聪明机智、思维敏捷、礼貌待人、幽默风趣)
师: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他是(生:孔君平)大家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找一个同学读一下孔君平的生平简介,请你。读得很流利,大家知道孔君平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吗?对!就是法官。所以,也可以看出孔君平是一个(生:聪明、学识渊博的人)。是啊!这么一个人杨氏子与他对话却能对答如流,幽默应答。也从侧面看出了杨氏子的(生:聪明机智)甚聪惠!
3.背课文
师:让我们带着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再来读课文,齐。
师:读得流利自然,情感充沛。如果我把里面的一些文字去掉,你还得读得流利吗?(生:能)齐读!
师:现在会背的举手?那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
四、《配套阅读》文章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配套阅读》中有一个相似的文章,它叫《钟氏之子》。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朗读文章,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师:我们用今天我们所复习和学习的方法理解《钟氏之子》的意思,五分钟开始。好,谁来?请你。不愧是我们班的“讲故事小达人”真会学习!大家有没有发现杨氏子和钟氏子的相似之处呢?对!都一样的聪明机智,都一样的幽默风趣。咱们同学的理解能力真强!
师:无论是今天学习的《杨氏之子》,拓展的《钟氏之子》,还是原来学过的《王戎不取道旁》都出自于同一本书——《世说新语》。
五、布置作业
咱们这两周阅读的是《西游记》,下一周我们共读《世说新语》这一本书,到时候我们在阅读“茶话会”上再一起分享交流里面的小故事,好不好?(生:好)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棒!老师不由得要夸咱们班的同学,真是“甚聪惠”!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聪明机智
思维敏捷
礼貌待人
幽默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