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大帝
武治
查士丁尼如何巩固统治的?
527年,查士丁尼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舅父共同执政。同年,舅父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的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部施政方针的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罗马帝国,重振皇权的威势。
查士丁尼(约482年—565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史称查士丁尼大帝。
6世纪时期,在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辽阔,国内经济比较活跃,社会稳定,进入黄金时代。
农业发达
农业发达
商业繁荣
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文治:编纂法典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查士丁尼和他的法学家们
528年,查士丁尼即位初期马上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文治
背景: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统治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
历代罗马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二·罗马法的发展
成文法
万民法
习惯法
(1)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王政时期
共和时期
帝国时期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于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罗马政治家、法学家西塞罗
前509年罗马共和国
习惯法
前450年
《十二铜表法》
前3世纪中叶
公民法
前27年罗马帝国
万民法
3世纪
6世纪
罗马民法大全
395年东罗马帝国
起
源
发
展
完
备
执行过程中有很大随意性,平民贵族矛盾尖锐。
第一部成文法。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涉及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罗马公民。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外邦人)。
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法体系发展历程
帝国落幕
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活动
395
527
7世纪
“黄金时期”
9世纪
14世纪初
1453
11世纪
476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灭亡
565
13世纪初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外族入侵
十字军东征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330
君士坦丁在拜占庭
建立建立新都
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文明的传承
三洲交汇地
亚非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
拜占庭帝国蕴含了哪些文明?
拜占庭文化有何特征?
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拜占庭文化
“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
(俄罗斯)
影响: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壁画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内景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公元537年完工。1453年以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拜占庭文明的延续
课堂总结
拜占庭帝国
发展历程
建立
黄金时代
应变
衰落
灭亡
法制建设
目的:维护秩序,巩固政权;
构成:《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拜占庭文化
局限:仍承认奴隶制
积极:欧民法奠基;奴隶地位提高;
欧第一步系统完备法典
兼收文化:
特点:
影响:
课堂巩固
1.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D
课堂巩固
2.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D
课堂巩固
3.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