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16: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词,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晰,论证有力,是一篇极佳的议论文范本。文章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深入阐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追求人生的价值。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仍需进一步指导和加强。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及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和责任心。
二、语文核心素养
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学习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引导学生围绕论点展开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敬业和乐业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和责任心。
(2)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2.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论点展开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4. 练习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职业道德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敬业和乐业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敬业是指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乐业则是指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工作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895 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幕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一生勤奋,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文章风格流畅,富有感染力,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章解读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敬业、乐业和总结。
敬业部分:
首先,作者提出了“敬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敬业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接着,作者列举了一些敬业的表现,如“责任心”“专心致志”“忠于职守”等。
乐业部分:
其次,作者强调了“乐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真正做到敬业。作者列举了一些乐业的表现,如“喜欢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的过程”“不断学习提高”等。
总结部分:
最后,作者对敬业和乐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敬业和乐业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既敬业又乐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作者呼吁人们要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课堂讨论
在学习完文章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是“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敬业与乐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自己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和做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富有启发性的文章,它通过对敬业和乐业的探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文章中,作者强调了敬业和乐业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敬业可以让人们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成就感;而乐业则可以让人们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这篇文章通过对敬业和乐业的探讨,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全心全意投入,同时也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工作的过程。这种人生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大家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我们布置一些作业:
1. 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看看哪些人或事体现了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 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社会实践,体验敬业与乐业的感受。
3. 制作一份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宣传海报或标语,呼吁身边的人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
(六)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敬业是指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乐业则是指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工作的过程。只有既敬业又乐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六、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经典的演讲词,文章层次清晰,论证有力,语言通俗易懂,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教学设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梁启超的个人资料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例如,在讲解“有业之必要”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探讨“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对《敬业与乐业》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