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公转的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7 09: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训练技能 读图识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知识探究能力、画图能力
导学目标 区域认知:阅读不同纬度、不同时间的昼夜长短变化图,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不同区域和地区的昼夜长短的变化综合思维:运用综合思维的观点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是自然要素);阐述昼夜长短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人地协调观:阐述昼夜长短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理实践力:通过交流讨论,能够设计和具体实践简单可操作的模拟昼夜长短变化现象的实验,进行实验合作和展示
环节及时间分配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说明日期不同,升国旗的时间也不一样,引出问题: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是以天亮为准呢还是以日出的时刻为准 说出自己的看法 或者播放一个电影镜头:比如美国和中国在同一时间不同的昼夜环境。
学标展示 知识与技能:1.说出晨昏圈、昼弧和夜弧的概念2.会画晨昏线3.能够结合地图分析概括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4.会用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解释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1.给出地图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阅读学习目标
合作自学 二、提出问题:晨昏圈、昼弧、夜弧的概念是什么?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概念
互动探究 三、结合课本,分析晨昏线的特点?答案:有以下的特点:(1)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垂直于太阳光;(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四、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小组讨论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独立思考晨昏圈的特点然后回答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思维展示 八、组织一个模拟昼夜长短变化现象的实验五、指导学生画出晨昏线: 和老师一起进行模拟实验,观看昼夜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过程和规律。与老师一起画出晨昏线 课下要把地球仪留在教室,让同学们自己再演示模拟一下,让更多的同学观察探究。
精讲点拨 六、多媒体展示:(也可以让同学们翻到课本22页,读图1-3-11)再结合以下图片进行引导,与同学一起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七、老师讲述昼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分析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包括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记下昼长计算公式 添加具有动画效果的演示过程效果更好。
课堂小结 九、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体巩固本节课内容让同学说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课件上的内容或者书上21-22页的内容) 对照老师的展示,整体巩固本节内容,增强识记效果。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由老师进行展示
达标测评 十、出示测评题,引导学生限时完成并组织学生展示解题思维过程,适时点拨提升。1.属于春分日的光照图是()2.属于冬至日的光照图是() 限时完成并展示解题思维过程 根据课堂时间调整习题训练的数量
反思补偿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习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节课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归宿;教学过程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学情分析必须要准,教学目标要符合学情及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策略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也留有遗憾,如学生上公开课稍显拘谨,今后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给予充分的时间,多鼓励,精心设计问题引导等,打造充满生机和智慧的课堂。 反思本节收获及仍存在问题,不懂的问老师 注意课堂上时间的把控,避免出现前松后紧、虎头蛇尾的现象。
课后作业 十一、课后作业1.布置本节课的具体巩固训练题:练习册2.布置本节剩下的内容:季节更替 记下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