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7 06: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时空观念: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欧洲庄园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释:概括租地农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的过程,分析其新特点
唯物史观:结合所学,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和早期资本家诞生的表现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客观认识雇佣关系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资本主义时代前夜的
欧洲社会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转型!近代社会!
垦殖运动,持续三百年之久土地大开发
租地农场,集中的土地经营方式
手工工场,资本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富裕农民,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层,城市中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1---15世纪社会转型,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垦殖运动,租地农场
中世纪晚期即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创造条件——
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11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了什么运动的产生?
材料一:……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材料二:早先定居点多在河谷及道路附近,到12世纪,几十个新定居点开发了森林之间的地区。结果是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易北河以西的欧洲,估计增加了三分之一耕地。 ——(英)《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这场运动。
材料一: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1150年道恩斯修道院有36人,100年后增加到1248人。
——亨利·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问题二: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新垦区与旧庄园有何不同?可能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特点: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1348——1349年,黑死病席卷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封建庄园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最终走向衰落和瓦解——
问题三:农奴为争取自由,进行了哪些斗争?庄园制度的衰落和瓦解过程中,哪一“中介”起了推动作用?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材料一: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
问题四:结合材料,思考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分别是什么关系?
早期资本,手工工场
问题一:结合材料,概括欧洲手工工场发展的阶段?说出手工业者与商人是何种关系?
材料一: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材料二:极少数生产条件较好的手工业者富裕起来,上升为小业主,他们当中个别人再积累较多的资金,并突破行会的限制,扩大生产规模,雇用较多的工人进行生产,逐渐成了手工工场主。 ——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
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一种工业生产组织。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工人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材料一:毛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エ业作坊完成。这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问题二:结合材料,分别从剥削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概括集中的手工工场特点?
从13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14世纪前后,商人也从事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贸易活动。他们从英国、法国、西班牙、亚洲、北非进口毛纺织业所需的羊毛、染料等原料,运到佛兰德尔等地区的城市进行加工,然后在市场上卖给各地的商人。
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问题三: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欧洲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变化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生产形式的演变: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产生并逐步发展,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进入到大机器生产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即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即电气时代。
富裕农民,市民阶层
问题一:阅读教材,分析欧洲农村和城市出现了哪两个新的力量?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二: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对欧洲社会结构有何影响?
13、14世纪,欧洲的贵族将地产抵押或变卖;富裕农民、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一些大商人刻意模仿贵族的生活方式,并用经商赚来的钱置办田产,改穿骑士服装,为国王当差,从国王那里讨得贵族的封号。法国大商人兼银行家雅克 科厄尔从不仅在国王宫廷当差,享受贵族的待遇,他的兄弟和儿子也身居高位,女儿则嫁给贵族子弟。英国商人约翰 普尔特尼四次出任伦敦市长,他的后代成为巴思伯爵。这些商人兼官僚同时又都是大地主。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垦殖运动,租地农场:货币地租,雇佣关系,庄园衰落
早期资本,手工工场:雇佣关系,集中生产,分工合作
富裕农民,市民阶层:新兴力量,富有生气,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