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7 07: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了大量春秋时期青铜礼乐器,其中就有象征天子身份的“九鼎八簋”。后经考证,此墓为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墓葬。为什么诸侯墓葬中会出现象征天子身份的青铜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荡的春秋时期寻找答案吧!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221年


西周
东周
公元前
476年
战国
春秋
“春秋”:因孔子编订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01
02
目 录
graduation defense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变革
03
三、春秋时期社会的变化
graduation defense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PART 01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中国古代经济可以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请你观察下列春秋时期的文物,按照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分类。
长沙楚墓出土铁口锄、铁臿
春秋莲鹤方壶
湖北荆州“丝绸宝库”马山一号楚墓
春秋时的金属货币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促进
促进
促进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夏商西周
春秋时期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铁器
结合材料,思考春秋时期农业上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有什么意义?
山西浑源晋墓出土牺尊
“宗庙之牺,为畎(quǎn ) 亩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
——《国语 · 晋语》
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graduation defense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PART 02
铁犁牛耕的出现
分封制
分封制存在的基础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由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向周天子朝贡和调兵。既然诸侯已经可以自己开垦土地了,对周天子的依赖与忠诚自然会降低。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冲击
→开垦出更多私人土地
周天子东迁后,领土大减,
仅管辖洛邑一带。
西周—实行分封制
东周—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继续分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定期纳贡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诸侯势力崛起,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平王之时(平王统治时期),周室衰微(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强并弱(诸侯变强,兼并弱小国家),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权在诸侯手中)。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春秋争霸形势图
观察第31页地图,说一说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国?春秋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诸侯国:燕、齐、鲁、卫、晋、秦、楚等。
特点:战争不断。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春秋五霸版本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春秋五霸版本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地理优势】盛产鱼盐 【经济优势】工商发展
【政治优势】尊王揽贤 【外交优势】亲邻攘夷
管仲
二、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
graduation defense
三、春秋时期变化的影响
PART 03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三、春秋时期变化的影响
①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三、春秋时期变化的影响
②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局部统一。
公元前770年诸侯国分布图
公元前404年诸侯国分布图
材料二:
材料三:战国透雕夔龙纹金牌饰现存于邯郸市博物馆,出土于赵王陵二号陵。双龙相对,象征着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边框的卷云纹具有浓郁鄂尔多斯格调,更是直接昭示着草原文明。
——《邯郸国宝探秘:从市博物馆标志揭秘胡服骑射真相》
三、春秋时期变化的影响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四:春秋时,诸侯国为了能在战争中取胜或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以增强实力。如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三、春秋时期变化的影响
④推动各国变法图强,促进社会变革。
铁犁牛耕的出现
分封制瓦解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积极影响:促进民族交融;
促进局部统一;
推动社会变革。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灾难
要辩证地、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课堂小结
1. 在春秋时期,人们起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此外,《论语》中也有“犁牛之子驿且角”这样把“耕”和“牛”连用的句子。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牛耕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 B. 牛耕在春秋时期已全国普及
C.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D. 牛耕的使用推动井田制瓦解
2.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
A. 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 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 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 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练习题】
A
A
3. 东周初期,都城发生饥荒,周王室向鲁国求助;鲁国粮食有限,只得又向宋、卫等国请求代买粮食。周襄王死后,周王室大臣请求诸侯给予丧葬费用。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周王室管辖范围大大缩小 B. 初步确立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 鲁国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 D. 周王室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4. 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但在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晋墓,墓主上大夫赵卿的随葬品也使用了七鼎,另外还有编镈、编磬等礼器。这说明我国春秋时期()
A.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商品贸易逐渐活跃
C. 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D.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练习题】
D
A
graduation defense
thank you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