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竹 节 人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范锡林 1950 年生,江苏无锡人。 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著作有中篇传奇集《鱼肠剑之谜》,中篇小说集《秘道》,短篇小说集《避邪铜钱》,散文《幼年的故事》,短篇小说《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等
作者简介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会背诵。
豁 疙 瘩 棍 橡 雕
跺 颓 沮 丧 趴 屉
凛 凛 裁 筹
huō
ɡē dɑ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jǔ sànɡ
pā
tì
lǐn lǐn
cái
chóu
我会读
疙
瘩
棍
凛
橡
跺
颓
雕
趴
沮
裁
筹
屉
我会写
丧
ɡē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sànɡ
pā
tì
lǐn
cái
chóu
dɑ
jǔ
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挖空心思——绞尽脑汁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近义词
别出心裁——千篇一律
全神贯注——三心二意
津津有味——味同嚼蜡
反义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第一部分(1-2):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了斗竹节人。
第二部分(3-4):写“我们”是怎样制造竹节人的。
第三部分(5-18):写“我们”是怎样玩竹节人的。
第四部分(19-29):写“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下课后,“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竟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段落划分
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了作者无限的乐趣,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甜美的情结。
“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豁口既宽又长。通过大词小用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语言
“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语言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 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这几段中描写竹节人样子的词句有哪些呢?
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非常威风,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不知疲倦”“永不会倒下”,表面上写的是竹节人,实际上写的是“我们”对玩竹节人的兴趣浓厚,只要“我们”一直玩下去,竹节人就会一直站立着。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萧索冷清的“破课桌”和“叱咤风云的古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斗竹节人场面的激烈,又表达出作者的不胜感慨:童年的贫困并没有限制孩子们的想象,他们自制玩具,自编故事,创造快乐,过得那样天真无邪 。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写“我们”挖空心思装扮竹节人,并为它取响亮的名号,表现出“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与着迷。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将游戏迷们失去竹节人的怨恨、沮丧,盼望能捡到竹节人的侥幸心机写得十分逼真。而他们对竹节人的珍视、对玩竹节人的痴迷也可见一斑了。
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理解“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作者小时候经济比较落后,物质相当匮乏,几乎没有什么玩具卖,也没有多余的闲钱去买玩具,所以作者这么说。为下文中展示“我们”对竹节人的珍爱,对斗竹节人的痴迷作了铺垫。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通过对老师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老师对竹节人的喜爱。
句段感知
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竹节人带给“我们”哪些乐趣呢?
句段感知
课文开头写“我们”自制玩具,“迷上了斗竹节人”;
中间写“我们”结合古代小说或戏曲中的英雄人物,给竹节人配“兵器”、起名号,忘情地玩竹节人;
下课时更是摆开场子玩得热闹、开心,无论是动手正玩的同学,还是围观的同学,都乐在其中,甚至不知道上课,即使上课了,也按捺不住玩的意兴。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玩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以及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这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简单有趣的竹节人玩具的赞美和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课文主题
关于童心的名句
1.花前自笑童心布,更伴群儿竹马嬉。
——陆游《园中作》
2.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李贽《童心说》
3.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
天使。 ——鲁迅
知识拓展
一、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_____。
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动物的名字命题
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D.以物体的名字命题
D
随堂练
1.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借以形容威力极大。( )
2.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
3.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挖空心思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