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劳动者之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群文阅读
导入:
他们身份普通、岗位平凡,却业绩突出。
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还勤于奉献。
他们心系企业忧患,与公司同风雨、共命运。
他们把平凡工作当成一种神圣的使命,即使最普通的岗位,他们也以最高的标准展现自己靓丽的青春;在他们身上,我们找到了“什么是不平凡”的真正含义。
任务一:梳理典型事件,
提炼精神品质
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热情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
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
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
从前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
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
去吃夜宵,厨房大师傅特地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解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
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懂得感恩、乐于奉献
主动求和、严于律己、服务群众
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
总而言之,他是一位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细致的优秀售货员
任务二:对比阅读;
分析选材特点;
与《喜看稻菽千重浪》进行比较,本文的选材有何特点?
写得都是生活小事;人物事件多;所有事件集中表现人物“一团火”的品质。
“一团火”品质具体的表现
“一团火”品质形成的原因
“一团火”品质的影响意义
分析本文选择平凡小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原因
人物的身份决定,张秉贵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售货员,身份平凡;
服务的对象决定,张秉贵服务的对象是小孩、大妈……
通讯的特点决定,有态度、有温度,温度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
受众群体而决定,平凡小事有时更能打动人。
任务三:
探究写法
问题探究
1、文章中有哪些侧面描写刻画了张秉贵的形象?
顾客的评价
群众对张秉贵的爱戴和尊敬
、群众受张秉贵事迹的影响
2、通讯中运用人物对话有什么作用?
增强通讯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张秉贵的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通讯的特点
3、张秉贵回忆在德昌厚当伙计时的遭遇有何作用?
张秉贵在旧社会饱受欺凌和在新社会受人尊敬形成了对比
交代了张秉贵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细致的原因
任务四:
拓展阅读:
平凡中的不平凡——体会工匠精神
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50余年坚守焊工岗位,为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国家重点行业攻克400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改进焊接工艺100多项,年过七旬仍奋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是当之无愧的焊接行业“领军人”。
阅兵式上的防务装备、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龙”、导航的“北斗”等大国重器导航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陀螺仪,有很多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从事铣工38年,练出将陀螺仪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的绝活,以精准的导航擦亮大国重器的“眼睛”,在以微米度量的世界不断超越,一次又一次大写中国!
26年工作在测量一线,他先后参与修建了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他有一双神奇之手,工作39年来,完成创新成果1000余项;他有一双可靠之手,研制的16000余件专用量规无一发生质量事故;他有一双精准之手,凭借眼看、耳听与手感,使专用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执着忘我练就一身功夫,巧思钻研成就创新达人。
活动1:寻找张秉贵与这些大国工匠具有相似性。
1、长时间的坚持。
2、爱一行,专一行。
3、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4、攻坚破难,敢于创新。
5、为民利国。
6、平凡而伟大。
活动2:为工匠精神下定义。
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一种精神。从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持之以恒;从广义上来讲,则是人们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从浅层来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
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持之以恒,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制造业带来革命的一种精神。
人物事迹
他立足本职工作,多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他发扬“工匠精神”自学成才,成了响当当的“桥吊专家”;他把港口当家,发扬“主人翁精神”,创造了 “一钩准”“一钩清”“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多项绝活,成为技术顶呱呱的“许大拿”,让“振超精神”名扬四海,令世人赞叹。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装卸大国,他功不可没。
人物事迹
高中学历的巨晓林刚到工地,看着铁路电气化专业技术知识的图纸犹如“天书”,心里直发怵。他暗下决心要在这个行业闯出名堂,上班跟着师傅学,下班追着师傅问,记下70多本、130多万字的笔记,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累计创新施工方法,给公司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巨晓林还写出了10万字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书稿,填补了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成为铁路施工一线技术工人的学习“宝典”。
人物事迹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运10项目下马,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工厂转眼间冷清了下来,面对私营企业老板开出优越工资,胡双钱谢绝选择留下,胡双钱与同事一起参与中美合作组装麦道飞机和波音、空客飞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并抓住这些机遇练就了技术上的过硬本领。20多年后,当我国启动ARJ21新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研制项目后,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人物事迹
从码头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带头人、物流专家、国际标准的领衔制定者……他带领团队主动创新,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推进港口装卸机械化。参与开辟上海港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建设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积极推进我国首套散矿装卸设备系统的研发。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改革创新,以一百多项发明获誉“抓斗大王”,并获得国内外创新发明大奖无数。
人物事迹
20年来,他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正是因为他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人物事迹
1963年,吴登云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自愿到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工作了40年,退休了还舍不得走。他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被誉为“白衣圣人”、“马背医生”。他还精心培养少数民族医务骨干,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迅速成长起来,他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好医生为民爱民的美丽人生。
人物事迹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小年夜,陈贞第一个报名请战支援武汉。在金银潭医院,陈贞护士长和其他队员接管了重症病房。一天工作下来,防护口罩深深的勒痕留在她脸上,病人们看不清穿防护服的陈贞,只能从护目镜中看到她从容的眼神,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大眼睛护士长”。
人物事迹
她连续三届驻村扶贫,8年芳华献给了脱贫攻坚。朱集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脱贫任务特别重,她鼓励村民创业发展养殖业,联系专家指导技术,协调与大型肉鸭基地签订销售合同,通过”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好收入。短短几年时间,朱集村由一个深度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安徽的省级美丽中心村。村民们对她的称呼,由最初的刘书记、双燕,变为“闺女”。
人物事迹
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人物事迹
孙泽洲长期致力于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研究和工程实践。他在月球环绕、软着陆及巡视探测器系统设计领域、测控通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科技成果。圆满地完成了我国首次绕月探测任务、首次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以及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为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