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6 22: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方法及圈层特点。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学习目标
地震波的概念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6371
33
2900
5150
分类 特点 方向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较慢
较快
固体
固体、液体、气体
前后左右
上下
探究:阅读P19知识窗,完成表格。
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怎样摇晃?湖泊中的人呢?
陆地: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到达地面的先是纵波,然后才是横波)。
湖泊:仅上下颠簸。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01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横波波速都明显增加
纵波波速忽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地壳
地幔
地核
外核
内核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为连续圈层。
位置:
厚度:
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平均厚度17km。
莫霍界面以上。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位置: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位置:古登堡界面以下
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
内核为固态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岩石圈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地壳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02
地球固体表面以上的各个圈层,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总结:
内部圈层
依据:地震波
横波
纵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划分
地壳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地幔
软流层:岩浆发源地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地壳
地核
外核
内核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在《流浪地球》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
B.纵波无法传播,横波能够传播
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
D.主要是由熔融态岩浆组成
课堂练习
C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图2为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2-4题。
2.与地幔相邻的地球圈层是( )
A.地核、地壳 B.大气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 D.地壳、气圈
A
3.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4.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能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热力环流 D.水循环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