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21:0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到乡翻似烂柯人(kě) B.怀旧空吟闻笛赋(yín)
C.沉舟侧畔千帆过(pàn) D.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 病树前头/万木春。
C.今日听/君歌一曲 D. 二十三年/弃置身。
3.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
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
C. 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
D. 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
4.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到乡翻似烂柯人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忽复乘舟梦日边
5.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 ”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二、课内古诗词阅读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振作 。
7. 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 ”和“ ”这些富有感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古诗词中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还有很多。例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① , ;再比如:陆游在《游山西村》的② , 。请从你记忆的宝库中,再搜寻出同样富有哲理的两句诗,写在下面。③ , 。
三、课外古诗词阅读
(一)(2021·江苏苏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宵①
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B. “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C. “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D. 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13. 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两句意思和它相近。
(二)(2021·湖南怀化中考)诗歌鉴赏
【甲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诗】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4. 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B. 【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C. 【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D. 【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A 解析:B、C、D正确。 A.有误,“柯”应读作“kē”。故选:B。
2.C 解析:A、B、D正确,C应为:今日听君/歌一曲。故选C
3. B 解析: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向秀的《思旧赋》不是嵇康。故选:B。
4. C 解析:A.引用晋人向秀《思旧赋》的典故。 B.引用王质观棋,局终发现手柄已烂的典故。
C.无典故。 D.引用伊尹梦见自己经过日月之旁的典故。故选:C。
5.①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暂凭杯酒长精神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课内古诗词阅读
6. 白居易(乐天)、振作。
解析: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长”是“振作”的意思。
7. 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解析:“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显然,引用这个典故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8. “凄凉地”“弃置身”。
解析:诗人未正面叙述自己“二十三年”遭受的辛酸与苦痛,而是选择“凄凉地”、“弃置身”这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渲染贬谪之地的荒凉孤苦,反而取得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9.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意近即可)
解析:体味全诗表达的情感要抓住颔联进行鉴赏,颔联以“沉舟”、“病树”喻困难挫折,与“千帆过”、“万木春”形成对比,诗句中并没有表露出较多的怨尤,反而表现的是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
10.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
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解析:本题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11. 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理解与默写能力。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陆游在《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课外古诗词阅读
12. 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诗首联“中宵步绮疏”半夜在窗下散步,总起全文,交代当时的时间,颔联为作者窗下所见“飞星”“落月”“水白”“沙虚”渲染出当时冷清凄冷的氛围,颈联用“幽鸟”“巨鱼”来自比,有“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之意,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尾联“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因为战事,书信也极少。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寓居西阁,夜半难眠,对自己处境的感伤以及对家人的思念。B项中“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分析错误,故选B。
13.亲人朋友流落在天下不同的地方;因为战争,很少能收到他们的书信。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积累。亲朋:亲朋好友;满天地:到处;兵甲:泛指兵器,这里代指战争;书:书信。故尾联意思是: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各地都有,但因为战事,很少能收到亲朋的书。《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月夜忆舍弟》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与 本诗尾联一样都写出了因战争与家人失去联系的现状,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14. 拟人 奔 喧
解析:根据“赚得”“不许”这些人性化词语,可知两首诗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乙诗前两句说“万山阻拦溪水向前奔,溪水在山间不停穿梭喧闹”,故描绘溪水奋力前行的词语的“奔”“喧”。
15. B 解析:B项“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的论断错误,应该是:前两句是议论,后两句是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