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16: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竹节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
范锡林,江苏无锡人。主要作品有:《鱼肠剑之谜》,《秘道》,《幼年的故事》等。
作者简介
风靡 叉腿 卡住 一绺 俨然 叱咤
盔甲 咚锵 攒着 咋呼 显赫
金箍棒 窦尔敦 偃月刀 悻悻然
一哄而散 虎视眈眈 鏖战犹酣
靡 叉 卡 绺 俨 叱 咤
盔 锵 攒 咋 赫
箍 窦 敦 偃 悻
哄 眈
chǎ
qiǎ
liǔ
chì zhà
yǎn
kuī
qiānɡ
zhā


cuán
ɡū
yǎn
dòu dūn
xìnɡ
hònɡ
dān
我会读














我会写
“瘩”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疒”的长撇左伸,“口”扁而略小。
“裁”字斜钩略取弯势,“衣”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筹”字的“ ”的两部分不宜过开,下面“寿”字的横画间距要均匀。
“雕”字左右等宽,左部的“周”瘦长,右部的四横间距要均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第三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一部分( ):
写小时候大家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
1
2-4
写怎样制作竹节人。
5-18
讲述怎样玩竹节人。
第四部分( ):
19-29
讲述竹节人与老师之间的故事。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总写“我们”的童年玩具都是自己制作,为下文制作竹节人做铺垫。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如何描写“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江面:
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水墙
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说出竹节人制作过程。
我们先用锯子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然后在上面钻一对小眼,装手臂用,接着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最后用一根纳鞋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正面描写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金钩大王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竹节人打斗的精彩场面,句式工整,有气势。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拟声词。渲染了斗竹节人场面的热烈气氛。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那么回事。
是孩子们主观意趣、丰富的想象、创造的快乐,让“胡乱耸动”变得“挺像那么回事”。
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理解“方才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
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时“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我们”也获得了快乐和满足,失去“竹节人”的“小怨恨和沮丧”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竹节人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的事。表现了作者对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敬师的师生情谊的怀念之情。
课文主旨
当堂测评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qián qiàn )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威风凛凛(lǐn lǐng),跟健美比赛中的浑身疙(gē qǐ)瘩(ta da)肉的小伙子差不多的竹节人就立起来了。




当堂测评
二、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傻样子
( )的钩针
( )的老师
( )的怨恨
呆头呆脑
废弃
虎视眈眈
小小
谢谢!下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