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11: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4 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
1.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读懂内容,明确曹冲称象的步骤。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理解运用,学会准确表达。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对比,积累词语,并读懂曹冲称象的过程。
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学习难点】
复习导入 回忆故事










马戏团小游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复习词语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出来
船身
石头
地方
果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时候
曹操、曹冲、官员们
曹冲用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重量
内容回顾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细读课文 重点感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为什么曹操要称大象?官员们建议怎
么称?曹冲建议怎么称?结果怎样?
朗读课文
边读课文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思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课文理解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也想了解大象的重量,于是他提出“称象”的问题,这句话点明了文题。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阅读方法解密:巧用对比
概念: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模式:这句话(或这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两者相对比,突出了某一方的主要特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核心问题
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大胆的孩子。
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课文讲解
 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究竟。此处的“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的意思,说明官员们对大象的体重都非常好奇。
我会用“到底”造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秤杆
官员们的方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多音字

zhòng(重量)
chóng(重复)

gǎn(一杆秤)
gān(旗杆)

chēng (称呼)
chèn (称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理解词语
船舷:
果然:
船两边的边。
造句:这艘大船的船舷上写着“中国制造”。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造句:果然像她说的一样,菊花有绿色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曹操带他的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提出很多称象的方法,但是曹操都不满意。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
曹冲提出了称象的办法,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初读感知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什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文中感受到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