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艇”这个字。
2、 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 能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 能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教学重点:
1、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2、能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能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由胡老师带大家开始第七单元的学习。先来看看本单元的导语。指生读。从单元导语中,我们知道本单元的课文是与什么有关的呢?(写景)。其实关于写景文章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我们并不陌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七单元的这些课文时,已经初步认识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体会到了这样写景的效果。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让我们再次去体会这两种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并学着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好,下面我们就跟随者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脚步走进威尼斯,看看那里的小艇。请跟着老师书空课题,要注意的是“艇”这个字,这是本课较为难写的字,认真看老师是怎么写的。注意笔顺。好,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默读课文,边读边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还要思考课文后面第一题: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默读思考。先来检查一下自读情况。出示本课的生字。开火车读,齐读。这里面藏着一组反义词。谁能找到?(操纵自如跟手忙脚乱)你能说说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吗?这些词语中还有一个词是形容威尼斯河道的,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纵横交错)课件展示,看,这就是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所以作者才会这样描写,出示第一自然段。指生读,你读懂了什么?那作者围绕着威尼斯的小艇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指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三、解读课文
我们先来目睹一下小艇的样子。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艇都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那我们师生配合着把小艇画下来可以吗?你们说着,我来画。学生读,老师画,并根据学生读的内容修改小艇的样子。多亏了你们的配合,我才能把小艇画出来。那我可不可以把这段话改成下面的句子?为什么?指生回答。结合刚才老师画画的过程,我们知道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因为我们都没见过威尼斯的小艇,所以作者特意用了一些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我们跟小艇的关系,也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了小艇的特点,这段话写的太精彩了,值得我们多读几遍,要是能背过就更好了。快试试吧。
出示课件,让学生看着背诵这段话。下面就让我们登上这艘小艇,坐在软软的皮垫子上,舒舒服服地去游览一下威尼斯吧。默读 4到 6自然段,找找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边读边在文中标注自己的感受。
谁来读读你找的动态描写的部分?第四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课文中都介绍哪些人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如果你在威尼斯,那你会坐着小艇干什么?所以,在威尼斯,不管什么人都要坐着小艇去做各种事情。由此看出,小艇跟人们的关系很密切。强调板书中“关系密”。咱们师生也密切地合作一回吧,我读人物,你们读人物的活动。第六自然段,与白天的热闹相比,作者也描写了夜晚的威尼斯,是什么样子的?这段静态描写与前面的动态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夜深人静后的静寂显得格外的静。嘘,小声点,让我们静静地去读这一部分。别打扰了这一份静。齐读。白天,小艇动,人动,城市也动。夜晚,小艇停,人歇,城市也静。在威尼斯,小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群文阅读,比较相似之处
课文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你还想继续游览吗?你还想继续欣赏威尼斯的美景吗?幸好课后还有两个片段可以读。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学习交流。读一读课后链接,想一想,在描写威尼斯时,三位作家有什么相似之处,并填一下表格。小组交流讨论。找同学汇报,
总结:三篇文字的相似之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马克吐温这位文学大家的语言魅力。他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他对威尼斯的独特感受。同学们想不想也一试身手,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学功底呢?请记得一定要用上这种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景物吧。